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年12月20日(周四)下午2:00-3:00
地点:搜狐网络大厦12层演播间
嘉宾:
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
北京华清科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黄一峰
北京华清科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一峰 |
打造国际新媒体基地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来到财经面对面。
如今在全国各地,凡是有些实力的大学纷纷上马“科技创业园或科技创新园”,此举不但盘活了大学“科技和知识”与“商业和市场”的对接,还为孵化中国新生高科技企业提供了平台和企业生态环境,受到国家和各方面的支持和欢迎,被认为是多赢之举!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大学,在世界上也最能代表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大学,清华大学也早就牵头组建了清华科技园,并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分园区,引领中国大学科技园潮头。
黄一峰:大家好,我是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北京华清科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一峰。
主持人:清华科技园目前在不断的壮大,我们了解到,清华科技园正在努力建设国际新媒体基地——玉泉慧谷。当初为什么想到要建立一个这样的基地?
黄一峰:感谢主持人、感谢搜狐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的情况。首先介绍一下科技园和启迪控股,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和我所在的这个公司——华清科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他们之间的关系。
清华科技园是一个园区,是清华大学的一个园区,是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产品,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负责建设、管理、运营清华科技园的主体。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和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实际上都是同一个园区,只不过是在不同时期的两个不同的名字。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和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也是清华科技园在北京的以创意产业为主的这么一个分园,华清科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的建设、管理、运营的主体,华清科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也是启迪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这是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的一些情况。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是清华科技园和海淀区四季青镇政府合作建设的,以新媒体产业为主导的创意产业专业园区。在2004年的时候,清华科技园和海淀区四季青镇政府签署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各自的资源,促进区域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2004年5月份的时候,启迪控股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就是我所在的这个华清科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四季青镇政府下面的二级公司,叫做北京玉泉工业公司展开全面的合作,共同建设了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
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位于海淀区闵庄路三号,在中关村核心区的边缘,离中关村西区隔着一条四环路。园区现在总的占地面积181亩,总的规划建筑面积是16.2万平方米,一期占地141亩,总建筑面积104000平方米,一期已于2004年10月份建成,并具备入住条件,二期占地36亩,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正在规划当中。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的物理特点是三低一高,低密度、低容积率,容积率只有1.1,全部是地上三层、地下三一层这样一个建筑形态。一高指的是高绿化率,65%的绿化率,另外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从物理特征上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独栋,整个园区,一期是由33栋独立的花园式办公楼组成,每一栋在1700平方米到3600平方米。现在园区入住企业91家,是一个以新媒体产业为主导的一个创意产业基地。里面主要涉及的行业有数字信号转播、手机电视、IPTV、金融传媒、列车传媒和其他的一些创意新媒体企业。
主持人:园区现在的入住情况怎么样?
黄一峰:园区现在入住率达到98%,2004年10月具备入住条件,到现在为止是98%的入住率,可以说一期已经全部住满。以上就是我们新媒体基地的简单情况。
主持人:玉泉慧谷这个名字很好听,也让人联想起美丽的玉泉山,慧谷,象征智慧也容易让人联想起高科技的硅谷。不知道我解释的是否恰当,您能不能结合清华科技园的辐射发展战略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玉泉慧谷”模式。
黄一峰:刚刚主持人说到硅谷,我也简单介绍一下玉泉慧谷,刚刚我说了玉泉慧谷和国际新媒体基地都是这个园区在不同时期的两个名字。当初我们为什么叫玉泉慧谷?其实是以一个地域特征来命名的,它的位置在北京的西北玉泉山脚下,中关村核心区又有“中国硅谷”的美称,我们当时就定了叫做“玉泉慧谷”。美国有硅谷,中国有慧谷。
三大战略壮大清华科技园
说到玉泉慧谷模式,我们要结合清华科技园的三大战略来谈一下玉泉慧谷模式,实际上玉泉慧谷模式,就是清华科技园三大战略中的辐射发展战略一个具体体现,也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之一,清华科技园的三大战略是国际化战略、支撑平台战略和辐射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是来源于清华科技园这13年的实践,指导着清华科技园的发展。
我们把清华科技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清华科技园是从1994年开始建设的,到现在为止已经13年了,在这13年里清华科技园从一个模糊的概念走到现在,成为一个宏伟的现实。这三个阶段从1994年到1999年,是它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构想,初具规模,这个阶段提出了清华科技园的建设构想,并使之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第二个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5年,在这个阶段里我们主要是空间建设,进行大规模的空间建设,确定了“一主两翼”的业务构架、业务格局。第三阶段是从2006年到2010年,我们的目标是要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前,把清华科技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并使之成为国际科技园的著名品牌。
