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福特而言,其中国局部目前直接影响到其全球战略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福特全球除北美之外最重要的市场。
9月24日,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公司旗下第二座整车厂竣工投产,包括福特CEO艾伦·穆拉利、长安集团董事长尹家绪和马自达董事会主席井卷久一在内的三方高管悉数到场。
至此,福特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完成。在艾伦·穆拉利出任福特全球总裁正一年之际,此次中国之行便显得异常重要。对于福特而言,中国局部目前直接影响到其全球战略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福特全球除北美之外最重要的市场。
战略链条初步形成 在福特南京工厂建设完毕之后,福特依托长江的战略链条已经基本形成,重庆是福特在中国的战略核心,长安福特马自达的第一工厂形成了以福克斯、马自达3、S-MAX、蒙迪欧为核心产品的生产中心;而南京工厂则是生产马自达2、福特嘉年华改款车型为主的小型车生产基地;江铃作为福特在华耕耘多年的商用车生产基地的地位则日益巩固。
福特中国公共事务部副总裁许国祯说,到2007年3月,福特的战略布局基本完成,而这个战略布局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福特在中国的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这标志着福特在华战略转移的核心部分之一。工程研究中心是福特在华的研发中心,“在中国汽车市场,福特每年拿出销售总额的5%-6%作为研发费用。”福特大中华区总裁程美玮对《财经时报》说。
与研发相对应的是其发动机的战略布局。4月末,位于南京的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首批产品BZ系列发动机下线。这条建设投资超过25亿元的发动机公司,未来将形成年产车用发动机35万辆的综合生产能力。
这为福特在中国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保证,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福特全球市场的重要一极,“从研发,到采购,再到销售、售后服务、推广,以及金融服务,福特在中国的整合链条已经非常完善。”许国祯说。
经过五年的硬件元素整合,畅通的销售渠道为福特在中国的高速增长提供了保证,由于基数较低,福特在中国保持了数年的高速增长。2004年新蒙迪欧上市以来,福特在华产能需求日增,2006年,长安福特马自达福特品牌车型的零售达到129790辆,比上年增长68768辆,增幅为112.7%。
而去年福特旗下所属其他品牌增速高达87%,今年第一季度,福特的增量也超过了40%。许国祯曾经公开表示,按照这个增长速度,福特和江铃、马自达、沃尔沃、捷豹、陆虎的销售总和将会超过40万辆。在近几年的车展中,福特都将旗下品牌统一参展,其在历届车展浩大的声势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福特已经意识到,在中国汽车市场,合作伙伴的关系对于合资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合作双方需要同心协力,任何问题都可以谈,但目的必须一致。对于福特而言,未来的挑战在于怎样顺应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结合合资伙伴的力量,使福特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许国祯说。
全球复兴重要部分 今年3月1日,从波音空降的穆拉利上任后首次访华,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公司。
穆拉利深谙中国市场对于福特全球复兴的重大意义,中国市场已成为穆拉利复兴计划中最有力的支撑。
上半年,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的汽车发货量达到93587辆,较上年同期增长57%,其中第二季度的销量激增70%。在这期间,福特汽车全资拥有的福特、林肯、沃尔沃、捷豹、陆虎等几个品牌在中国的总销量也达到了93206辆,较上年同期增长25%。
程美玮预言,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将成为福特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小型车生产基地。“这与中国的道路特点有很大关系。”程说。在程美玮看来,中国的道路设计与欧洲极为相似,相对较窄,因而,针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可以同时供应欧洲市场,而针对美国市场生产的大型SUV等车型,相对而言不适合在中国市场大规模推广。
随着福特在中国业务的迅速增长,福特在零部件领域的采购总量也在不断增长。许国祯曾公开表示,2006年福特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量总计达到26亿美元,目前公司正在寻求更大范围的采购,包括电子产品、铸件、锻件等。
中国市场只是穆拉利全球复兴计划的一部分。此前,福特通过采取关闭部分工厂及裁员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其严峻的形势。穆拉利给未来几年设定的产品规划也显得非常明智:中级轿车FUSION将和欧洲的蒙迪欧一同联合开发,水星品牌后轮制动的车型也将和澳大利亚的FALCON放在一起开发。
穆拉利的这些举措现在看来正在发生作用。今年第一季度亏损2.8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2.7亿美元。在第二季度,福特更是令人惊讶地取得了7.5亿美元的盈利。虽然从全年的情况来看,仍有亏损的可能,但福特复兴的曙光已经初步显现。
穆拉利上任以来,福特关于中国市场的战略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福特鲜有地将中国市场从“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提升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并以此为核心目标,计划将中国市场提升为其全球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而这一计划随着南京工厂的建成投产进一步得到夯实。最新的车型马自达2将在10月份上市,这一车型如若价格有冲击力,将对小型车市场和自主品牌形成巨大的后续影响。
程美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相信CEO艾伦·穆拉利及其管理团队能克服这些困难。公司也相信,凭藉在中国正确的战略、正确的团队和正确的产品,我们能够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并推动利润增长。”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财经时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