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金桥产业园内,4月23日格外热闹。这里正在举办“2008服务与发展――上海(浦东)服务外包国际论坛”。在进行高端论坛讨论的同时,来自欧、美、印等国的服务外包商与投资机构,不失时机地对浦东进行商务考察,希望与浦东在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各个外包领域进行商务对接。
而就在几天前,浦东开发开放18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还有记者针对“浦东商务成本上升导致部分企业外迁”进行发问。有统计显示,去年有303家企业迁出浦东,但同时有262家企业迁入。
土地资源约束、商务成本高企,经历了18年开发开放之后,浦东面临着新的挑战。
占据产业“制高点”
和所有开发区一样,浦东最初也经历了以土地、优惠政策换取资金和项目的阶段。但是,随着浦东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显著减少。同时,电力和水资源的“瓶颈”也开始显现。而近几年不仅土地成本飞速上升,人力成本也“水涨船高”。
“当前浦东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发展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循环经济,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结构,是我们目前的重要任务。”尽管到任时间不长,但新区区长李逸平心中十分明白。
浦东要从“低投入―低产出”向“高投入―更高的产出”方向发展,只有走高端路线。就是发展服务外包,也要坚持“重点发展商业流程和知识流程外包,努力占据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国际论坛上,上海市政府领导明确指出。
“只有这样,浦东才能不仅自身得以更好发展,还能对周边地区示范、带动、辐射,服务于长三角,服务全国。”有关人士如此评说。
利用产业集聚吸引龙头企业
其实,浦东早就尝到了发展高端产业的甜头。黄浦江一个转弯而形成的小陆家嘴地区,仅1.7平方公里,却是中外资金融机构、要素市场等的聚集地。2003年,这里的18幢楼宇营业收入近千亿元,与一个金桥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相当。
虽然成本投入较高,但是回报更高。在浦东的不少企业都看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或战略转移,逐渐将订单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功能放在了浦东,形成头脑机构和利润中心在浦东、制造加工外移的产业链。
更多的企业则对进驻浦东跃跃欲试。“这里的基础建设已很完善,产业已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规划布局和推进体系进一步成熟。”企业对浦东还是十分认同。张江有家生物医药企业,曾在外地受到热情接待,当地政府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其落户,甚至许诺“免费给你们一幢楼”,但是,这家企业环顾四周,发现只有自己一个“孤家寡人”,便谢绝了对方的好意,宁可拿出租金,也要到张江落户。因为在张江,不仅有大量生物医药企业,企业之间还组成了大小联盟,攥成拳头参与国际合作。
在浦东,服务领域已初步形成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主导,以金融后台服务为亮点,以研发设计服务为特色,以咨询、物流、人力资源、财务、会展等其他专业商务服务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政府当好“助推器”
博思资讯公司总裁曾松与许多地方政府打过交道,“他们大部分的关注点还停留在如何以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上。”他告诉记者,浦东不同,他与浦东政府官员交流时,最大的感受是浦东的“务实”和“远见”。
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干涉市场规律的同时,浦东政府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有为之处”,并努力予以实践。新区副区长刘正义介绍道,至今浦东已构筑起软件技术增值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生物医药设备共享网络平台等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有了这些平台,企业的运营成本大为下降,一些买不起大型专业设备的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也更大。”
自3年前被国务院定为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以来,浦东在政府职能转变上不断探索。其中,行政审批经过四轮改革,使浦东审批事项由原来的724项降至220项。
商务成本上升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是,浦东的探索为自己的新一轮跨越发展打开了一条新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