从1993年开始,清华大学自发的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当时大学科技园在鼓励创新方面的作用引起了两部的一些重视,这里的两部就是科技部和教育部,但是当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真正迎来它的春天,可以说是在1999年,1999年的时候科技部和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促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决定以大学这一极具潜力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工作重点,大力推动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当时明确了大学科技园的概念。同时清华科技园也在1999年的时候明确提出清华科技园的功能,那就是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在第二阶段,就是2000年到2005年,清华科技园加快了空间的建设,主体园区建设启动基本完成,就是2000年启动主体园区建设,到2005年主体园区基本完成,在29公顷的土地上建设7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入园企业也从以清华校友为主的企业,逐步的转化成中小型的创业企业和跨国的研发机构聚集的这么一个态势。
“一主两翼”的建设模式
清华科技园与此同时加快了软环境的建设,孵化器和创业园从无到有,并且日益在业界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一主两翼”的业务格局也在这里完成。以科技园的开发建设为主业、以科技园相关行业和房地产相关领域为两翼,这样一业主为主两翼丰满的格局拉开了清华科技园大规模建设的序幕。
2000年的时候,包括清华科技园在内,有15家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大学科技园的试点。在第二阶段的时候,我们也同时提出了“三重两级孵化”的这么一个创新理念,也是一个大学科技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功能的深化。
主持人:什么叫三重两级孵化?
黄一峰:三重指的是,第一企业孵化,第二人才孵化,第三科技成果孵化,两级孵化,我们既有留学生创业园,各种专业的孵化器,对一般型的中小企业进行的普通孵化,也有对比较有潜力的具备一定基础的比较大的企业的催化体系,我们叫高端孵化,也叫催化,所以叫三重两级孵化。
到了2003年的时候,清华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评为唯一的A类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主持人:这样的大学科技园,除了清华科技园还有吗?
黄一峰:还有,当时第一批是15个,2003年22家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成为了国家A类的大学科技园。在第三阶段的时候,2006年到2010年,在这个阶段清华科技园还是以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为主业,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调整创新服务体系,进行大规模的深层次的高质量的创新孵化体系和支撑平台的建设。
主持人:什么时候想到了筹建国际新媒体基地?
黄一峰:刚才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清华科技园发展的三个阶段,清华科技园的三大战略,就是国际化战略、支撑平台战略和辐射发展战略,是清华科技园发展到第二阶段的时候归纳、总结提出的,在2000年的时候提出了这三大战略,在2003年的时候对这三大战略又加以修正,最早2000年叫辐射园区战略,2003年的时候经过总结最后明确为辐射发展战略。
下面就辐射发展战略结合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的这个模式介绍一下。辐射发展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支撑平台战略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辐射发展战略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层面的意义是,我们认为清华科技园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的孵化器,孵化两个概念,一个就是普通的对中小企业的孵化,还有一种叫催化,就是我以后要介绍的钻石计划,也算催化的一个部分。这样一个大的孵化器所孵化出来的人才,所孵化出来的科技成果和企业,最终转移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去,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体现清华科技园服务于社会的社会职能,这是一个层面的意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清华科技园本身自己的转移和扩散,向社会各阶层的转移和扩散,因为清华科技园本身自己有很丰富的经验和很丰富的园区建设管理经验。由于历史原因,在我们国家,大学的分布是非常不平衡的,像上海、北京、西安这三个地方是大学非常集中的,比如说贵州、江西,这些没有非常有综合实力的大学,但是地方上又希望有一个经济增长点,有一个增长级,能够拉动地方的经济发展,这个时候有条件的大学科技园可以在本部以外设立它的分园。像清华科技园的辐射发展战略在第二阶段,就是搭建了辐射全国的这样一个战略构架,在第二阶段,当然现在我们是有9个分园,在第二个发展阶段我们搭建了辐射全国的辐射发展战略8个分园,遍布西北、东北、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玉泉慧谷实际上也是在第二阶段,在2004年的时候建立的,只不过它是现在清华科技园在全国十余个分园里头唯一一个以新媒体为主要产业的专业的分园。
辐射发展战略和支撑平台战略的关系,支撑平台战略是辐射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前提,因为我们辐射发展战略实际上是辐射发展的都是支撑平台的内容。刚才所说的辐射发展战略的两个意义,一个是本身孵化出来的企业、孵化出来的科技成果是人才,最终扩散到、最终辐射到社会各个阶层,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科技园区本身自己资源品牌的辐射。
我们讲辐射发展战略又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我们叫做硬辐射,硬辐射就是清华科技园本身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外地、在适合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分园,像我们在昆山建立的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在上海建立了清华科技园上海分园,上海分园叫上海多媒体谷,这都是清华科技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相对独立的建立的自己的园区。像玉泉慧谷这就是辐射发展战略里的软辐射,软辐射主要是输出清华科技园的品牌管理模式、运营理念和丰富资源,和当地的合作伙伴一起建设分园,这样的情况叫做软辐射。像玉泉慧谷就是清华科技园第一个软辐射的典型代表,实践证明,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这种软辐射的模式是成功的、是高效的、是意义重大的。
玉泉慧谷——新农村建设的经典样板
主持人:谢谢您的介绍!在玉泉慧谷的建设方面,当地政府和清华科技园采取怎样的合作模式?当地政府对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分园给了哪些支持?
