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申动力独特优势之“夕阳奇迹”篇
谈到摩托车制造业,可能在很多人心目中都觉得是一个夕阳行业。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管理缺失、行业进入门槛低、地方保护主义、产能盲目扩张等原因,我国摩托车行业鱼龙混杂、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一直存在,价格战一直是许多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乃至唯一手段,导致行业由过去的辉煌在短短几年内就走到了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许多企业只能依赖政府扶持或资助才能得以维持生存,加上近几年国家对于摩托车行业认识上的偏差,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禁摩,更使得企业生存空间变窄。
于是很多人都认为这个行业已没有什么大前途可言了,而从目前该板块的上市公司的赢利情况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表一)。
表一:摩托车行业板块06年盈利情况简表
数据来源:wind
和而不同傲视群雄
3.52倍!这是宗申动力与行业平均(剔除亏损企业)的净利润率之比;6.25倍!这是宗申动力与行业平均(剔除亏损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之比。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不但宗申动力的经营效率大大优于其它企业,股东回报更是只能用鹤立鸡群来形容。
纵向来看,宗申动力保持了超强的持续盈利能力(图一,07年业绩为预测数据且不考虑本次定向增发)。在中国证券报和清华大学企业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2004年度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中,公司综合绩效排名深沪两市第六位,其中成长性排名第二位,盈利能力排名第十位。
从2004年到2006年的三年里,宗申动力的算数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55%。照此计算,宗申动力的净资产每过2.66年将翻一倍,如果你是一位投资者投资在宗申动力上10万元,10年后这笔钱将变为134.5万元,20年后将变为1835.5万元(这里指的是资产的增值,并非股价)。而以宗申动力所处的行业空间看,长期支撑这样的增长也是完全可能的。
公司的盈利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07年上半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达20.6%,预计全年将接近40%。这样的数据,就算把参考范围扩大到整个机械制造行业,也绝对找不出如此高的净资产收益水平,甚至全年能达到20%以上的也屈指可数。
图一:宗申动力近三年经营能力效率图
数据来源:wind
那么是什么让宗申动力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呢?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也是宗申人在各个方面努力所达到的综合结果,但如果要把这所有的原因找一个起点,用一个词汇来浓缩,那应该是:精良制造。
精良制造制造精品
“制造业没有任何捷径可言,”这是宗申动力的创始人左宗申先生在很多场合不断重复过的话,左宗申先生早年从摩托车修理工做起,通过不断钻研,成为远近闻名技术高手,以至后来只要是摩托车产品,只要一听到声音就知道是那出现了问题。正是这种早年的生活经历使得左宗申先生对产品品质有了一种天生的执着,希望造出世界第一流的产品,也正是这种看似单纯的想法,使得宗申的产品与众不同,开创出自己的品牌时代。
其实早在1993年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量已超过摩托车王国――日本,并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制造大国,随后行业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发展,在1997年突破1000万大关、2006年突破2000万大关。目前中国的摩托车产量已占到世界市场6成以上,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摩托车生产大国。
然而行业光环的背后却是行业环境的日趋恶化,由于前文所提到的原因,行业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的大量粗制滥造,大部分企业赚快钱的心态严重,重营销轻研发,不能实实在在的在提高产品品质上下功夫,最后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最终只能选择价格战。曾经在海外市场,中国造摩托车风光无限,以极优的性价比迅速占领市场。可是没几年,厂商间开始掀起价格大战,产品价格开始迅速下滑到无利可图的地步,于是部分厂商就开始偷工减料……最后的结果大家可能也不难猜到,中国企业是钱也没赚到还惹了一身的官司。其实这也并不单独是摩托车行业的问题,也是现阶段中国制造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面对行业现状,宗申动力却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在行业利润不断下滑的时候,虽然公司产品价格也必不可免的受到了影响,但凭借公司产品优良的性价比和对产品生产、销售细节的点滴把握,公司在保持销售稳定增长的同时,利润却能不断提高。
“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不能再实行低水平扩张了,要想打造百年企业,必须走精良制造之路。现在,宗申的所有摩托车和零部件图纸都重新按欧洲标准绘制,一经签字就是企业的生产标准,配套厂必须照图纸和样品生产。”这就是左宗申对精良制造的解释。据相关媒体的报道,仅2006年左宗申亲自签发的设计图就在上万张,企业内部更是将生产都纳入到了规范的程序化之中,
