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随笔之十三
在节能上的一个“国际共识”是:产业升级是节能的最好方式。但产业结构升级难以“大跃进”式发展,对一个大国来说尤其如此。按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化定义,至少要在2025年前后,我国才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按照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单一指标划分标准,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前期,2030年前后才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由此看来,在今后的20年里通过跳跃式发展服务业的方式来节能实际上不可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实现能耗强度的大幅下降,出路只有一条———发展循环经济。
节能,成为我国宏观政策短中期调控的焦点。
从公布的数据中可看出,当下我国节能形势有喜有忧。喜的是,经济能耗强度确实在下降。忧的是,下降的幅度依然不够。按照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单位GDP能耗平均每年应当节能4%左右。但是,去年能耗强度只下降了1.33%,今年上半年降低了2.78%。
在节能方面,一个“国际共识”是:产业升级是节能的最好方式。这是因为,在农业经济中,生产动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农产品的价格主要由土地租金、劳动力价格所决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能源的依赖性不大,单位产品的能耗强度较低。在工业经济中,工厂的机器化生产已经非人力和畜力所能支撑,必须依靠石化能源、原子能等提供动力,在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的获取、加工到产品的制成,时时刻刻都需要消耗能源,能耗强度较高。而在服务业中,产品供给与消费往往同时发生,经营活动中所消耗的能源较少,因而能耗强度极低。由此可知,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越大,能耗强度也越大。如果其他结构不变,第二产业中原材料工业比重越大,能耗强度也越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能耗强度相对越低。
正因为如此,许多人把我国节能目标的实现寄托在产业结构升级之上。但是,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在产业升级方面,政府的能力是极其微弱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一定的普遍客观规律,难以实现“大跃进”式发展,对一个大国来说尤其如此。
关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察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体系的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部门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部门。1691年,威廉·配第在考察了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后发现,由于工业往往比农业的利润率要高,商业又往往比工业的利润率要高。在利润的驱使下,劳动力呈现由农业转向工业,而后再由工业转商业之势。相应地,产业结构的重心也由农业转向工业,继而转向服务业,逐步升级。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成果之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故后人把他们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产业虽然利润率较高,但是却必须建立在整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基础上。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不能跨过工业化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状态。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来论证。
从需求看,人的需求是由分层次的,在消费结构处于“生理性的需求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人们劳动所得主要用于解决温饱问题,因而消费结构中食品、纺织品等必需品的消费占主导地位,其它消费品需求相对较少,享受型服务性消费品更少,这也是经济发展起于农业,工业化进程起于纺织业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依然还有较大的“剩余购买力”,消费结构便进入了“追求便利和机能的阶段”。这时候,人们用于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大幅度增加。而在耐用消费品得到较大普及之后,人们的购买力就开始转向非物资性的精神享受,此时第三产业才能蓬勃发展。
从供给来看,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部门产生了剩余资金和剩余劳动力,才能使得新资源转向工业部门;而只有工业部门产生了剩余资金和剩余劳动力,才能使得新资源转向现代服务部门。而在消费结构进入“追求时尚与个性的阶段”之后,人们已不再满足统一的模式、标准的产品,大批量生产方式已不再适合人们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的大量生产方式,促使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以及技术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组织机构日益复杂化,从而促进了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这些服务业包括保险、商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教育和保健服务、通讯服务等高增长和占主导性的服务部门;投资理财、金融衍生品交易;网络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等新兴服务部门;研究开发、经营销售部门;以及一部分被新技术、新经营方式改造过的传统服务部门等。这些服务部门具有高度专业性、高附加值等明显特征,对劳动力的要求比工业部门具有较大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教育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
正因为如此,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特定经济时代密切关联,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及经济服务化的产物。现代服务业是在制造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蓬勃兴起的,并在工业化完成之后才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那么,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还有多远呢?按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化定义,工业化完成的标准有三个:一是农业产值降到15%以下;二是农业就业比重在20%以下;三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以上。以此衡量,至少要在2025年前后,我们才能全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另外,按照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单一指标划分标准,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前期,2030年前后才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由此看来,在今后的20年里通过跳跃式发展服务业的方式来节能实际上不可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实现能耗强度的大幅下降,出路只有一条———发展循环经济。
(责任编辑: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