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诗颖 上海报道
上海证券由于研究所和自营投资部门违规买入普洛康裕受到证监会的处罚,在目前券商常规监管阶段,其风险管理或将面临扣分。
内幕交易事件再现江湖。
与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建仓新疆众和(600888.SH)、联合证券研究员宋华峰炒作广济药业(000952.SZ)不同的是,这次的犯案主角变成了机构。
知情人士介绍,上海证券由于研究所和自营投资部门违规买入普洛康裕(000739.SZ)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在目前券商常规监管阶段,其风险管理或将面临扣分。
这是自唐建老鼠仓事件以来,管理层对于违规投资开出的又一罚单。值得玩味的是,由于相关人士的违规操作使上海证券获得了不菲的利润,相关当事人的命运也与前者截然不同。
这一切还要从普洛康裕的翻番行情说起。
建仓在先报告在后
上海证券首次出现在普罗康裕的持股名单中,是在其2006年三季报中。当时,上海证券以60.74万股的持股数,位居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第二位,持仓成本在5元之内。
巧合的是,上海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彭蕴亮分别在当年8月17日发表了《G康裕 抗禽流感药是增长亮点》、9月5日发表《G康裕 爆发性增长迹象初现》、9月15日发表《G康裕爆发性增长露出桅杆》等多篇研究报告。在其报告中,研究员都给出了“跑赢大市”的投资评级。
2006年三季度之后,上海证券逐渐加仓普洛康裕。2006年年报显示,上海证券的持仓达524.6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达5.69%,成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2007年一季报显示,上海证券持股219.93万股,减持304.71万股。半年报表明,上海证券继续减持164.92万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海证券已清空所有的持股。
上海证券内部人士介绍,公司近期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罚单,主要原因在于自营部门早于研究部门推荐之前就买入了普罗康裕的股票。
一位证券公司自营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十六条,券商主要业务部门之间应当建立健全隔离墙制度,确保经纪、自营、受托投资管理、投资银行、研究咨询等业务相对独立。这意味着,“自营部门不能在研究部门推荐股票之前买卖股票”。
但要真正做到这点其实很难。上述券商自营负责人表示,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监管层对于如何防范内幕交易并没有细致的管理规范,具体到操作上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也就给各种形式的操作留下了空间”。
处罚缘由
市场人士表示,券商自营和资产管理部门可否先于研究所建仓其实有待商榷。
他表示,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券商自营、资产管理和研究部门都是相互独立的,不同部门可以独立决策,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某些国外著名投行“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
以一个新近发生的例子,某投行持仓中国神华(601088.SH),后将中国神华的目标价格定到了101港元。但是,“这种情况并未被认定成违规”,他说。
知情人士解释,上海证券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另一个原因在于,该研究员在几大指定披露信息媒体上撰写荐股文章,而在此时,公司的自营部门又建仓在先。“这样,荐股的受众群体就从机构投资者变成了个人投资者,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判断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和机构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2006年8月起,研究员彭蕴亮就在《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发表大量推荐普洛康裕的股评文章,这些文章相继被多个财经网站和股票频道转载,有着比其研究报告高出很多的曝光率。
券商自营人士表示,研究所报告的客户主要是大的机构客户,这些机构一般具有较强的投资判断能力,即使研究员做出了推荐评级,股票也一定是因为其价值才会上涨,而不是因其推荐而上涨。研究报告的主要受众是付费客户,它的流传有一定的范围。
但通过传媒所作的股评性质就不同了。研究机构的评级通过媒体的放大,被许多的大众投资者所知悉,这些投资者容易轻信专业人士的推荐。
这件事情的最终处理结果至今未出,上海证券内部人士认为,首先,自营部门和研究部门要保持怎样的独立性值得商榷,其次,研究员的推荐给公司带来了不菲的利润,
他透露,公司对此事的处理非常低调。但是与前述老鼠仓事件相比,处理办法会明显不同。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