黄一峰:就玉泉慧谷这个案例来说,清华科技园和四季青镇政府合作,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是要从战略层面来考虑这个合作的。
主持人:我觉得能想到这点就不是很容易。
黄一峰:合作的基本构架是这样的,由四季青镇政府以村镇的发展用地提供土地,负责房屋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性的物业服务的提供,用我们的话来讲,就叫负责硬环境建设,就是建设房屋、维护、维修,提供基础性物业服务,保安、保洁、绿化。清华科技园主要是软环境的建设,我们通过输出品牌,清华科技园高效的管理模式,园区的运营理念,全面整合政、产、学、研、金、介资源,即政府、产业、学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我们主要负责玉泉慧谷园区功能定位、产业定位、产业引导、产业发展研究、招商和其他的一些资源整合。
从实践上来说,这种合作是成功的,双方各负其责,分工明确,以现在玉泉慧谷的现状运行来讲,发展的非常良好。第二,清华科技园在合作的过程中,当然得到了政府大力的支持,像北京市政府、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海淀区政府领导都给予非常大的关注和支持。
另外,刚刚说这种合作是成功的合作,从我们现状的入住企业角度来讲也是比较成功的。我们从2004年10月份到现在2007年,基本上三年的时间,我们入住率达到了98%,第一年的时候就达到了50%,第二年的时候80%,到现在几乎是100%,园区里面客户的质量是非常高的。政府关注度也非常高,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政府经常性的会来园区的一些重点企业考察。
第二,这种合作是互赢的,为什么说是互赢的?首先从清华科技园的角度来讲,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是清华科技园三大战略之一,辐射发展战略的软辐射里头的典型代表,它的成功实际上也说明了清华科技园在解决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上面、理论上的先进和实践上的成功。第二,通过这样的一个辐射,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城乡建设一体化新格局,也反映出清华科技园作为清华大学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一个窗口和平台作用,所以说是双赢的。
另外一个角度,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讲,房子和土地都是农民的,农民的资产没有流失,反而得以增值、保值,另外,在提供基础性服务的过程中,吸纳了大量的的劳动力,农民的利益得以保证,从这个方面来讲,农民是赢家,因为这种合作是成功的、是互赢的,所以意义是重大的。我们认为清华科技园代表的是清华大学、代表的是清华大学的最高科技,代表了我国的最高学府,乡镇一级政府代表中国最广大利益群体的农民群众的利益,这样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模式,有助于建设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
另外一点,这种在保障农民集体利益、保证农民就业和科技园区输入资源、输出品牌、输出管理模式的结合,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模式。我认为它为海淀区其他的乡镇、和北京市其他区县的各个乡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城乡建设一体化过程中,解决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极具操作性和可复制性的样板。同时通过清华科技园这种品牌的输出、这种管理模式的输出、这种软辐射,为科技企业提供一个比邻中关村生态型、低密度、花园式的良好办公空间。
主持人:由当地农村转变来的科技园区,在承接国际新媒体基地这样一个角色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黄一峰:困难是有的,从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这个案例上看,有困难是肯定的,但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种合作是一种比较默契的、开明的合作,这得益于清华科技园的领导和四季青镇政府的领导,以及玉泉工业公司的领导。双方的合作是在坦诚、默契的前提下。农民要的很实际,也就是我的资产不能流失,农民的资产不能流失,农民的资产需要保值,他的分工也很明确,就是空间环境建设,就是硬环境建设,绿化、保洁、房屋建设,至于在产业发展、产业研究、园区功能定位、产业引导、招商方面,清华科技园有绝对的控制力和话语权,两个合作方相互配合,可以说在过程中是比较默契的。
第二,清华科技园在新媒体产业研究上面有很深入的研究,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公司华清科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接了海淀区政府非常多的关于创意产业发展的课题,比如海淀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我们公司还与各个创意产业研究机构有着紧密的合作,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人文技术学院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我们都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在其他的一些方面,政府也给予比较大的关注。
发挥集群效应 促进园内企业沟通合作
主持人:作为一个国际新媒体基地,入住的这些企业一定要能形成集群效应,国际新媒体基地或者说玉泉慧谷它的产业集群效应是怎样的,企业入住这里会有什么优势?
