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如何打造茶业大省?
??访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
■本报记者 苏伟江
采访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是我们久已有之的愿望。作为贵州省委分管旅游、农业的副书记,他几乎跑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
中国经济时报:人们说,去年您卖气候推旅游,今年您卖茶叶调结构,请问贵州大力发展茶产业具备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王富玉:贵州是茶树的原生地和古老的茶区之一。1980年发现的晴隆茶籽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茶籽化石,标志着贵州的茶历史至少在100万年以上。全省现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资源600余种,是我国保存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1980年代,茶业成为贵州继烤烟和油菜之后的农村第三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欧洲、非洲和美洲等地。目前,全省有茶园面积130万亩,排在全国前10位以内。
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茶叶产区,所产茶叶具有内含物质丰富、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等品质。贵州土壤主要为酸性,质地疏松、排水性好。有20个产茶县的土壤富含硒、锌、锶等微量元素,是优质茶叶的重要产地。贵州生态环境良好,工业污染较小,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上具有明显优势。按照《无公害茶产地环境条件》(NY5090?2001)、《有机茶环境条件》(NY5199?2002)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的要求,贵州省绝大部分茶区适宜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在2007年10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贵州获得4个绿茶金奖,占12个绿茶金奖的1/3,还获得2个银奖和2个优质奖。这充分证明了外界对“黔茶”的认可。
绿茶生产是我国茶叶生产的主流,集中分布在浙、皖、鄂、川、黔等省区。随着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茶产业发展潜力和发展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承接“东茶西移”,是贵州加快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中国经济时报:听说贵州要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是这样吗?
王富玉:贵州适宜发展茶叶的土地面积有750万亩左右,而目前全省茶园面积才130万亩,丰富的资源禀赋与茶产业发展现状极不相称。因此,我们提出要抓住国际国内绿茶消费增长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内地转移的良好机遇,结合贵州实际,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来定位茶产业的发展,力争使茶园面积发展到500万亩,通过规模来抢占市场,把贵州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建成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把贵州打造成为在规模、品质和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产业大省。
中国经济时报:恕我直言,贵州茶好喝,品质不错,但种植分散,规模小,没有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低。听说浙江、福建等地的茶商在贵州大肆收购茶叶,加工包装后用上人家的品牌,价格要翻上好几番呢!
王富玉:英国本土并不产茶,但英国人却把红茶做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类茶叶,靠的就是品牌。贵州茶叶在品牌建设上确实走了弯路。历史上,贵州形成了务川都濡月兔、贵定云雾茶、湄潭眉尖茶等一批“贡茶”。1915年,都匀鱼钩茶(今毛尖茶)和贵州茅台酒、玉屏箫笛一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82年,都匀毛尖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如今贵州茅台在中国白酒行列中独占鳌头,而都匀毛尖仍在低水平上徘徊,在声誉、销量、规模等方面与碧螺春、龙井等相差甚远。
目前,贵州全省有100多个茶叶品牌,由于缺乏中心品牌的带动,使贵州的茶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大部分高品质绿茶都被省外品牌茶叶商低价收购去,包装成高档茶叶卖了,我们独特的资源优势未能转换为经济优势,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更谈不上品牌所能发挥的增值效应。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整合优势资源,培养和提升贵州茶叶的品牌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将从产品定位、品牌塑造、宣传推介和市场拓展上下功夫,认真研究贵州茶叶的发展历史、品质特征、文化内涵,精心策划、着力培育能充分体现贵州绿茶绿色生态核心品牌价值的母品牌。积极引导茶叶企业围绕母品牌组建茶叶产销联合体,统一包装,统一技术标准,共同开发统一品牌系列产品。开展贵州“十大名茶”,贵州茶叶“三甲”,贵州茶叶“皇后”或“王子”等评比活动,促进一般品牌向名优品牌集中,切实解决品牌多、品牌乱、品牌杂的问题。充分挖掘茶与历史、文化、名人、健康、饮食等诸多元素的相关性,以举办采茶节、茶文化节、旅游节、茶园观光节等各类茶事茶艺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围。建立完善茶叶市场体系,促进茶叶产品流通。着力培育一批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努力提高“黔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中国经济时报:请问王书记,贵州发展茶产业,对农民增收、建设生态文明有何意义?
王富玉:一般情况下,每亩茶园农民可收入3000元左右,相当于目前的3亩水稻、4亩玉米和2亩烤烟。高的可达5000、6000元甚至上万元,增值空间远远高于水稻、玉米和烤烟。“一年种二年管、三年产一半、四年大丰收”,“上午采摘、下午加工、晚上变钱”,很形象地说明了茶产业是一个一次投入、常年管理、多年受益的产业。大力发展茶产业,能够为广大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
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可加工性强、产业链长、关联度大,涉及到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以及茶医药、茶化工、茶旅游、茶饮食、茶文化等多个领域。大力发展茶产业,将极大地促进我省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宗源书记到贵州工作后,提出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茶树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四季常绿,如果能够普遍种植,对于保持水土、优化生态环境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发展茶产业既符合生态建设的需要,又符合农民增收的要求。实行退耕还茶、林下种茶、荒山造茶等,是保护生态环境与农民增收致富的最佳结合,可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我们相信,贵州茶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名扬海内外。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