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英山农民搭乘政府采购列车奔小康
“我们公司已在全县建立有机茶园2000亩,年生产量达40万斤,已开发出的屏峰云雾等系列有机名茶,年产量25万斤,并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体系,产品供不应求。
英山是“中国名茶之乡”。然而在茶地采摘、精制、烘干、筛选等工序上,仍然是采取过去传统的手工方式,不但速度慢、效率低,造成大面积茶园无法采摘,大量茶鲜叶积压,而且制作的各类名茶标准也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全县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今年初,英山县政府采购办和英山县茶叶局到福建、江西等地采购了一批技术性能好、质量优、价格廉的各类茶叶机械。经过实地调查、认真筛选,采购了采茶机3000台,各类精制配套茶机5000台。据英山县茶叶局负责人介绍,茶叶机械的推广给该县大多数劳力少的农户带来了福音。今年预计亩产过千斤的茶园将达到99%,使用茶叶机械的农户中,按最低省工标准每亩可节约投资100元,全县可省工400多万元,为农民增收920多万元。
政府采购的福音惠及全县农民。英山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是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为一体的贫困山区,也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境内土生土长的茶叶、蚕桑、板栗、药材、山野菜等资源极为丰富。过去,由于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大多宝贝藏在“寒宫”无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放开,一些不法商贩鱼目混珠,将一些伪劣的种子、种苗、农药、农业机械推向农村市场,农民吃了亏,“肥水流入了外人田”,得利的是那些不法商贩。这里的群众常常是“守着‘宝山’受贫穷,端着‘金碗’饿肚子”。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让质优价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业生产机械进入大市场?如何促进资源优势更好地转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真正使农民奔上致富路?英山县政府采购办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其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为农民增收和致富撑起了“保护伞”。一方面,他们利用信息手段,定期或不定期向农民发布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业生产机械的市场价格和信息,不仅防止了因信息不灵导致的“触电撞车”、“钻死胡同”问题,还为初涉市场的农户系上“保险带”。另一方面,对全县涉农部门为农民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严格把关,对购置茶叶、蚕桑、板栗的种子、种苗以及生产机械,采取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在采购资金的结算支付上有完善的操作规程和监督手段。该县还建立了财政部门为主,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共同配合的有效监督机制,采购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业生产机械时都邀请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现场监督,突出了政府采购工作的透明性。
近两年来,英山县政府采购办为农民收集信息数200条,直接或间接为农民采购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生产机械50多项,不仅为农民节约资金上千万元,而且还让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路。陶家河乡药材经营大户安自启通过政府采购渠道采购了一台电脑,办起了大别山药材网,在网上收集信息,带动大批农户种药致富,全乡药材直接为药农增收30万元。目前,该乡已形成了以天麻、灵芝、茯苓为主的菌类,以杜仲、银杏、厚朴为主的木本类,以苍术、桔梗、丹参为主的草本类等3大类别常用中药近80个品种。全乡药材产量达到615吨,综合收入1.3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的50.6%、财政收入的40%均来自中药材产业。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