黄一峰: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依托的是清华科技园和清华大学,学术氛围非常浓厚,人才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借鉴了国内外一些发展创意产业园区的经验,我们进行了比较和研究,我们发现其实做创意产业园区和做科技园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和大学紧密的关系。大学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数量众多的科技人才,同时大学也是新思想、新文化的源头、发源地和基地。我们所说的创意产业,也是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的以新媒体为主导产业的创意产业,是将文化产业里头的内容产业和科技产业里头的数字信息产业结合,要求科技人才、科技和文化的内容产业高度结合,大学也正好是这样一个源头、一个基地。
现在入住在清华科技园里面的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这样一个聚积效应,我指的这些企业主要是指新媒体,像我们总园区里面有在行业领先地位的Google,还有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搜狐,有承接了国家数字卫星广播课题的创毅视讯公司,有中国最大的正版数字内容传播机构中文在线、分众传媒,以及全国最大的中文博客网。这些大企业给我们入住在国际新媒体的基地相对小的企业以很好的经验,另外它所营造的氛围也非常适合我们园区的企业新媒体相关的企业在里面成长,之间会有一个互动和交流。
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加强新媒体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联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昆士兰科技大学举办了首届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使入住我们园区的企业,包括入住在总园的企业和国际上的创意企业,有了很好的国际交流和对话。05年的时候我们还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二届科学与艺术学术论坛,这都是符合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我们的创意产业就是将文化和数字内容相结合的。我们还一直做CEO早餐会,我们这个CEO早餐会,当然这个是不局限于我们新媒体基地的,也包括其他外界的朋友,我们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把从事相关行业新媒体的,包括为新媒体行业提供支持服务的中介机构的一些老总请到一起,大家在这么一个宽松的环境下进行自由的交流,获得了大家很好的认可。我们还请了不光是行业里面的企业家,与此同时我们还请了政府的官员,以及新媒体学术研究者,和大家一块进行这样的互动交流。同时我们还搭建企业和政府的交流平台,政府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像第一届文博会、第二届文博会,包括每次的中关村做的电脑节,我们都会组织企业参加,当然了政府对于企业的参加是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很多方面都是免费的。我们在不断的利用自己的资源,搭建这么一个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和合作平台。
“钻石石计划”孕育“钻石企业”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现在我们全力在实施的,就是“钻石计划”。
主持人:什么叫做“钻石计划”?
黄一峰:是这样的,为了配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使清华大学始终处于国家科学技术开发的这么一个领头地位,保持清华科技园在鼓励自主创新、鼓励创业,加快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的这么一个带头作用,我们在清华科技园范围内优选了20家企业,这些企业的特征是具有高成长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家企业,对它进行资源的倾斜和重点扶持。这项活动2005年就酝酿了,2006年开始,我们计划2006年到2010年,就是清华科技园百年校庆的时候,用5年时间,在这20家企业里,孵化出3到5家有钻石品质的企业,他们的特点就是,有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在世界上是处于一流地位的,在推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作出清华科技园的贡献。
另外,清华科技园对于他的扶持,清华科技园自己在这五年当中会投资2个亿。
主持人:相当于用2个亿做天使投资基金。
黄一峰:2个亿是清华科技园自己投资的,同时联合社会其他的风险投资机构,总共在5年时间里累计投资20个亿,对这20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资源倾斜。我们除了资金上的投资外,另外比如说帮助企业大到宣传上市、品牌推广,小到我们对这些企业进行房租上的优惠,基础设施、商务配套设施的一些优惠和优先使用等方面对这些企业进行大力的扶持。基本上我们以这种方式来促进我们里面的科技企业、新媒体企业发展。
主持人:刚刚提到了很多企业之间的互助合作,相信也会对这些企业有重大的帮助。我想知道,除了对企业的这些方面的帮助来讲,整个科技园区,因为很多企业更关心,比如说像税收优惠、像房租优惠,诸如此类的,还有没有其他这方面的支持和优惠呢?
