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H股回归A股前,大投行持股异常波动摩根大通抢筹紫金矿业或有“猫腻”
证券时报记者郭蕾
是巧合还是内幕?摩根大通在前一个交易日大幅减持紫金矿业(02899,HK)之后,随即再次增持紫金矿业,而增持后的次一交易日,紫金矿业即正式披露其A股招股书。
靠这一招漂亮的“回马枪”,摩根大通就短线获利338.5万港元。
先知先觉纯属巧合?
联交所资料显示,摩根大通在4月3日以每股平均价7.08港元增持紫金矿业H股412.8万股,涉资2922.6万港元,令其H股持股量由19792.18万股(4.94%)增至20204.98万(5.04%)。
但就在前一个交易日(2日),摩根大通才刚以每股6.76港元的均价大手减持了1546.6万股紫金矿业H股,套现近1.05亿港元。
巧合的是,摩根大通增持紫金矿业后的下一个交易日,4月7日,紫金矿业即正式披露了其A股招股说明书。自去年12月26日紫金矿业A股发行获批后,其回归A股事宜迟迟没有下文。
“自传出紫金回归A股后,其股价较最低(2007年8月17日)上涨了165.76%,紫金的风险已经很高了。”一位香港证券界专业人士分析。不过,摩根大通摩根在紫金公布招股书前一交易日买进,这其中显然并非巧合。
摩根大通发言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该公司已经按照香港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及时和充足的披露,对市场传言不予评论。
“(海外)投行的水很深,看不透啊。”香港人都这么说。
获利有技巧
在去年
建设银行、
中国神华、
中国石油3只H股回归A股消息公布之后,相关公司的H股股价均暴涨逾50%。
此前,某知名国际投行,作为相关公司A股上市的主承销商,也曾事先买入大量相关公司H股;在相关A股发行上市之后,旋即沽空抛售,造成A、H股股价大幅下挫,而自身却从正股和相关权证中牟取暴利。该国际投行因而被业内认为,有利用内幕信息牟利的嫌疑。
在摩根大通提前一个交易日增持紫金矿业412.8万股H股后,紫金矿业H股股价最高涨至8.97港元,昨日收盘7.9港元。此轮“偷步”操作,摩根大通获利超过338.5万港元。
据熟悉投行业务的人士透露,类似摩根大通这样的综合性大型投资银行,旗下有很多买方业务,包括基金管理业务、证券借贷业务和自营业务。“此次事先购入紫金矿业,或并非摩根大通自身的自营行为,而是摩根大通的相关客户通过摩根大通买入。”该人士分析。
查证困难
目前,越来越多的H股公司回归A股,大型投行名下H股持股,在相关股票回归A股前异常波动的“巧合”时有发生。
事实上,去年某知名国际投行利用内幕便利在香港市场上牟利,此事曾一度引起广泛讨论,但最后并无下文。有分析人士认为,跨国投行业务很多,也不排除上市公司人员及其关联人士利用提前知晓相关信息,通过跨国投行认购相关H股股份,而投行有权不对外披露客户资料,因此很难追查。同时,跨国投行拥有强大的金融、财务及法律方面的专业队伍,行事会非常谨慎,不会做涉嫌违法违规的事情,至少很难被抓住明显的把柄。
对于摩根大通之前是否与紫金矿业有业务往来,摩根大通发言人表示,据她所知没有。港交所发言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港交所的政策是一向不评论个别个案。”
有分析人士认为,当跨国金融机构利用信息优势在不同的市场之间进行套利时,并无可厚非,但若利用内幕信息在内地、香港之间套利,则是明显的跨境违法行为。
“2007年5月,一对香港夫妇涉内幕交易买道琼斯股票,被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控告。而目前的内地香港跨境监管政策几乎是一项空白,一旦出现外资投行利用关联交易获利,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很难找到完全适用的法律规范进行约束。”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感叹。
(来源:证券时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