最近一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负面影响呈扩大态势,导致美欧乃至亚洲金融市场都出现较大波动。
短期冲击已经形成 现阶段,美国次贷危机直接造成信贷市场的短期流动性不足。在美国,由于次级贷款市场情况不明朗,作为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之一的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采取了避险措施,使整个市场出现浓重“惜贷”气氛。
交易员们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忙碌。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9日欧美股市全线大幅下挫,其中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狂跌387.18点,跌幅为2.83%。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2.96%,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幅为2.16%。当天,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1.92%,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下跌2%,巴黎股市CAC40指数下跌2.17%。本报资料照片
据《经济学家》期刊提供的数据,近来美国商业贷款市场利率相对国债利率的息差已经明显上升,相比2006年年底翻了约一番。
作为资金价格的一个主要指标,息差增大反映出资金供应趋紧、“风险溢价”提升。市场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如果成为常态,影响就不仅限于资本市场上借助高杠杆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还有可能影响消费信贷和企业正常融资需求,进而对整体经济产生危害。
另外,各种形式的资产证券化操作已经将次贷市场的风险传播到更广泛领域中,也扩大了影响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作为该市场主要证券化产品之一,来自美国发行人的担保债权凭证(CDO)基本分散在5类金融机构手中,其中包括银行(31%)、资产管理公司(22%)、对冲基金(10%)、保险公司(19%)和养老基金(18%)。从更广范围看,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联系紧密、市场心态趋同,美国次贷市场的影响已经不只限于本土,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部分海外投资基金都受到了较明显的冲击。
美国次贷市场问题经年累积,在其背后既有房价走低、市场利率走高因素,也有资金供应方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需求方过度借贷埋下的恶果。问题不可能很快解决,其影响或将延续。
市场信心的变化造成了近期股市、债市、汇市等各类市场资产价格的较大幅度波动。另外,美国信贷市场层次类别丰富,目前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突出表现在住房市场。但是,汽车、教育金、信用卡等其他市场是否存在类似问题?一般市场是否存在类似问题?这些疑虑会进一步加重,并可能借助诱因造成新的市场恐慌。
负面影响或将持续 瑞士信贷银行的跟踪数据显示,美国次贷市场经历贷款条件重设的高峰期将出现在今年11月前后,届时其月重置贷款规模将上升至500亿美元。据统计,由于利率等贷款条件重置,美国次贷客户还款数额平均将增加三成以上。
另外,作为次贷市场基础的美国住房市场可能还没有出现“拐点”。标准普尔公司的预测是平均房价在明年一季度将见底,届时客户还款压力可能增大,违约率将进一步上升。
危机有望得到控制 不过,目前看来,近期美国次贷问题仍属局部危机,对美国整个金融市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尚未构成重大影响,危机也有望继续得到控制。
首先,次贷市场本身规模不大,其造成的影响将会受限。彭博新闻社提供的数据表明,该市场规模不到3万亿美元,在这一市场基础上形成的CDO类债券资产规模不过1万亿美元,而整个美国住房贷款市场容量大约是8万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美国债券市场规模为25万亿美元。如果进一步扩展,美国目前金融资产按市值计算,则高达46万亿美元之巨。
尽管信贷市场最近出现紧缩,但标普在1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这只是一个暂时的调整过程。从美国整体商业环境看,今年以来企业盈利普遍上升,自有资金增加,发债融资需求总体不大。在银行方面,尽管部分业务受损,但行业人士预计该比重不大,加上银行业整体财务稳健度提高,故冲击有限。
其次,欧美货币当局在信贷市场出现短期“缺血”情况后,及时输入了大笔资金,大大降低了局部风险爆发引发系统性危机的可能。即便未来市场银根依然吃紧,为保证市场流动性,美联储手里也还捏着贴现窗口业务、下调基准利率等“王牌”。
此外,美国的金融体系相对成熟,市场发达,存在各类对冲风险工具和渠道,这为预防危机集中深度爆发提供了条件。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将风险传播的同时,实际上也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即便是受到冲击较大的对冲基金等行业,一些宏观对冲基金先前就已经看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并建立相关空头头寸。
有鉴于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仍在“可控范围内”。因此,基金组织维持此前作出的对美国和全球经济今年增长的预期,即美国从2.2%下调至2%,而全球从4.9%上调至5.2%。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