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研究_证券频道 > 公司调研_证券研究_证券频道

停产拯救大兵飞亚股份


  

  □本报记者闫铮

  
  
  
  2月5日,飞亚股份(002042)发布公告:蚌埠市国资委与华孚控股有限公司就公司控股股东安徽飞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产权转让合同已于2008年1月22日正式签订,相关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目前公司仍处于停产状态。
这是公司在十天左右的时间内第三次发布此一内容的信息,而其股票则从2007年8月10日起即停牌,至今已持续了五个月。

  
  看来,等待拯救的飞亚股份已看到了曙光。只不过从上市到坐等拯救,这一沧桑巨变实在是来得太快了。

  
  记者仔细研读飞亚股份的公告,发现一切故事似应从一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起。

  
  肯定与否定哪一个更真实?

  
  2006年3月7日,飞亚股份发布了一个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的公告。公告称,飞亚股份将不再实施《剑杆织机技术改造项目》等三个募集资金项目,剩余的4683万元募集资金补充为流动资金,约占募集资金总额的35.68%。公告给出的变更理由是:这三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均是在2000年12月份之前形成,至现在,纺织行业市场变化较大。根据市场调查,以上三个项目如果继续实施,高投入将可能得不到高回报。

  
  而在同一天发布的2005年年度报告描述《剑杆织机技术改造项目》等三个募集资金项目情况的表格中,在“募集资金项目可行性是否改变”一栏里,赫然标示着“否”字。

  
  同一天出现的两份报告中,一个否定了《剑杆织机技术改造项目》等三个募集资金项目的可行性,另一个肯定了这三个募集资金项目的可行性。这是怎么回事?即使制作2005年年度报告和募集资金改变投向的报告存在时间差,那么市场在一二个月的时间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吗?中国第一纺织网行业分析师樊敏表示,早在飞亚股份于2005年上市之前,市场其实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对于飞亚股份在上市时沿用2000年的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做法,樊敏认为:“不可想象”。他表示,2000年以来,棉纺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原料价格波动很大,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给行业带来了诸多变数,行业竞争变得尤为激烈,棉纺行业几乎一年一个样。2005年时,若以2000年的项目可行性报告为蓝本,其结果自然令人担忧。在他看来,棉纺行业在二三年内的变化都是巨大的,而在长达近五年的时间里,棉纺行业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在分析飞亚股份变更资金投向的三个募集资金项目时,樊敏表示,《剑杆织机技术改造项目》、《高档提花面料技改项目》、《纱线烧毛丝光技改项目》是业内普遍的技术改造项目,以2005年的市场情况来看,这些三个项目可以维持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但很难依靠这样的技术改造项目,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于在上市时沿用2000年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缘由,飞亚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解释称,飞亚股份原本在2000年就开始筹备上市,当时聘请了一家研究机构制作项目可行性报告,但是由于“历经波折”,直到2005年才成功上市,所以,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实施就一直拖到2005年。

  
  为何没与时俱进

  
  2005年4月8日,飞亚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以“高档面料代替进口技改项目”等五个项目为标的募集资金,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描述,五个募集资金项目税后内部年收益率的预期均超过了15%,其中对“高档面料代替进口技改项目”的年收益率预期最高,达到了30.38%。华泰证券的行业分析师王佩艳表示,“一般情况下,棉纺行业的毛利润如果达到10%,已经算高了。”在当时看来,飞亚股份在招股说明书中对募集资金项目的收益预期,颇能让人动心。但事实并不如预计的那么顺利。

  
  2005年4月27日,飞亚股份正式上市,并募得资金13124万元,但直到目前为止,这笔资金的收益率并没有达到预期。2005年度报告显示,募集资金项目的年收益总额315万元,未能达到招股说明书中年收益率15%以上的预期;2006年度报告显示,募集资金项目年收益总额为-314万元;而2007年度年报的数据更耐人寻味,募集资金项目收益总额为-900万元。

  
  针对“高档面料代替进口技改项目”、“自动络筒机提高无结头纱比例技改项目”已经建成的两个募集资金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的原因,飞亚股份在相关年报中分别给出了解释,并且两种解释都不约而同地包含着同一个理由: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形成于2000年12月以前,由于现在市场变化大,因此达不到预期收益。

  
  那么,这两个项目在上市之初是什么情况?据樊敏分析,“高档面料代替进口技改项目”,这个项目的初衷符合棉纺行业发展高端精品的大趋势,依靠这样的技术改革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该项目对工艺和设备等因素要求较高,从当时的行业情况来看,发展空间有限;“自动络筒机提高无结头纱比例技改项目”在2000年以此为募集资金项目无可厚非,当时行业内的无结头纱尚未完全普及,但在2005年,行业内各企业的无结头纱已经普及,这时候“100%无结头纱”就没有优势可言。

  
  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可以归结为项目可行性报告“过时”。那么,飞亚股份在2005年上市之时,为什么不重新制作一个“与时俱进”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对此,飞亚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的解释是:“因为当时没有其他好项目,所以就沿用了2000年项目可行性报告。”

  
  国泰君安的行业分析师李质仙对这种判断并不赞成,他表示,“对棉纺行业来说,任何时候都有适合企业自身的‘好项目’。”

  
  在2005年上市时,飞亚股份是否已察觉,依据2000年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投资很难达到预期效益?针对上述问题,记者电话联系了飞亚股份的董秘董黎明,董黎明以“前一任董秘已经离职,自己还不熟悉情况”为由,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上市是怎样的契机?

  
  实际上,飞亚股份也曾辉煌过。

  
  据飞亚股份的招股说明书描述,飞亚股份的前身是安徽淮北纺织二厂,实际控制人是安徽淮北市国资委。在纺织行业出现多年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飞亚股份曾在1986年到2004年期间,创造了连续19年盈利的佳绩,并连续十年获“安徽省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上市前,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居于先进水平,为安徽省纺织业龙头企业,从1998年到2004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棉纺织行业前五十强“排头兵企业”,根据统计,公司2003年度实际纳税在棉、化纤纺织加工业中排名全国第六名。

  
  而上市后的飞亚股份却让人大跌眼镜。权威数据显示,2005年度飞亚股份净利润总额587.96万元,比2004年减少了66.06%;2006年,两个募集资金项目的建成没能阻止飞亚股份的业绩滑坡,净利润总额63.00万元,同比减少89.29%;2007年,4683万元的募集资金补充为流动资金也没能挽救飞亚股份。2007年度报告显示,当年亏损5811万元。上市短短两年多,企业的业绩与上市前形成了巨大反差。

  
  不过,如今飞亚股份内部却很乐观。飞亚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企业面临重组,重组之后,股票将会复牌,企业将得到资金支持,项目的收益也会好转。”

  
  
  
  
  
  编辑随笔

  
  募集资金项目变更是对上市公司发展影响重大的事件,也深为投资人关注。本报研究中心通过对2007年上市公司公告变更募资项目投资计划情况的跟踪,发现总体上看2007年改变募集资金项目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大减少,仅为上年的60%,显示出上市公司运用募集资金的有效性在提高。

  
  当然,如果市场环境确实发生了事先难以预料的变化,企业又掌握收益更高的项目,且充分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变更募集资金项目本身可能更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对于这样的变更,投资人会用行动来肯定。而那些原本带有随意性募集资金项目,其后的变更则带有某种必然性,值得市场认真总结,以利于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切实提高。

  
  
  
  
  
  
  (来源:证券日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樊敏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