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的2007-2008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认为,“名义收紧而实际放松”的低利率政策成为推动中国宏观经济出现过热压力的核心原因之一,真实利率目标导向应成为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核心。
报告指出,2006年9月-2007年9月,中国货币当局为了缓和流动性过剩和通胀问题采取了包括发行央票、特别国债、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利率在内的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但全年货币信贷却出现几个新特征,包括货币供应量依然偏高、存款活期化进一步持续、贷款增速过快、增长额度突破限额。
“这些特征与较低的利率水平以及名升实降的实际有效汇率直接加速了中国货币政策‘名义紧缩、实质宽松’的格局形成。”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元春教授在做演讲时指出。
报告认为,过分强调流动性过剩在总量上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可能导致对数量型工具的过度依赖,从而加剧“流动性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的冲突,进而导致货币政策失效。“撬动宏观经济的核心工具是真实利率,而不是流动性;真实利率对中国消费、投资、名义总需求、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资本价格有十分明显地推动作用;名义利率调整的滞后不仅抵消了货币当期通过数量工具收缩流动性的效果,且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由于流动性过剩所造成经济过热的风险,而与整体货币政策操作方向背道而驰”。
报告建议,改变以往“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调控模式,强化不同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管理,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有步骤地进行要素价格改革和本币升值是中国中期调控的必然选择。需要对不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次序、力度以及规模进行近期统筹安排。“保证真实利率的稳定与升值的组合式调整不仅有助于消除过热,同时也有利于中国走出‘资本收益率虚高与升值的不良循环’。”
此外,对于资本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带来的财富结构快速调整,报告建议在有序推动国民财富结构进一步调整的进程中,通过各种方法来隔断金融资产与不动产的价格自我强化机制,以缓和财富效应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冲击。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