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内资本市场开始进入牛市,股市的“艳阳天”带来了投连险的新生。除了市场上投连险新品频频新发外,投资者的购买热情也不断高涨。
面对目前市场上投连险的热销,业内人士对投资者的热情追捧提了个醒:被称为“基金中的基金”的投连险,虽然收益堪与基金媲美,但是由于产品结构和适应人群的不同,如果仅仅从收益率高的角度盲目购买,投保人届时仍将面临不小的风险。
投连险热
股市走牛是主因
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加强和我国步入加息周期的观点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热销寿险的魅力正在逐渐减退―――分红险、万能险虽然也带有一定的投资功能,但是今年最让投资者青睐的还是投连险。尽管两年前还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但是由于投连险可以投资股票和基金,其在收益率上几乎可以和基金产品相媲美―――年收益率达到50%的投资效果,让很多投资者心动不已,其销售额不断攀升,投连险也成为了今年保险公司“掘金”的重点产品。
说到投连险的热销原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博士朱俊生表示,本次投连险产品的走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源于股市的走牛。朱俊生举例说,自从1999年平安保险最早推出投连险产品后,虽然在开始也受到市场追捧,但由于2001年后股市低迷,使得投连险产品的收益率也受到影响,退保情况大量出现;最后,整个中国的投连险市场由火爆转入低迷,很多保险公司甚至停止销售该类产品。而投连险目前能够热销,也是源于眼下股市的火爆。“投连险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股市相关联,股市好,投连险产品就卖得好,股市走弱,投连险产品的收益也就走低,那么投资者的热情也就自然消退了。”
投连险并非基金
身处负利率时代,保险产品日益被很多家庭当成理财产品对待,保险产品也愈益重视其投资功能,万能险、分红险、投连险……在其保障功能之外,保险公司也非常重视其收益率方面的宣传,因此年化投资收益率声称可以达到50%的投连险,因为收益堪比基金,更是受到追捧。很多投资者甚至将投连险产品视同为基金,认为在购买后若干年会获得高额的回报收益。
那么,被称为“基金中的基金”的投连险,是否真的就可以看成是基金产品的替代品?建设银行上海分行财富管理中心理财顾问鲁玲表示,如果将投连险产品看成基金或者股票来买,其实是一种对投连险不了解的表现。在鲁玲看来,无论是哪种保险产品,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障,而其他的类似投资类的功能,则要看投资人自身的情况以及需求而定。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高收益而去购买投连险,还不如直接买基金更合适。
朱俊生也认为,把买投连险与买基金相提并论,存在着一个购买误区。“保险与基金是不同的产品,保险产品最重要的功能,或者说其第一层次能够满足投资者的是它们的保障功能。虽然从外表看来,投连险与基金都具有投资功能,但是投保人需要明确的是,购买投连险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投资,而是为自己提供风险保障。”
但是眼下保险公司或者保险经纪人为什么要突出投连险的投资功能?朱俊生分析,这与目前保险公司内部面临的销售压力相关。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走牛,往年热销的分红险、万能险等产品,都存在销售情况下滑的情况,因此今年寿险市场的重点产品就首推收益率高而且与股市相关的投连险了。尤其是有些保险经纪人,单方面夸大投连险的投资功能和收益,“诱导”投资者为了追求高收益而购买投连险。
适合高端客户
投连险的高收益目前确实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专家也提醒这其中蕴藏的风险:投连险并非是稳赚不赔的理财工具,投连险的收益不仅由保险公司的经营收益与公司的投资实力相关,而且还与整个市场的大环境相关。投连险的投资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低于本金,存在风险。“如果股市走熊,那么低迷的市场行情必然也会影响到投连险的收益。”朱俊生表示。
此外,由于投连险由于分为投资账户与保障账户,尤其是其投资账户下又分为好几个账户,其投资的类型、收益以及面临的风险也各不相同。因此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市场的变化来及时调整各个投资账户里的资金,否则也会面临投资收益不佳的状况。
那么投连险究竟适合怎样的投资者呢?2002-2003年,由于股市低迷所造成的投连险退保风潮,不仅给投连险产品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很多退保的投保人带来了不小的损失。针对很多投保人一看到投连险产品收益不佳就退保的行为,朱俊生的观点是“当年投连险出问题,其原因并不在产品本身,而是很多投保人并不适合购买投连险。”朱俊生认为,如果退休职工把自己的养老金用来购买投连险,以博取其中的高收益,其实是不对的。
事实上,投连险适合的是较为高端的客户。投连险作为一种较新的投资渠道,是适合那些中长期投资者的。其专家理财特点、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群特别是高端人群利用资金进行安心保障和投资理财的双重需求。因此只有那些对投连险风险有清醒认识、并且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才能够“忍受”投连险长期投资的特征。那些在中途因投资收益下降而盲目退保的投保人,则无法享受相关的收益,而且还要遭受不必要的退保损失。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