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全国最大关口的政策创新进入到制度与监管结合更加紧密的新阶段
□记者 张娅
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企业得以进入到深圳海关的政策创新体系之中。7月,深圳海关实施客户协调员制度的企业数扩大至109家。
来自商务部的最新报告显示,预计200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21000亿美元,增长20%左右。而在深圳海关关区4万余家企业中,年进出口贸易总值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有190多家,它们占据了全关进出口总量的70%-80%。与之相对应的是深圳海关的关员人数不过6000人。
2005年3月,深圳海关率先建立了“客户协调员”制度,并于2006年7月正式启动“分类通关监管制度”(见《商务周刊》第12期“深圳海关:一个政府创新带来的蝴蝶效应”)。深圳海关企业管理处处长于绍起回忆道: “我们当时推出这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海关有限的监管资源与不断扩大的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优化海关管理和促进企业发展。”
客户协调员制度,是指海关委任客户协调员,对客户协调员制度企业实行专门化服务和驻厂式管理,实施便捷通关的海关监管制度。而风险式分类通关监管制度,则是海关将通关企业划分为四级,实行相对应的四类监管通关模式。对以企业自管为主的客户协调员制度企业,实施专用通关信道、货物在关口直接放行等通关便利政策; 对高信用企业,通关各环节提供各项便利措施;对中信用企业,按常规办法监管,保持基本流程; 而对低信用企业,则实行重点监管。在通关口岸上,有严重通关污点记录的企业车辆将只能走单独开设的“红色信道”,每车货物都将进行严查。
深圳海关关长邹志武将此项改革视作为更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主动求变”。他对《商务周刊》表示:“我们正在实施的改革与以往相比又有了新的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制度创新,不仅仅依靠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加快处理速度,而是强调改革的整体性,敢于改变一些与当前形势不适应的传统做法;二是监管重点从以货物为单元转向以企业为单元;三是突出风险管理的中心作用,把风险管理工作从‘虚’到‘实’,贯穿在海关的各项工作中,也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海关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来自深圳海关的数据显示,60家试点企业2006年度业绩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出口额和纳税额同比2005年大幅增长了33%和21%。而扩大后的109家客户协调员制度企业中不但新增加了一些物流企业,总业务量也占据了深圳关区出口总额的46%,进口纳税额的32%。
深圳海关敢于将试点范围进行如此大的扩展,在于其已经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监管措施。继“注重服务与沟通结合”的创新试行阶段和“注重管理与服务结合”的完善阶段之后,深圳海关的政策创新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即“注重制度与监管结合”的发展阶段。
深圳海关为客户协调员企业提供的各类便利措施建立在以企业诚信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之上。邹志武强调:“我们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已经不是停留在签订MOU、相互走访座谈等形式上的合作,而是相互信任、相互依靠,企业把进出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向海关开放,海关也把通关手续在法律规定允许的最大限度内给企业简化、向企业开放,我们形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合作。”
据深圳海关企业管理处副处长张大春介绍,除在具体操作规范上的制度体系构建外,深圳海关先后开发了“客户协调员制度企业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客户协调员制度企业管理工作平台”等系统,以实现监管过程中的信息快速交换和资源共享。2006年8月份,深圳海关又在现有的查验管理系统中增设“客户协调员制度企业通关预警功能”,实现对企业在通关过程中守法状况的即时掌控。另外,深圳海关还开展统计抽样式核查,通过对企业价格、归类、单耗等申报情况的整体监控和微观分析,即时发现企业在上述方面的异动情况,并且曾先后分3批组织企业进行自查自报工作,以查补管理漏洞。
据统计,客户协调员制度正式推广以来,60家试点企业仅发生18宗违规案件,同比减少74%。在扩大客户协调员制度试点企业数目的同时,也有3家企业因为严重违规而被取消资格。
今年年初,深圳海关提出了以“建立分类通关监管制度”为龙头,推动监管通关模式、监控监督系统和管理资源“三项整合”。张大春透露,接下来深圳海关还将对这109家企业实施“属地集中”管理模式,通过构建“耳聪目明”的“智能型海关”,对所有客户协调员制度企业实施一体化、一站式管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办理窗口,统一绩效管理。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