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头到尾都保持着A股的高仓位,希望尽快拿到新的5亿美元QFII额度。”瑞银集团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昨天接受早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作为首家拿到QFII资格,并且拥有8亿美元最大额度的QFII,瑞银希望拿到QFII总额度扩至300亿美元的“首批增额”。
“排队也该排到我们了”
上周末,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将QFII总额度从100亿美元扩至300亿美元。袁淑琴表示:“扩容早就应该来了。QFII额度的增加与A股市场市值的增加太不成比例,3-4年前,总额度就有了100亿美元,可这几年市值涨了这么多倍,QFII扩容的速度明显太慢了。”
自2004年以来,瑞银就再也没有获批得到新额度,2005年前后便提交了增加5亿美元的额度的申请,但目前仍在“排队等待”,而有相同遭遇的QFII更不在少数。
“我们也很理解外管局扩容QFII的谨慎。”袁淑琴称,监管层对QFII的谨慎态度更多应该是担心外汇流入过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不是针对证券市场本身。“我们希望成为首批拿到新额度的QFII,排队也该排到我们了。”袁淑琴表示,但目前在相关监管文件中规定单家QFII最大规模不能超过8亿美元,只有特批方可突破限制,“监管层应当取消最大限度的要求。”
同时,目前证监会等监管层对QFII的关注重点是资产管理公司,“投行主要还是起到向机构投资者分销的功能,监管层想更直接点。”但袁淑琴表示,很多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对A股市场并不熟悉,也不敢进入A股,“监管层不应该忘记投行作为桥梁的重要性,我们能够帮A股培养更多新的机构投资者客户。”
“占A股市值最少应1%”
“QFII需要扩容到多大规模才合适,不好说。”袁淑琴说,QFII需要在市场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达到A股市值的百分之几可以探讨,但问题是,目前连1%都相差很远。”
袁淑琴认为,QFII在市场一直起到一种稳定作用,“跌了就买,大涨就抛一点,但如果想让QFII发挥更大作用,乃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则必须扩大QFII的额度。”
在袁看来,A股想扩大国际影响力,扩大QFII的规模也是有效途径之一。QFII的构成者是全球资本市场最活跃的机构投资者,只有QFII额度到了一定规模,A股指数才“会被纳入这些机构所编制的各种指数当中。”
袁淑琴表示,与基金等国内机构投资者相比,QFII的业绩压力并不大,同时投资范围也更为国际化,因此“比基金更为长线”,“国内的基金目前换手的频率比过去是低多了,但在国际标准看,还是很快。”
当前点位可“放心投资”
袁淑琴表示,目前A股市场肯定是处于一定的高位,波动会逐步加大,自身也有调整的需求,但“A股的主要动力还在,我们长远来说绝对有信心。”袁淑琴强调,目前仍可以“放心投资”一些高质量的股票,“重个股,轻大盘”。
“在目前的点位上,我们一点都不担心我们增加的QFII额度用不光。”袁淑琴称,在瑞银的很多机构投资者客户中,自然有一些持有保守观点的机构会空出额度,但也有很多中性乃至持激进观点的机构很看好A股。
袁淑琴称,由于监管规定要求QFII必须在6个月内使用完额度,瑞银对6个月内使用完3-5亿美元额度感到没有任何压力,“一次增加20亿美元也不太现实,我们希望慢慢来,不断增加我们的额度,用完一点增加一点。”
袁淑琴同时指出,目前QFII在IPO询价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过小,只有少数机构有资格,“我们很多符合国际标准的定价的建议无法体现出来。”这也同样需要增加QFII的份额。
◇观点
大部分QFII是“负责任”的
早报记者 张明扬
“外管局在批准QFII时要更小心一点,对一些有散户化倾向的QFII要谨慎一点。”袁淑琴表示,不能因为部分QFII的行为就认为QFII整体上在玩边唱空边做多的把戏,“QFII是由很多机构构成的,不能大而话之。“从总体上来说,QFII是负责任,有理性的。”
袁淑琴称,拿瑞银来说,成为QFII以来从头到尾都在做多市场,“我们一直维持着很高的仓位水平。我们2003年刚进来的时候买了很多,有了不错的收益,但这样说我们抄底太断章取义了,我觉得这是投资眼光的体现。”
袁淑琴表示,瑞银的基本态度是,一些股票短期涨幅过大,自然会卖掉相当一部分,去换仓那些相对涨幅不大的优质股票,“我们抛股票不是对A股市场没信心,而是在某个时间点有一些新的看法。”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