正是凭借精良的制造和公司架构的完善,使得宗申动力的传统业务有了不断向高端发展的能力,近几年公司在总量增长不大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逐渐增加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见图二),使得公司赢利能力不断加强。同样凭借精良制造的能力,地处西南腹地的宗申动力有了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接的资本,宗申动力从欧洲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比亚乔获得了大量的OEM订单。也是凭着精良制造的能力,宗申在合作中有了极大的话语权,相对于一般产品11%的毛利率,比亚乔业务的毛利率在16%。
图二:宗申动力分产品结构图(2005-2006)
从07年上半年,我们就能看到宗申动力精良制造的开花结果,在传统摩托车发动机业务中,利润较高的150CC以上排量发动机比例进一步上升,由2006年的10%提升到了15%以上;比亚乔业务在2006年销量8.2万台的基础上,仅上半年销量就接近8万台,预计全年将接近20万台,增长150%左右;这也是为什么宗申动力07年上半年业绩能大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
价值链管理静水流深
宗申动力的价值链管理是公司与众不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制造行业单体利润非常薄,必须要靠加大规模,以获得规模效应,而如何控制流程和库存就显得非常重要。宗申动力花费巨资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国际标准管理考核系统,并能严格按其执行,使生产线上的每个员工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范围。公司还在行业内率先引进了国外同类的工艺水平的流程和高档检测设备,实现了零部件的在线检测、自动分级、分组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
区别于普通的制造企业,宗申动力的价值链管理是一种真正的深度管理,传统价值链管理模式是管理从原料到产品出厂的过程,而宗申动力则是从原料到用户的整体流程管理;传统的成本控制是指标管理,宗申的价值链管理采用“成本倒逼法”,每一个订单接下来,预先不设成本指标,而是将总体成本倒逼回每个环节,通过每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来保证产品整体的价值实现。在内部管理上,宗申动力是行业内真正使用PLM和ERP管理工具的第一人,所有的工作按单生产,产出后立刻运走,真正做到了零库存。
这样同样的价格,宗申就能做到利润比其它厂商高一些,加上宗申产品的品质要好于其它企业,自然竞争力也强,因此产品的销量也能得到加强。
多元化战略乘龙高飞
本次定向增发对宗申动力是一次里程碑似的意义,通机公司的注入打开了宗申动力横向的发展空间。由于国内的主要摩托车整车制造企业的发动机采购大部分采用自产自销的模式,现在宗申动力的发动机产品面临的总量增长空间已比较有限,而本次定向增发注入的通机公司面对的是更巨大的市场空间。2006年,全球通机需求在1亿台左右,目前宗申通机公司配置了汽油机生产线5条,终端产品生产线2条,包装生产线4条,生产能力达到280万台/年,产品订单饱满,供不应求,制约公司发展的仅是产能不足,现阶段宗申通机的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在全国同行业中产销量排名第一,06年宗申通机业务销量104万台,销售收入5.9亿,净利润5872万元;预计今年全年能够实现170万台销量,通过承接MTD的订单,公司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次定向增发完成之后,新的通机生产基地也将建成,未来随着公司产量的不断增长,产品的单位固定费用逐步降低,规模效益还将日益显现。
宗申动力未来的定位将是一只“新型动力股”,即专注于动力机械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成为集团核心动力制造的基地。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宗申产业集团对上市公司发展模式是将项目在集团内培育,到成熟之后再注入到上市公司,集团对于宗申动力的展望是把摩托车动力、通用机械动力、生物燃料动力、舰艇动力、航空动力等5大动力做齐,届时,一个全新的“动力王国”将展现在大家面前。照目前的规划,到2010年宗申动力要做1000万台动力产品,这其中摩托车动力产品400万台,通用动力产品及终端500万台,船用动力及小型航空动力及特种动力100万台。
左宗申对上市公司的展望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但以公司在摩托车行业红海中多年拼杀、还越打越强来说,目前已经开始步入了蓝海。宗申动力的未来之路也将越走越宽,好的企业是时间的朋友。左宗申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将宗申动力做到了国内第一,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应该是世界第一了。
这里我想用一句左宗申先生说过的话来作为本章的结束,“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产品”。企业说到底是人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只要用心,发展的道路就在眼前,就能走出别人所不能想、不敢想的路,就如另一个伟人所说的,“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熊庆)
(来源:证券时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