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铁矿石运输成本很难下降,此次成立合资公司,也使宝钢介入下游海运运输业,分享海运红火的利润
随着海运费用的不断攀升,国内最大的海运集团和最大的钢铁企业开始联手拓展海运市场。昨天,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旗下的干散货运输企业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发展“)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钢”)签署了《合资框架协议》,双方将合资组建铁矿石运输公司,为国内钢厂进行国际铁矿石进口的运输。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合资框架协议》,合资公司的注册资金为800万美元,中海发展和宝钢分别占股51%和49%。
中海发展董事长李绍德透露,双方经过半年多的交流,有关程序已基本完成,合资公司将在香港注册,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就可以挂牌,“这也是大型船运企业与大型钢厂首次形成这种合资模式,宝钢与中海的关系也从上下游拓展到资本合作。
昨天,双方还同时签署了进口铁矿石长期运输《包运合同》,新组建的合资公司将初步投入2艘30万吨级和4艘23万吨级大型矿砂船承运进口铁矿石,其中,有5艘船是专门为宝钢运输铁矿石,签订的是10~15年的长期合同,另外1艘则是计划运输其他钢厂进口的铁矿石,这些船将在2010年~2011年投运。而到2015年末,合资公司总运力预计将翻一番,达到300万载重吨左右。
中海发展介入铁矿石运输
此次成立合资公司,也是中海发展开始拓展铁矿石运输市场的表现。“成立合资铁矿石运输公司,中海发展也开始从以“煤、油”运输为主的能源运输公司向以“煤、油、矿”为主的能源及资源运输公司转变。”李绍德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此前,中海发展主要做煤炭和石油运输,去年上半年煤炭运输收入占总运输收入13.1%,石油运输占总收入42.5%。最近,中海发展还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等成立合资公司,同样经营进口铁矿石运输。
由此,中海发展占有了宝钢以及中小钢厂的矿砂市场,有了稳定的货源。李绍德透露,中海发展目前已经与国内钢厂签订了16艘大型铁矿石运输船协议,除了宝钢以外,还有要承运武钢的5艘和首钢的4艘,这些都是长期合同协议,锁定了运价,今后也将带来稳定的收入,同时也规避了力拓等矿山企业要求卖现货的风险。“目前公司营运收入中来自长期合同的比重已超过60%,随着新造船舶陆续交付投产,来自长单的比重还会继续上升到80%。”李绍德透露。
李绍德还透露,今后还将会在适当时候把集团的LNG运输业务注入中海发展,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寻找合适的汽源,一旦找到,与石油企业合资的LNG公司就会投入运营,同时也会将这一资产注入中海发展。
宝钢介入下游运输业
此次成立合资公司,也使宝钢介入下游海运运输业,分享海运红火的利润。
从去年开始,2007年国际散货运价就大幅飙升,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告诉记者,去年12月,巴西到中国的运费一度达到93美元每吨,相当于一吨铁矿石价格的两倍,在铁矿石进口成本中,海运费也是重要的运输成本,而签订长期合同,可以稳定价格,同时宝钢也可以分享合资公司收入。他表示,目前国内全行业一年进口铁矿石3.8亿吨,其中还有1.4亿吨是现货运输,运输成本很难下降。
据记者了解,宝钢集团2006年的产钢量达2300万吨,2007年进口铁矿石近3400万吨,几乎所需铁矿石都是依靠进口,但也都是签订的长期运输合同,因此在之前就相对其他中小钢厂有较好的成本控制,因为一般长期运输合同锁定的价格只有现货市场价格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资公司有一条船预留给了其他中小钢厂。就在去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就曾对国内钢厂划分区域,希望大钢厂能够协调各区域的中小钢厂,共同进行铁矿石运输,而不是分散在现货市场进行运输。因此,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合资公司预留的一条船舶,很可能就是宝钢要进行协调的华东地区的中小钢厂联合进口铁矿石运输所需要用的船只。这也有利于平抑不断上涨的现货铁矿石运输费用。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