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袁志伟
5月18日或许只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晋城煤业集团来说是一个敏感的日子。
事情源于去年8月,晋煤集团专门召开股改上市工作会议时,晋煤集团董事长朱晓明确表示,“晋煤要确保在5月18日前上市。
”
因而,当时不少分析员认为晋煤集团将采取将资产注入东方热电的模式,达到借壳A股上市的目的,晋煤集团也没加以否认。
如今,晋煤集团许诺的时间大限已到,但上市一事到目前仍没明确消息。因而有投资者发邮件给《证券日报》投资者维权邮箱bjnewsreporter@yahoo.com.cn,询问缘由。
债务过高导致重组
业界对将结论锁定晋城煤业集团将借壳东方热电的说法,缘于一桩托管协议。
去年11月,石家庄市国资委与晋煤集团的控股子公司金石化肥签订的《托管协议》。按照托管协议,金石化肥受石家庄国资委委托对东方热电控股股东石家庄东方热电集团实施管理。
据了解,东方热电被托管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生产经营不利,银行债务过重,大股东不得不将其托付给晋煤集团控股子公司代为管理。
在刚刚公布2008年一季度中,东方热电净利润大幅亏损六千余万、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2元的业绩之后,5月5日东方热电又公告称,“公司部分到期贷款总计1.22亿元已经逾期”。
为进一步了解银行贷款逾期的处置进展。5月15日,《证券日报》记者连线东方热电董秘办公室。东方热电新任董秘王志洁回复记者表示,“银行贷款逾期的事情,公司财务部门还在积极地协调,目前还没有结果。至于何时会彻底解决,还无法判断。如果有最新进展的话,公司会立即公告。”
按照一季度报告显示,东方热电一季度亏损6053.0791万元,亏损额度较上年同期增加1284.01%,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00%。而净资产收益率由上年同期的0.72%,下降为今年一季度的-5.6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39%。
同时,东方热电还表示,由于公司热力、电力价格受政府调控,不能及时按照市场变动情况进行调整,导致无法弥补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增加的成本,经初步测算,预计2008年中期公司将继续亏损。
对此,一位电力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东方热电2005年每股收益为0.0279元,2006年为0.0265元,2007年为0.0336元,净资产收益率一直都低于1%。从公司的主营业务来看,供热、供电两方面的利润率也在逐年下降。2006年供热方面的毛利率为20.25%,供电为7.71%;而2007年供热的毛利率为6.59%,而供电方面更是下降到-4.3%,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
而记者也注意到,按照东方热电2007年报显示,其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61.81%,流动比率为0.55,速动比率0.51,存在着相当高的债务压力。按照业绩进行对比,在电力行业板块中东方热电已经排名垫底。
重组前景尚不明朗
然而,基本面虽然见利空,但在重组消息剌激下,东方热电的股价并未一路下行,反而缓慢上扬。甚至在贷款逾期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在大盘震荡下跌的情况下直冲涨停板。自4月22日最低点5.56元/股涨至昨日收盘价8.88元/股,涨幅已达到59.7%。
按道理说,晋煤集团重组东方热电借壳上市并非没有可能。照以往案例,企业寻求A股上市无非两条路,一是运作核心控股子公司IPO,二是通过重组其他已上市公司“借壳”。
其实,作为与焦煤集团、阳煤集团、同煤集团和潞安集团并称为“山西五大煤炭集团”的晋城煤业一直都在努力推进上市。在眼睁睁看着其他四家集团分别借用西山煤电、国阳新能、大同煤业和潞安环能为融资平台在A股市场策马扬鞭时,唯有晋煤集团因没有融资平台,缺乏进一步扩大发展的资金来源而暗自苦恼。
据此前媒体报道称,早在2003年晋煤集团就曾运作子公司蓝焰煤业IPO上市,但是未能如愿以偿。IPO失败后,市场传闻晋煤集团又曾两次试图借壳上市,对象分别是抚顺特钢(600399)和锦州石化(已退市),但最终也没有结果。
今年,晋煤集团再次试图运作以子公司蓝焰煤业IPO上市。但4月14日,中国证监会再次宣布称,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未获通过。
也正因如此,市场广泛认为晋煤子公司IPO这条路被堵死,很有希望选择“借壳”上市。但截至目前,记者先后在东方热电、晋煤集团、金石化肥等相关部门所获的答复却远非传言那般绚烂。
东方热电董秘王志洁告诉记者,公司控股股东东方热电集团的重组事宜一直是由石家庄市国资委作为主导,公司并没有决策权,也并没有直接参与运作。一旦国资委与相关的战略合作方达成协议,公司只需按要求执行即可。目前,公司还没有接到任何相关通知,进展如何也并不知情。
委托方金石化肥董事会秘书庞世栋则表示,东方热电与金石化肥目前还仅仅是托管关系,金石化肥负责在其生产经营方面给予管理和指导。至于晋煤集团是否会对其进行资产重组甚至借壳上市,还没有得到最新指示,因此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而截至目前,事关重组最重要的两方——晋煤集团和石家庄市国资委,在记者多次致电其相关部门询问时,负责人均表示对最新进展不知情,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回答。
对此,某电力行业研究员表示,按照以往经验,重组事宜可能仅仅是市场的炒作。与其靠消息炒作重组题材,不如关注绩优股。在有良好业绩作保证的前提下,投资风险较小。
(来源:证券日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