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妇女在向青岛慈善人士王明殿索捐无望之后,守在王明殿的小饭馆前大声喊闹。类似的“索捐”事件在各地均有发生(8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本来,相关法律规范的缺位已对社会捐赠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而“索捐”的出现,不仅会打击捐助者的爱心,也不利于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
事实上,“索捐”这种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集中反映出当下社会救助体系的不完善、民间慈善组织的缺位以及良性慈善文化的缺乏等。如果说慈善文化的欠缺及对民间捐助缺乏法律规范为“索捐”提供了土壤的话,那么民间慈善组织的不发达以及慈善运作的不规范则进一步助长了“索捐”现象。
眼下的慈善义举,大多是慈善家一对一地直接面对受助者。这样的慈善,既牵扯慈善者的精力,又容易让慈善者被索捐者“盯上”和纠缠。如果有一类组织或机构,如比尔·盖茨基金会、李连杰的“壹基金”,慈善家只需将钱捐给他们,再由他们对受助者进行甄别、遴选,不仅能扶危助困,还能在捐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筑起一堵“防火墙”,让受助者在获得“免于匮乏的自由”的同时,捐助者也能获得“免于受扰的自由”。
在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善举大多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的。但在我国,由于有公信力的慈善机构总体上不够多,加上慈善渠道不畅,许多捐赠者不是依靠慈善机构,而是直接捐赠。这种“面对面”的模式,显然存在“索捐”等弊端。
无疑,放宽民间慈善机构的设立和运作,让更多直接捐赠变为间接捐赠,以慈善机构来管理善款,不仅能使捐助的项目得到更好的管理,还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善施分离”,让慈善人士只负责“原料供应”,而不必承担因“产品销售”而导致的“供求压力”。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