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8日宣布: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决定从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年内第10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但我们认为,此次调控的负面影响有限。
可以预期,在严厉措施的影响下,2008年信贷增速将有所回落,信贷增长对银行业业绩贡献程度有所下降,但由于2008年息差继续扩大、所得税调整、成本相对节约因素继续存在,2008年银行业业绩依然可以实现高增长。所以在长期内,我们继续维持对银行业的看好评级。
负面影响有限
这已经是央行今年第10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们认为,此次措施的负面影响有限。原因在于:首先,即使在连续提高法定准备金的环境中,目前商业银行还保持着合理的超额准备。截至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8%,比上年同期高0.2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1.97%,股份制商业银行为4.10%,农村信用社为5.14%。
其次,法定存款准备金与生息资产收益率之差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损失。根据估算,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1个百分点,全部上市银行利润将平均下降2.23个百分点。不同银行因存款所占比重和总资产回报率而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负面影响有限。(详见表1)
明年调控恐仍将密集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可以预期,为了抑制商业银行在年初的信贷集中投放,2008年一季度将是监管当局密集出台调控政策的时间窗口。
宏观层面上,虽然央行的货币紧缩力度很强,但实质更多是被动冲销措施。2007年以来,货币被动投放的根源是巨额贸易顺差,而2008年预计依然有20000亿元以上的国际收支顺差,并且,央票到期量也高达20435亿元,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将支持央行继续提高5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所以,为了有效控制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速,货币当局在明年将首先是以窗口指导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主。
银行股业绩仍有高增长
事实上,对信贷控制最有效的措施仍然是以窗口指导和行政手段为主,我们预计,在严厉措施的影响下,2008年信贷增速将有所下降,虽然监管当局设定的目标为13%,全年增速依然能够达到15%。
因此,信贷增长对业绩贡献程度有所下降,但是由于2008年息差继续扩大,所得税调整,成本相对节约因素继续存在,2008年业绩依然可以实现高增长。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调控措施影响下,在负债业务领域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中小银行将面对更多的经营困难,这也将导致商业银行之间的分化开始显现。
维持长期看好评级
首先,基于以上分析,在2008年一季度之前,货币当局的密集调控措施将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带来不确定性,这可能成为短期抑制市场表现的主要因素。
其次,我们认为,货币当局调控措施的目的依然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环境中,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速只是回落,而不会出现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经济逐步转型,消费拉动经济作用增强和金融体系完善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正在优化,这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扩大商业银行息差水平,提高盈利能力和估值。所以,在长期内,我们继续维持银行业的看好评级。(详见表2)
长江证券研究部贺晟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