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中国金融观察 > 金融聚焦

追求"有价值的增长":中国保险步入"黄金十年"

  9月28日,面对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134.95元的收盘价,曾于1994年代表摩根斯坦利亚洲投资公司出任中国平安董事会成员的保罗·希尔,在电话里对记者称,“虽然涨得很快,但我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

  自今年3月1日登陆A股后,该股价格在短短7个月内从首日50元开盘价升至目前134.95元,成为A股市场首只破百元的金融股,亦经过三年多搏杀后于9月25日成为首只百元H股,进而成为目前惟一一家A股、H股双双站上百元的上市公司。

  其实,在市场对中国保险业步入未来“黄金十年”的美好预期下,翻番的不仅是“保险第二股”的股价。自十六大以来,保险市场主体和保费规模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目前,国内中外保险公司已经发展到113家,而在2002年底,这一数字仅为57家。目前,市场已经形成8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113家中外保险公司、6家再保险公司、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多样化格局。就在8月10日,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准筹建。

  但人们更多地看到,中、外资保险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其分支机构,加速推进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仅仅在今年8、9两个月份,保监会批准了30多份中、外资保险公司筹建省级分公司的申请。

  “一夜醒来,听说又有哪家公司成立了新的分支机构,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诸多险企高管对此抱有同感。尤其是2004年底中国保险业取消对外资保险经营地域、服务对象和数量等限制以后,外资机构纷纷加速布点,不但集中覆盖于经济发达的重心城市,还不失时机地转战二线城市。截至2006年底,15个国家和地区的47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21个营业性机构,135家外资保险机构设立了近200家代表处。中资险企显然不甘落后,跻身寿险前六甲的太平人寿,今年已经开设了7家省级分公司。成立不久的国寿产险,正加快步伐在全国范围内布局。

  “加速布点”成为保险业一道特殊的风景,这既带来竞争的加剧,更实现保费规模的快速增长。今年1-8月全国已经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686.1亿元,在旧会计准则下,2006年全年保费收入达到5641.4亿元,而在2002年,这一数字仅为3053.1亿元。

  因此并不奇怪,“十五”期间,业务收入以年均近30%速度增长的保险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总保费规模中拥有绝对占比的寿险业,盈利状况持续改善是一个突出亮点。据统计,2005年寿险公司净利润达到57.7亿元,为2002年的5.5倍,4年平均增幅达到76.76%,2006年则实现盈利130多亿元,较上年增长71亿元。

  在承保利润空间逐步压缩的情形下,保险企业的盈利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另一只“轮子”——投资收益的高低。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至今的牛市行情,带动了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水涨船高,在加息通道下,占据保险资金运用最大份额的债券投资和仍然保持一定比例的银行存款,都为保险业带来不错的收益。2006年,保险业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率5.8%,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为近3年来最好水平。

  追根溯源,自2004年10月24日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进行股票投资以来,基础设施项目、商业银行股权、境外投资等投资渠道的逐一解禁,是近几年保险业改革结出的最丰硕成果。尤其在《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又进一步鼓励保险资金逐步提高资本市场投资比例、扩大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和品种、试点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等,自此在政策层面上打通了保险资金可投资运用的所有通道。结果,保险资金频频以战略、财务投资者身份参与中、工、建行重组上市,并投身于京沪高速、南方电网等基建、能源项目。

  当然,尽管承保利润空间在逐步压缩,多家寿险公司已经在加快发展内含价值高、盈利能力强的个险业务和期缴业务。自2003年以来,以中国人保为首的三大保险巨头相继境外上市以及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的回归A股,使得保险业务的“内含价值”在全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多家寿险公司不但个险业务增长超过总保费增速,期缴比例及首年保费均呈现增长态势,还大力发展银保渠道的期缴业务和效益型团险业务。如2006年个险新单期缴占个险新单保费的27.9%,十年期以上新单期缴保费收入336.6亿元,同比增长了19.9%。

  “单纯以‘保费、规模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并不科学。”此前,在第一期寿险公司董事高管专业知识研修班上,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一针见血地指出,经营寿险公司一定要有长远意识,做有价值的业务。

  一个突出现象是,寿险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不仅源于追求高内含价值、高盈利能力产品的本能和冲动,加息对传统储蓄替代型寿险产品累积形成的巨大冲击,在推动各寿险公司大力研发推广可凭借红利和账户价值等自动调节等因素来抵御利率风险的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的火爆行情,带火了其中一款理财型保险产品——投资连结险。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投连、万能险持续快速增长,保费收入分别为31.12亿元和183.1亿元,同比增长了177.21%和60.16%。

  在资本市场持续向好的预期下,投连险的热卖,不但壮大了各寿险公司的保费规模,同时引发了保险产品应当重理财还是重保障的争议。显然,风险自负、保障程度相对较低的投连险,仅仅是满足一部分拥有投资能力的消费群体在特殊时期下的理财需求。从保险业最根本的保障功能出发,纯粹保障意义上的健康险、意外险及其他保障型寿险产品,仍然有待于丰富产品形态、精确产品费率并提高服务水准,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居民与日俱增的保险保障需求。

  另据保监会介绍,受寿险公司上市、增资扩股,以及新会计准则实施等因素,寿险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提高,满期给付高峰也得到了较好处理。2006年7月,标准普尔信用评级服务机构对中国保险业展望评级前景由“待定”调整为“正面”,行业风险进一步降低。

  与此同时,近几年保费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产险业务,一直在努力提高其盈利水平并有效控制综合成本。在薄弱环节得以加强和新业务增长点逐步形成的同时,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实现了较快增长,据统计,2006年农险保费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6.2%,责任险保费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4.3%。今年1至6月,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0.8亿元。作为产险业务的重头戏,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在今年获得了首批中央财政预算10亿元的资金扶持,各地政府已陆续出台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政府、企业、农户三方的合力参与推进农业保险试点。

  不论是人身险,还是财产险,已经完成和正在铺设综合经营架构的保险巨头,无一例外在大力发展保险(寿险、产险)主业,同时发展资产管理、银行等业务。中国人寿提出要做大做强寿险、资产管理两大核心主业,依托主业优势办好企业年金及产险业务,择机进入银行、证券、信托等非核心主业。中国人保则提出要“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壮大寿险业务,并将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未来5年一项重要主业来运营。先行一步的中国平安,正大力发展银行业务,明确提出要将银行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显然,他们的目标非常一致,力求在综合经营平台上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优化、经营成本降低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作为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先行者,步入“黄金十年”的中国保险业正在以几何式增长的速度加快发展,但各方已经意识到,从小做大,从弱做强,从单一做到综合,不仅体现为规模的增长和机构的扩张,更是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去做有价值的业务,实现“有价值的增长”。 (方华)

(责任编辑:王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