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2月5日电(记者张晓松、王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凡5日表示,今年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以来,各级工商机关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创新监管机制体制,重点突出,标本兼治,使“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5日在济南召开的全国工商系统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工作总结现场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工商机关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的作用,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对城乡接合部、农村集市等重点区域的经销假冒劣质食品、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有效地规范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促进了食品市场经营秩序的进一步好转,切实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10个月,全国工商系统针对农村食品市场共出动执法人员158万多人次,检查重点食品市场14500多个,检查食品经营主体近300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4.78万户,吊销营业执照近3800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28万件,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2856个,并对2万多吨不合格食品实施了退市。
此外,各地工商部门还初步探索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些治本之策。如:山东在全省农村食品市场推行“一户多档制”“实名登记制”“证明登记制”和“标牌公示制”四项制度;北京、安徽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网络;辽宁、新疆实施农村食品安全分类监管;广东、大连推行市场食品准入;湖南、重庆、武汉、南京制订快速检测工作规范;江苏创建放心消费城市等。
针对农村食品具有量多、质差、分散等特点,年初工商总局党组决定将2007年作为“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力争通过1年到2年的专项整治,实现农村市场秩序初步好转、食品质量明显提高,使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2年到3年的专项整治,使农村市场食品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市场交易秩序实现根本好转,基本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市场的商品放心安全消费。
(责任编辑: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