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一系列相关金融数据的公布,市场关于境外热钱进入中国的种种猜测进一步加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对于热钱涌入中国的规模和途径仍存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快速进出的热钱正成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它们是如何进入中国的,中国又该怎样加以监管?这已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关注的重点。
规模 热钱到底有多少
根据最新统计,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额为1539亿美元,同期贸易顺差与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之和达到近700亿美元。
一些人以其间差额来计算,由此认为一季度进入中国的游资超过数百亿美元。
不过,中国
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认为,并不能简单地以外汇储备减去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的差额来计算热钱的规模。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多与外汇储备盈余收益、储备中非美元货币的大幅升值等因素有关。
“热钱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多。”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美元汇率疲软,我国非美元外汇资产增多,因此一季度外汇储备剧增离不开我国前期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增加因素。此外,企业外汇掉期交易到期也导致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较多。”
原因 热钱缘何热衷中国
尽管如何甄别热钱数目绝非易事,但当前快速进出中国市场的游资数额的确有增加之势,热钱为什么“相中”中国?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分析认为,中美“利差倒挂”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套利和套汇加剧了海外短期资金入境规模。“仅套利和套汇,就可让热钱收益超过至少10%。”李扬说。
随着去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美联储为拯救市场,从去年9月起,连续7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由5.25%降至目前的2%,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去年起连续六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当时的2.52%提高到目前的4.14%。一年之间,中美利差反转并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加剧了海外套利资金的进入。
美元持续贬值背景下,全球热钱正急于寻找出口,新兴市场成为热钱流入目的地。人民币升值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游资套汇冲动,加快了热钱的进入速度。仅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4%,成为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最大单季。
中国社科院金融学者张明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是海外热钱快速进入的又一重要原因。
渠道热钱是怎么进来的
“总结热钱进入中国的渠道,可以概括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地下钱庄三大类。”张明分析认为。
张明指出,境内外贸企业既可以通过低报进口、高报出口的方式引入热钱,又可以通过预收货款或延迟付款等方式将资金截流到国内,还可以通过编制假合同来虚报贸易出口。
“因为我国当前资本项目管制较严,热钱的进出成本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要高。利用虚假贸易就成为目前热钱进入中国的最主要渠道。”赵庆明说。
张明认为,资本项目下的FDI(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贸易信贷和贷款也有可能成为热钱流入的渠道。热钱以FDI名义流入,通过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再借助某些方式投资于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赵庆明也持相同观点:“据估测,外商直接投资中有很多流到房地产市场。这些资金看中中国经济的前景和人民币升值潜力,也带有投机性质。”
“热钱还可以通过地下钱庄进入中国。”张明指出,一般情况,机构先将美元打入地下钱庄的境外账户,地下钱庄再将等值人民币扣除费用后,打入境外投资者的中国境内账户。
应对如何抑制热钱
当过多热钱频繁进出一国市场时,无疑会对该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带来风险。
“过多热钱进入中国会放大市场的流动性,造成流动性过剩,而货币供给越多,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就越大。此外,热钱还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而投机资金进入股市、楼市后,容易制造泡沫。”赵庆明说。
“大量热钱进入在助推资产价格非理性上涨的同时,还会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正常操作。此外,如果热钱大规模回流,将扰乱我国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梅新育说。
“这就需要合理控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贸易检查和制裁的力度,并努力保持资产价格的合理估值水平,限制资产市场价格过快上涨。”赵庆明说。
张明认为,为防止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外汇局与海关应加强合作,准确识别虚假贸易。此外还应将中美利差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以抑制海外资金的套利冲动。
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也表示,今年将严格外汇资金收结汇管理,加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的动态监管和事后核查。继续加强银行短期外债指标管理,研究改进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方式。同时将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外汇检查力度。以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后人民币资金流向为重点组织一系列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等违法犯罪行为。
案例
热钱借道虚假贸易进入中国
下面这个发生在广东的真实案例,将虚假贸易运用到了极致。一家境外公司与境内关联外贸公司签订一项外贸合同,约定外方提前三个月付款。三个月之后,中方以货物生产出现某些特殊原因为由,要求外方谅解并同意延迟三个月交货。再过三个月之后,中方又以原材料上涨为由,要求外方提高购买价格。在中外双方协商两个月后,双方同意以中方支付外方预付款10%为代价中止贸易合同。
在这一纠纷中,两家公司利用国际贸易惯例,合伙将境外资金引入境内并成功滞留8个月,最终还将10%的投资收益免税汇出境外。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贾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