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黄前柏
亚马逊丛林里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可能会引起太平洋对岸的一场海啸。
美国次级债危机使许多金融机构深受困扰,远未结束的冲击波不断蔓延,引起全球股票、外汇、商品期货等市场的大幅波动。
并购机会?
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3月13日,美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7月19日,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8月9日,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最大券商美林证券前三季度在次级抵押贷款相关领域的资产减值达79亿美元,季度亏损高达22.4亿美元,是公司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是公司93年历史上最为糟糕的业绩,其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不得不下课。同样被次级债风暴刮倒的还有花期集团CEO查尔斯?普林斯,花旗三季度减记资产及次贷损失总额为65亿美元,这使得集团盈利同比大跌57%。
除了高盛,华尔街巨头们几乎无一幸免。这甚至引起了外界对现任美国财长保尔森(高盛前董事长兼总裁)的质疑。
有欧洲“彼得?林奇”之称的富达国际的董事总经理兼高级投资经理安东尼?波顿近日在北京指出,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结束。次级债所带来的影响将使得美国的金融机构在2008年还会需要不少的资金,这也为中国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机会。
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认为,中国整体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对全球的影响日益显著,加上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将使中国金融机构不可避免地会将眼光投向海外。
美林证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Greg Fleming也看好中国及亚太市场银行业的发展。他表示,在目前掀起银行业并购浪潮中,将会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亚太金融机构以大规模交易或战略投资的方式投资欧美公司。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资银行海外拓展首先有宏观环境的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银行业是很大的受益者。目前,银行市值增长、流动性充裕、外汇储备高,都是有利条件。
德勤企业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其龙也认为,目前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是进行海外并购的好时机:一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货币走强是海外投资非常好的时机。二是大多数中资银行市值很高,必须提高自己的收益能力来确保业绩增长,海外并购是重要渠道之一。
利弊之说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高级分析师谭雅玲则持相反观点。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次级债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不能盖棺定论,至少从目前情况来说,并没有造成全球经济的衰退。由此所带来的购并“机会”可能更多是风险的积累,中资银行不应该盲目地冲进海外市场,应该通过科学、严谨地考察再做出反应。“规模大于质量”是中资银行的最大现实,中资银行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建立科学的银行企业制度上,规范银行管理,控制金融风险,加强银行“内功”的修炼,更多关注国内市场,支持企业的发展。
谢其龙认为,中资银行首要问题是制定好自己的战略,是否海外购并应该根据自身需要来决定,而且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海外购并流程。
安东尼?波顿认为,“参股而不是控股”可能是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更加明智的选择。他介绍说,新加坡的淡马锡公司在国际上非常成功,比如它持有渣打银行的股份,但是却并不企图操纵这家公司的最后决策权,中国的国家投资公司就可以扮演像淡马锡一样的角色。
在并购对象的选择上,谢其龙认为中小银行不是首要目标,只要条件合适,应该把国外大银行的股份作为收购目标,毕竟大银行的技术和产品更成熟。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