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江兵 北京报道
央行官员对《华夏时报》记者独家披露:明年起,央行将改变以往年初要求商业银行上报一次年度信贷计划的方式,要求商业银行逐季向央行上报信贷计划,并会对信贷总量进行控制。这位官员表示:“央行货币政策司正在制定相关办法,不过,2008年的货币投放计划不会是零增长,因为,要实现明年经济10%左右的增长尚需一定的信贷投放,但是,信贷增长幅度将会被大幅削减。
“信贷投放减少不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12月7日,建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罗哲夫在出席“2007中国农村金融论坛”间隙对《华夏时报》记者做出上述表示,他介绍说,即便贷款零增长,原有的贷款存量亦能产生贷款利息收入,加之建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存贷差收益逐年在递减。
本报记者从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处获悉,自今年11月起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对各省下文,只许收旧贷,未经总行批准不许放新的贷款。而原来的方式是,总行对各分行信贷管理采取的是余额控制、比例管理,收回的贷款可以自主投放出去。
落实“从紧”政策
“央行市场化调控手段使用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采取行政手段,即对信贷投放总量进行控制是最后手段了。”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抑制经济过热和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今年多次使用了市场化调控手段,再用的空间已经不大。控制信贷总量成为央行最后的一张牌。
另悉,央行或要求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计划的执行进度和投放节奏,遏制高耗能产品过快增长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及时引导信贷退出,防止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信贷资产不良率反弹。
计划调控将登场
钟伟对央行即将采用计划手段控制信贷增长并不感到意外。他说,市场调控效果明显,但是CPI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威胁并未解除,市场化调控手段亦有底线。
今年以来,央行年内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3.5%的历史新高,已经5次加息,大量发央票和进行窗口指导,11月份我国CPI涨幅可能超过6.5%,再度创下近十年来的新高,全年CPI涨幅可能超过4.4%。
央行的上述调控措施属于“市场化”调控措施,尽管央行表示仍然有调控的空间,但是,市场的共识是,市场化调控的空间已经不大。很多中小银行头寸告急,一旦出现挤兑风波,决不是央行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市场化调控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央行启用多年不用的计划调控——对信贷投放总量直接控制势必登场。
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分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央行可能会对各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设置最高上限,如果超过央行上限可能会遭到严厉处罚,包括定向商业银行发行央票。
只收不贷
11月,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压缩贷款,提前采取行动,争取主动。国有商业银行对各省级分行信贷规模的管理是:总量控制,比例管理。只对贷款余额和存贷款比例进行控制。但是,本报获悉,这种管理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省级分行即便收回了旧贷款,这些资金如果未经总行批准,不得发放。
有金融专家表示:“这种新的信贷管理方式对于宏观调控有直接而明显的效果,但是,负面效果相当明显,即各省级分行盘活不良贷款积极性有所影响。”
前不久,央行在湖北举办的一个抑制流动性过剩论坛上,部分商业银行对应对信贷过快增长提出过建议,并对紧缩信贷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工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宋士卿认为,商业银行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严格控制信贷计划的执行进度和投放节奏。高度重视非信贷业务经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减轻信贷控制政策对商业银行盈利带来的冲击。同时,应加快本外币一体化产品创新,大力拓展基金托管、企业年金托管、券商第三方存管及QDII等证券市场类、投资银行及综合理财业务,努力提高交易类资产业务的比重和收益。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