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掀起了四次环保风暴后,国家环保总局仍在寻找破解环保难题的新出路。
9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对外宣布,将与各工业协会加强合作,共同为国务院和相关经济部门提供更多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环境经济政策建议,全面推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与工业协会联手的初衷在于,环保总局日前高调提出要建立7项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包括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并指出要建立一套激励各级政府和企业长期有效配置环境资源的机制。
而这套完备的经济政策体系不仅需要多部委配合,同时需要掌握相关领域基础数据。
环保总局称,各工业协会熟悉行业内技术、管理等情况,如果能参与到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将使经济政策的制定更具针对性。
如在绿色信贷方面,工业协会可协助环保部门制定具体的鼓励类和限制类、淘汰类项目、工艺的名录,提供给金融机构作为信贷发放的依据。
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方面,工业协会可协助环保部门提出初期开展试点的投保重点行业、企业等,提高行业内防范环境风险的能力。
在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方面,工业协会可协助环保部门对各行业重污染企业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提出退出方案和建议。
在产品、工艺名录方面,限制类、淘汰类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可作为控制出口相关经济政策的参考;鼓励类的清洁工艺、产品名录,可用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中。
而环保总局对外表示,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17家工业协会对此种合作表示赞同,今后会在环境经济政策制定中提出建议。
"与工业协会合作,不仅是在于联合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更看重协会在推动政策落实到企业的力量。"9月14日,一位长期研究环境政策的专家分析。
环保总局近几年刮起的"环保风暴",难以如愿地变成环保的长效机制。归结原因有两点,一是行政手段的有限性,二是环保单部门措施力度单薄。
"工业协会既熟悉相关企业,也对相关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建言能力。"上述环境专家分析,环保总局要建立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如果能得到官方背景的工业协会支持,就能加快体系建设步伐。
(责任编辑: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