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11月1日讯美联储做出最后决定,将中央银行联邦基金利率从4.75%降为4.5%,这次下调银行间拆借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市场信贷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当然,从1987年股灾、1998年美国长期投资公司的信用危机到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政府都是启动了这样的“救市”组合拳来摆脱困境,并取得了控制局面的“骄人战绩”。
正因为如此,建立在高风险之上的次级贷款证券化让发行者收获了最大利益,却不承担风险,并且政府承接了最后买单。事实上,美国金融界一次次上演过与此类似的恶劣行径,但是最后一旦结果不可收拾,都由美联储来进行救市。因此,正是预料了这种结局,次级债的发行者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金融欺诈,并在其中获取最大收益。
但是,美联储目前面临的情形,又不得以而为之。据观察,在9月18日美联储调低利率以来,虽然投资者心理受到鼓舞,但是整体情况并没有出现好转。在个人信贷市场,消费出现了巨量萎缩;在成屋交易市场,交易量和成屋出售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在华尔街,大量金融机构出乎意料的大面积亏损,造成了市场阴云密布。而由于事态的严重性,贷款机构仍然谨慎贷款,市场资金成本加大,企业的商业贷款和消费者信贷的规模也随之缩小,从而影响投资和消费的程度。利率的降低可以减小上述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调低利率作为降低双赤字的一种方式,在宏观经济上看,也对美国经济不无裨益。
但有相关专家认为,轻易降息有可能造成信贷机构的资金更多地流向股市,而不是银行间市场。这种宽松的金融环境,以及政府做最后承保的暗示,往往加大了金融机构铤而走险的决心。从而,让那些优质客户因为流动性缺失而不得不破产,让那些劣质客户因为接受“高利贷”而很容易铤而走险,结果投资水平大幅震荡,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随之提高。另外,低息通胀的预期和中介机构财富效应的降低都会对降息的积极效果产生负面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减息的幅度不大的话,更难抗衡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美联储的降息决议,对于中国而言并非一片欢欣鼓舞。此时,正值中国2007年内的第五次加息之声刚落。
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上,一直努力保持着中国与美国200~300个基点的利差水平。但是,美联储本次降息之后的联邦基金利率为4.75%,而中国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87%,中国和美国的利差空间仅为88个基点。美联储的降息让中国央行的下一步货币政策的执行,不免受其掣肘。另外,美元持续贬值,对中国而言,巨量的外汇储备成本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投资出口,其损失也是异常严重的。
目前,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出口导向、招商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为了保证这种模式有序健康地发展,中国就不得不维持一个稳定的汇率体系,和一个开放速度相对缓慢的金融市场。这样一种发展体系所带来的“副产品”就是外汇占款严重,通胀压力增强,资产泡沫加剧。这会进一步导致银行体系“负利率”问题的恶化,反过来,资金大量入市又会加剧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价格的飙升。
因此,有专家断言,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冲击。如果美国降息制约着中国升息的空间,而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又呈刚性上扬的势态,那么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会大大削弱,从而使得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时间越来越短,甚至不可避免会使中国经济遭遇硬着陆的局面。(全景网/张豪)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