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门后
阿里巴巴剑指何方
“阿里巴巴的三国阶段快结束了,将进入一统天下,自我提高的红楼梦阶段。”阿里巴巴总裁卫哲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不过对于香港资本市场的深海来说,我们还只是艘小船而已。
★文/本刊记者 周昉
11月6日,登陆港交所主板的阿里巴巴B2B子公司(1688.HK)开盘即报30港元,比发行价高出122.2%,以首日收盘价计算市值为1995亿港元,成为香港股市2007年最会赚钱的新“股王”,并创下香港股市7年以来科网股的神话。
这也是继2003年Google于纳斯达克上市之后,全球最大网络股IPO。
成为中国最贵网络企业的阿里巴巴,永远告别了缺钱花的日子。有媒体评价:“阿里巴巴上市标志着互联网的商务价值在中国开始显现。”但众人更关心的是,这个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今后将剑指何方?
“无中生有”的历险
事实上,深究一下阿里巴巴选择港交所上市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阿里巴巴再次将其冒险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香港主板的门槛比纳斯达克更高。对于上市公司要求也更严格:香港上市是审批制,特别是在香港主板上市需要3年的盈利记录才有资格提出上市申请,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则是批入制,不需要历史的盈利记录,对于科技股来说是上市首选之地。例如不久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巨人网络今年才实现盈利。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阿里巴巴2004年、2005年、2006年的利润率分别为20.5%、9.5%和16.1%。正是凭借三年的盈利基础,阿里巴巴才顺利在香港主板登陆。
实际上,早在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不到一年的时候就得到了高盛等国际资本的认可,但是阿里巴巴并没有急着上市。是什么让阿里巴巴“卧薪尝胆”八年之后才最终驶入香港主板的“深海” ?
上市之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已经给出了答案:“上市有很重要的目的,是提升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此说来,上市的地点必须是一个既是国际金融中心,又是国际贸易中心的地方。从目前来看,没有比香港更适合的地方了。
同样,对于这笔“无中生有”的巨额资金,阿里巴巴的未来规划也颇有“历险”的味道。 卫哲称,上市所募集资金的60%将用于战略收购,主要面向以下三大方向:一、电子商务方面有价值的技术,特指阿里巴巴现在没有的或者其自身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但能提高用户价值的新技;二、与阿里巴巴拥有不重复用户群的新平台;三、新的电子商务的用途,即能与目前阿里巴巴B2B产生协同效应的,为现有用户提供更多的电子商务应用。
业内人士曾评价电子商务将会是中国互联网的下一个硅谷。这意味着,目前已经占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最大份额的阿里巴巴,假设能完成“未来将投资100亿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链”的规划,那将有能力成为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产业的领头羊。
扬帆加速国际化
尽管阿里巴巴一直声称“成立第一天就是国际化的”,然而当它这次经历了国际市场的上市洗礼后,才是真正念完了“芝麻开门”的咒语。
于是,在这片全新的国际深海中,阿里巴巴整装待发,要给自己的国际化一个全新的“加速度”。
据悉,加速国际化的举措,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前已经开始实施。今年4月份,阿里巴巴在香港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和消费中心,布下“加速度”的第一颗棋子。在欧洲市场,阿里巴巴于10月份在瑞士日内瓦设立欧洲总部和欧洲第一个客户服务中心,主要目标客户集中在英国、意大利、法国、土耳其、德国和阿联酋的迪拜。至此,阿里巴巴已经在人口最密集的亚洲、欧洲、美洲三大洲建立了自己的客户服务中心,也完成了马云的“阿里巴巴的全球化发展中,美国、日本和欧洲这三个市场一定不能丢”的预期。
对于如今手握近20亿美元现金的阿里巴巴,上市后将采取哪些举措加速国际化已经是一个“敢想又能想”的问题了。
11月13日,软银总裁孙正义在2007年GSM移动通信亚洲大会上宣布,该公司正在同阿里巴巴进行谈判,计划明年在日本成立一家合资的软件公司,共同拓展日本市场。阿里巴巴的“加速度”开始发力了。可以预见,攻下港台、日本后,第三步它将重点发展供应商市场,对于不做单纯中国出口商的阿里巴巴来说,全球贸易是国际化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头戏。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针对过去买卖双方只是在线上寻找信息,具体的交易过程(如谈判、付款等)只能在线下实现的现状,已先后与上海浦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就开展B2B网上支付业务,签订了相关战略合作意向。
上市之后,充沛的现金流将使阿里巴巴把产业链一步步向诚信体系、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方面延伸。通过对现有平台的利用把物流和资金流串联起来,把尽可能多的交易过程移到线上来。
看来,此前,马云提出的未来五年阿里巴巴要完成从“Meet at Alibaba”阶段升级为“Work at Alibaba”阶段的愿望,又将再次在“妖精团队”的手中得以实现,尽管他们已经升级为“富豪妖精团队”。
想象力带来KKK%增长
按目前态势,中国的电子商务将保持每年不低于100%增幅。而这样的速度在阿里巴巴看来只能称为“及格”。
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总收入为9.58亿元,税前利润约4亿元,净利润2.95亿元,超过2006年全年收益。根据阿里巴巴B2B业务预计,2007年净利润不少于人民币6.22亿元,比2006年的2.199亿元增长近两倍。而保荐人高盛预测,未来两年,阿里巴巴净利润增长率有望维持高位。
如此高速的增长,中间是否会产生泡沫?妖精团队当真有如此大的潜力?
卫哲对此表示乐观,“我现在考虑的是我们到底是不是就停留在100%?”
阿里巴巴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参与B2B交易平台的供应商销售会籍和提供增值服务。此外,阿里巴巴公司还通过提升大量的免费注册用户(潜在的买家)人数来增加网站流量、吸引供应商和增加付费会员数。
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的提高主要来自阿里巴巴付费用户数的激增。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阿里巴巴付费用户数由7.7万人增至25.5万人。
据悉,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继续通过地区性扩张,扩大用户数,加速付费用户的转换来打基础。自称来补“电子短板”的卫哲,在此之前是百安居中国区总裁,精通商业的他认为加速国际化很重要,但是深入内陆城市同样是块“肥肉”。今年,阿里巴巴开始进入内陆的核心城市,以从沿海到内陆的方式,在国内新增了14家公司。
国内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市场的前景不可小觑。2002年国内中小型企业B2B电子商务市场只有100万美元,2007年则达到了1170万美元。随着中小企业日益采用B2B网上电子商务平台,2012年B2B电子商务平台将达到4100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同时中小企业预算中的网上营销份额在2002年只有2.1%,2006年则达到了10.8%,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20%。
阿里巴巴正是凭借自己在国内B2B领域无可争议的老大位置,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资本市场是很聪明的,他们已把阿里巴巴未来的增长考虑进去了。”曾代表软银与阿里巴巴进行投资谈判的薛村禾之前表示,“阿里巴巴现在付费用户不到1%,我觉得三五年里,有15%?20%变成付费用户是可以想象的。而且,目前提供的是最基本服务,还可以有不同的服务,收益还可以增加。如果收费用户增长15倍、新业务收益增长20倍,阿里巴巴的收益增长就是300倍。”
正因为如此,在拿阿里巴巴和最近回归内地A股市场的中石油相比时,卫哲非常肯定地表示:“我觉得阿里巴巴比它(指中石油)幸福。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里面,没有人限制你想象自己的增长速度。中石油没有人要求,也不敢想。”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