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一边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房地产信贷绝对要从紧,一边是市场对房价走势的观望和加息效果的累积,个人贷款需求明显放缓。以赢利为最终目标的商业银行在困境中如何找到生财之道?日前,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深发展银行争相创新,以房贷新品吸引更多个人客户。
招行副行长唐志宏对媒体透露,受提前还贷、楼市成交萎缩等影响,招行一季度的个人房贷增速减缓。房贷市场在从紧政策的压力下表现不振,已具有普遍性。实际上,多数银行都与招行一样遭遇个人房贷增长放缓的考验。根据央行上海总部披露的一季度数据,由于楼市成交量萎缩,今年一季度,个人房贷明显减少。3月份,沪上中资银行房贷净减9.7亿元,同比多减12.1亿元。而在全国范围内,一季度人民币居民户贷款也同比少增928亿元。为了保持未来利润的增长,银行不得不在房贷设计上动脑筋,留住老客户,引来新客源。招商银行前天宣布推出房贷“消费易”产品。随着房贷的逐月归还,客户实际使用的银行房贷额度越来越少,新释放的额度越来越多。“消费易”可以使房贷客户可以把这部分空余的额度,直接通过一卡通新派生的免息透支功能,进行刷卡消费和网上支付。目前免息额度最高5万元,免息期最长50天。免息期过后,客户如果不还款,透支额度自动全部转为消费贷款,不设最低还款额,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消费易”的推出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个人贷款盈利模式,既满足了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又盘活了存量房贷为银行创利,同时为银行带来可观的POS机交易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
还有不少银行则紧紧抓住了贷款客户想省利息的心理。比如光大银行推出的“天天省”房贷新品;深发展推出“双周供”、“存抵贷”、“气球贷”等。不过这些产品基本来自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之下大型国有银行的创新动力要小得多。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高,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关系密切,更容易取得一手房贷款的“垄断”地位。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