黄一峰:整个清华科技园是享受中关村对于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具体的要上升到政策方面,所有的大政策都脱离不开国家制定的这些政策,清华科技园给入住在园区里的企业除政策以外还提供增值服务,我们也叫做清华科技园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创新服务体系。它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写字楼,在这里面的企业我们在融资、投资方面,另外我刚刚所说的钻石计划,这个钻石计划的前提必须是清华科技园的入园企业,就是类似的投资活动是入园企业才可以享受的,其他企业在清华科技园以外是没有的。
主持人:清华科技园是一个支撑的平台,也是一个企业国际化的平台,很多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像某些企业可能会发展壮大到一个很大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园是否给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成长空间,就是说这个企业即使发展壮大到规模比较大的时候,也能满足他成长的需要?
黄一峰:在全国我们的辐射发展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也是充分考虑到企业有非常大的或者其他方面的需求,比如说他在中国其他的地方建立他的分园,我们的辐射发展战略刚刚已经说了,在第二阶段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8个搭建全国辐射体系,到现在为止有11个。这些公司在北京,在我们的总部有向外扩张的需求,因为是从科技园这样一个环境当中,这样一个氛围当中成长,在其他地方、地域扩张的时候,也会首先想到清华科技园的环境。我们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都建立了自己的分园,这些企业在其他的地方发展自己分部的时候或者建立自己分公司的时候,我们会提供这样一个空间。另外一个也是我们国际化战略,现在清华科技园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已经比较高了,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比如在2003年日本外相川口顺子来中国访问的时候,就特别提出参观访问清华科技园,我们跟其他国际上的科技园也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下一步的国际化战略,除了要和国际上一些大学或者科技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外,还要在世界范围内适合科技园发展的地方建立大学科技园,就是说不光要在中国适合建立科技园的地方发展,也要把硬环境、软环境辐射到其他国家去,以后在我们园区里面壮大的企业,无论是要在国内发展、还是要在国际上发展,清华科技园都会助他一臂之力。
主持人:之前您谈到给企业提供一种像产业研讨或者说CEO早餐会这样的沟通交流平台,我觉得这个形式很好,在玉泉慧谷国际新媒体基地这个园内企业是否也有这种定期的两年一次或者每年一次类似产业研讨会这样的活动呢?
黄一峰:像我所说的CEO早餐会,实际上就是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发起的,它吸引了总部的一些企业和外面的一些企业也来参加,这个CEO早餐会其实是不定时的,由于我们的园区比总园要少,总园现在是400多家企业,在我的园区里面91家企业,但是在这91家企业里面,新媒体企业或者创意类企业有50%,因为我们园区是以新媒体为主导产业,所以主要参加CEO早餐会的都是新媒体行业的企业。
与此同时,我刚才所说的钻石计划,在我们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有两家企业入选钻石资格,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准钻石,还没成为钻石,能不能成为钻石,要靠企业自身和我们园区运营和服务管理者共同的努力,当然我们很希望在我们自己的这个小园区,在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能有一颗钻石孵育出来。
实现园区社会职能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主持人:最后请展望一下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的发展前景、未来目标。
黄一峰: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会紧紧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机遇,不断的创新、完善园区的理念和运营模式,将园区的社会职能和经济效益有效的统一,使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成为著名的创意产业园区。我们对于这个园区的定位是,以专业的新媒体孵化器为核心,以相关企业和相关的研究机构组成的技术联盟为紧密的合作圈,以教育培训、产业发展、管理咨询、中介服务为支撑平台,以人文环境建设和商业地产建设,通过这样的建设吸引创意人才,最终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以新媒体产业为核心的,融合产业发展、创意、创业、培训、人才培养这样一个多功能的产业化基地。
海淀区目前正在向着科技之海、文化之淀的方向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的定位,非常符合海淀区的区情和区域特点。海淀区大家知道是科技产业大区、是文化产业大区,我们定位的这样一个新媒体的主导产业,我们认为这个新媒体是创意产业的高端形式,就是文化产业里的高端内容产业和科技产业里的高端信息产业结合,打造的是一种高端创意产业。我们相信在海淀区这样一个以科技产业、文化产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大区,在这样的沃土上,清华科技园玉泉慧谷的明天会更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黄总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清华科技园的情况,也希望相关的一些企业也能够积极的争取入住清华科技园国际新媒体基地,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持续的关注搜狐财经清华科技园系列访谈,还有第三场,我们下一期的访谈话题是清华科技园的“国际化”道路,感谢各位,再见!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