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太湖面临三大问题
欲治太湖先治东太湖
今年夏初大湖爆发的蓝藻事件敲响了太湖水环境保护的警钟,保护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的工作正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9月27日,东太湖水源地保护项目在上海启动。
这个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牵头,由跨国企业帝亚吉欧公司出资赞助的环保项目,将用2年半的时间,在东太湖建立示范区域,探索从根本上改变东太湖水质的最佳方式,为整个太湖的环保整治提供借鉴。
荩专家称减少太湖围网是解决太湖问题的途径之一新华社发
现状东太湖大面积缩减 “目前东太湖面临三大问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路说。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将承担东太湖水源地保护项目的具体科研工作。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张路说,由于渔业养殖压力过强、过大,太湖湖区生态系统已经退化。他举例说,太湖内围网面积越来越大,仅大闸蟹的广泛养殖,就使太湖生物品种日趋单一,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结构。
其次,太湖湖区面临着局部淤积严重、泄洪通道受阻的问题。“历史上太湖的泄洪通道主要是东太湖,常年泄洪量占全湖出流量的60~70%。但由于多年来湖泊潜育化和沼泽化过程加剧,东太湖湖底平均高程已比西太湖主体高出1米,软性底泥淤积厚度约1米左右,几乎等于平均水深。”
此外,太湖局部沼泽化日趋严重。“湖底淤高促进了挺水植物茭草的扩展,使沉水植物易获取生长所需阳光,加上不断增加的营养物质的输入,水生高等植物等水生生物迅速生长,生物量和生产量大幅提高,通过新陈代谢的作用,大量生物残体沉积于湖底进一步促进了沼泽化,从根本上危及东太湖的存在。”
据调查,东太湖如今42.8%的湖面已成为沼泽,39.5%的湖区正在向沼泽演变,无沼泽的湖区仅占湖区面积的17.7%。在低水位期间。30%的湖底露出水面成为滩地。据太湖流域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唐宋时期,东太湖面积约为400——500平方公里,如今只有120多平方公里。
整治限制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 根据东大湖面临的三大问题,太湖水源地保护项目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内容包括建立生态渔业模式,建设垦区近岸湿地净化工程,引种高质水草优化种群,并设立水源地保护宣教中心、科普基地等。
事实上,每年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太湖整治,最著名莫过于“零点行动”——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对太湖流域内的企业进行大规模检查,将责令那些不达标排放废水的企业一律关闭。张路说,“零点行动”进行的整治,主要是关于工业达标排放,在当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而今,当时的标准已经不适应目前的水环境,同时,“零点行动”没有考虑农业和生活污水带来的影响,这些在东太湖水源地保护项目中会得以体现。
东太湖水源地保护项目是帝亚吉欧全球“生命之水”社区投资项目的一部分。据帝亚吉欧高层称,早在今年年初,他们就有了太湖水源保护项目的构想,而随着6月初太湖蓝藻成为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他们加快了这一步伐。
“当然,由于我们的项目只是在东太湖的示范区内进行,改善的是局部区域的太湖水质,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试验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张路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前东太湖供水占上海水资源总量的17.9%”,该项目有望在源头上使上海的水质得到优化。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