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调控和产业升级是预防“滞胀”的利器
证券时报记者刘云
早在四年前,时任瑞信亚洲首席经济学家的陶冬就抛出疑问:中国经济是硬着陆、软着陆、还是无须着陆?四年之后,中国经济又一次在硬着陆和软着陆的关口徘徊,软着陆固然是皆大欢喜,硬着陆则意味着之前学者们最担心的“滞胀”问题的诞生。
通胀持续高企、出口不断萎缩、技术进步急需改善等因素使得“滞胀”成为部分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最大的担忧。
信心派
硬着陆风险很小
如何定义“滞胀”或者“硬着陆”是经济学家们讨论的前提。在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看来,“滞胀”是指经济基本上不增长,同时通胀水平超过预期和既定目标。
根据花旗集团对中国的研究和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将在9%至10%之间。黄益平认为,尽管目前通胀水平为8.6%,且高通胀风险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但基于现在各项指标基本上还没超过预期来看,宏观经济大致还是一个“软着陆”的态势。
黄益平指出,首先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总体趋势较好,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也就几个百分点,中国经济不可能因此出现大幅度滑坡;第二,即使出现比较严重的疲软,政府依然可以运用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各种手段来制止经济的这种转向。政府目前采取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就是为应对经济疲软。由此看来,中国既没有“滞胀”的风险,“硬着陆”的风险也很低。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兼主席李晶也认为,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出现“硬着陆”。“现在的GDP增长率仍在10%以上,即便GDP增长率回落到8-9%,也不能算是"硬着陆"。”
美国经济是关键
出于对通胀调控的担忧,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硬着陆”心存忧虑。在其看来,美国采取的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减息、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致使美元大幅贬值,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至少在客观上向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输出通货膨胀,特别是新兴市场近期通胀不断高涨。
而这种输入型的通胀具备周期性,周期如果结束,乐观来说是美国经济的逐步好转,但悲观的一面则可能是以某些新兴市场经济通胀失控和经济出现硬着陆为终结,最糟糕的可能是爆发金融危机。
国信证券副总裁钱海章也表示,对于中国经济是否可能出现“滞胀”,需要衡量次贷危机的延续时间。
钱海章认为,现在经济全球化,任何国家不可能孤立地看。美国市场现在之所以低迷是次贷危机导致的市场信心严重缺乏,虽然美联储不断降息,但降息无法传导到最终贷款人。
此次次贷危机中美联储对贝尔斯登施救的事件,被钱海章认定为美国经济的一个转折点。“目前来看,市场信心已有小幅回升,其他企业的融资已经有响应???在存在融资需求的时候能够实现。从这一点来说,问题正在慢慢解决,慢慢修复。“
美国经济的相关数据同时也说明,目前美国的非金融企业比上次经济危机要好:库存低,没有过度投资,有相当的现金。由此,“美国经济也许并未向大家想象那样悲观。”
隐忧派
“滞胀”可能明年出现
对于当前高通胀中的中国经济,哈继铭指出,如果政府宏观调控不当,经济今年“胀”,明年“滞”。2008年经济增长9.5%,通胀6.5-7%;2009年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GDP仅增长7.5%,通胀下降至3%。
支持这一观点的因素包括:出口放缓的影响将主要在2009年体现,以及2008年支撑经济的一些一次性因素(奥运效应、政府换届和雪灾后重建)也将在2009年消失。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失业率和银行坏账将显著上升,企业利润大幅萎缩。
对政府调控措施充满担忧的不止是哈继铭一人。在经济界,很多业内人士对目前政府的价格管制表示出质疑。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说,价格管制在市场经济中可能造成制度退化到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食品水电价格的管制本意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尽量少受冲击,但有一天政府如无法控制,结果可能造成价格失控,经济应声下落,价格回归真实,老百姓更无力承受。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则明确表示,从经济实际增长率来观察,2002年本轮经济周期启动以来,经济的实际增速一直在不断攀升;然而,目前比较确定的是这一过程已经结束。
在未来几年里,经济增速的基本趋势应该是波动探底。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证据显示,2007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已经超过了潜在增长能力的极限。汇率升值、信贷控制、企业利润受到挤压等因素将促成经济增长率的转折。
高善文认为,事实上,形成经济软着陆的客观条件比较好。但未来比较大的风险可能来自三个方面:即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向国内的传导、住房和土地市场形成明显泡沫、政策决策明显失误。
高善文着重强调,如果技术进步的速度在未来出现很明显的减速和下降,那么未来经济下降的底部可能会比较深,通货膨胀压力也更加难以控制,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将明显上升。如何管理这一过程形成的问题,将是宏观调控和资本市场未来最大的挑战。
加大财政政策补贴
虽然担忧居多,但经济学家们都给出了建议。哈继铭提出,如2008年国内货币政策适度从紧,加大财政政策抗通胀,补贴弱势群体;2009年财政刺激内需,货币政策适度放松甚至减息,中国经济有望在美国衰退中实现“软着陆”。
钱海章也表示,中国2007年税收增长较多,政府有能力通过财政政策补贴低收入家庭,同时出台系列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政策,引导企业到内地投资和发展。
李晶则认为,政府使用上调利率的手段调控经济不是一个可行的策略,这将进一步加大已经扩大的中美之间利差,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应对海外经济的放缓,最好的方式是增加财政支出,以防止经济增长的的显著放缓。
黄益平明确指出,如果经济滑坡的风险加大的话,不排除提供更多的直接投资或者鼓励企业投资,通过刺激投资来增加国内需求。如果这个问题还是很严重,也不排除从货币政策入手。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