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王诚诚
在充分竞争的日化市场上,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正日益丧失,但不断得势的外资巨头还嫌不够。
联合利华大中华区总裁薄睿凯18日晚在北京表示,为充分参与中国市场竞争,公司化妆品系产品正进行一轮革新,在兼顾大众化市场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中高端市场的投入力度。
分析人士昨日告诉记者,继大众化市场的长期角逐之后,日化领域的外资、合资公司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全方位竞争。这意味着,在丝宝、大宝等本土企业被外资企业收编之后,该领域由主要外资巨头参与、主导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外资火拼中国市场
“这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场渐变。”针对公司三大板块之一的日化系产品加大中高端投入的变化,薄睿凯表示,“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利华最重要的市场。”他称,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你去百货公司就能感受到,中国百货公司的化妆品品牌比美国还要多。”
为改造旗下旁氏产品的市场形象,将其打造为更具高端品质的产品品系,联合利华已斥资千万,在产品包装、广告代言等各方面大胆投入。日前,该公司历时3年研发的一款美白系列产品正式投放市场。据悉,一瓶500ml的旁氏新品市场标价超过100元,高于同类护肤产品的售价。
本土企业日渐失语
内地规模巨大、增速迅猛的日化市场,吸引并集聚着包括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众多国际巨头,它们凭借强大的资金、技术实力和市场运作经验,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而众多本土企业生存空间则不断遭到挤压,很多企业都只能在不到2%的利润空间内苦苦挣扎。
“日化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东方证券分析师施红梅表示,该行业整体容量很大,2006年市场的整体规模已经达到1373亿元,其中化妆品市场份额最大、发展最快。不过,“化妆品市场80%的利润被国际品牌赚走。”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日化本土生产厂家超过4000多家,但本土品牌很少,丝宝、大宝被收购之后,造成了日化行业外资品牌一边倒的局面,本土品牌就剩下
上海家化一家。
施红梅指出,目前占国内化妆品企业总数30%左右的外资和合资企业,其化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却分别占了国内化妆品销量和销售总额的60%和90%左右,“未来国际巨头仍将保持相对垄断的优势。”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