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方俊 发自成都
在刚公布的一季报中, 中核钛白披露了一份巨亏的财务报表,今年前三月亏损2146万元,而其去年全年的盈利仅1745万元,对一只上市不满一年的股票,业绩变脸的速度令人惊讶,其股价也从上市时的35元暴跌到5月23日的9.74元,跌幅超过70%。
这并非一个偶然的现象。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2007年3月~2007年12月深市中小板ETF共首发80家公司,今年一季报就有7家公司出现亏损,2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合计占比为33.75%。
这意味着高达三分之一的中小板新股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业绩快速变脸。
市场环境狂热人气新股跳空数倍高开
2007年的超级牛市,富了一大批投资者,在巨大的财富效应激励下,更多的人加入到股民队伍中来。与此同时,很多公司看到了股改之后的大好机会,要利用牛市的好时机,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削尖了脑袋也要上市。
从2007年3月到2007年12月,两市大盘疯狂上涨,市场投资气氛也达到狂热状态。上证指数从2800点大幅飙升至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涨幅达118.71%;深成指从7800点跃至2007年10月10日的19600点,涨幅高达151.28%。直到2007年年底,上证指数都处于5000点之上的高位,而深成指也位于18000点附近的高位。
随着指数的飙升,两市的新股发行速度也在加快,特别是深市中小板,出现了数次新股发行上市的高峰。
在狂热的市场下,这些新股都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开盘涨幅基本都在15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400%。例如中核钛白开盘涨幅为479%,三特索道开盘涨幅为472%。
让人遗憾的是,这些大幅高开的股票,之后多数都出现高开低走,开盘买入的投资者惨遭套牢,以中核钛白为例,截至5月23日收盘,累计跌幅达70%。
股价大幅下跌的原因,部分是市场整体下跌带来的,新发行公司业绩的迅速变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业绩变化三成新股上市1年就变脸
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期间,A股市场共有98只新股发行,其中沪市18只,深市80只。这98只新股发行时,业绩都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承销商,都对公司基本面一致看好。
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了这些新股的业绩变化,惊奇地发现其中3成公司2008年一季报业绩出现变脸,而且部分公司业绩下滑非常明显。
在98只新股中,2008年一季度业绩出现亏损或同比业绩出现下滑的公司竟然高达30家,业绩出现变脸的比率高达30.61%,其中深市中小板新股业绩变脸的比率更高,达到33.75%。
在深市80家新发行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2008年一季报出现亏损,其出现亏损最多的中核钛白,亏损2146.56万元;湘潭电化紧随其后,亏损1769.84万;此外亏损的公司还包括安纳达、粤传媒、天邦股份、三特索道、路翔股份。
同时还有20家公司一季报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下滑最严重的是莱茵生物和 澳洋科技,分别下滑了77.49%和71.9%;此外还包括高金食品、全聚德、广路数测等公司。
公司表态成本上升是主要原因
部分上市公司在一季报中披露了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分别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其中湘潭电化、安纳达、澳洋科技、中核钛白、新嘉联、 东南网架等公司均表示原材料涨价对业绩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莱茵生物、梅花伞、九鼎新材、 江苏通润等公司则表示人民币升值吞噬了大量利润。
此外,高金食品披露的原因是生猪资源严重短缺,导致收购成本高;粤传媒披露的原因是证券投资收益减少;三特索道披露的原因是国家取消“五一”黄金周;路翔股份披露的是季节性原因和供货量减少导致业绩下滑。
沪深比较沪市新股质地明显优于深市
对比沪深两市同期发行的新股,业绩变化明显不同,沪市的新股质地大大优于深市。
在沪市18家新发行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公司出现2008年一季报亏损,但有3家公司一季报业绩出现下滑,其中,西部矿业下降最多,同比减少39.35%,中国石油同比下降28.59%,连云港同比下降25.81%;业绩变脸的比率仅为16.67%,仅相当于深市新股变脸率的一半,沪市新股的质地明显优于深市中小板。
从业绩下滑原因分析,中国石油是因为政策性原因造成的,而西部矿业的业绩下滑是因为矿山核冶炼业务下降所致,连云港没有披露业绩下滑的原因。
很明显,沪市的新上市公司质地明显优于深市。
历史比较新股质地比2006年显著下滑
将中小板2006年上市的新股业绩情况作统计,记者发现,在市场狂热期上市的新股质量有明显下降。
2006年初至2007年3月这15个月中,深市共发行上市71家公司,沪市发行19家。不过记者发现,深市发行上市的71家公司出现业绩变脸的只有17家,比率为23.94%,也远低于2007年3月至2007年年底的33.75%。
其中,2007年一季报亏损的公司只有两家,分别是世博股份和众和股份;2007年一季报同比下滑的有15家公司,下滑超过40%的有信隆实业、中钢天源、云南盐化和苏州固锝4家公司。
深刻反思大比例变脸非偶然现象
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变脸,公司可能会有很多的理由,也的确有不少客观原因,如宏观经济变化、意外事件等,公司要预测未来几年的业绩可能有一定困难,但是恰好在上市之后业绩就迅速变脸,而且数量如此众多,这样的现象很难归结为是偶然因素造成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很多中小板公司在上市之前的招股说明书中,都作了盈利能力未来趋势分析:“在行业持续向好的情况下,公司作为行业细分龙头,未来盈利水平将会保持增长。”
前几年,大量公司上市以后也曾经出现业绩变脸,被投资者认为是恶意圈钱。而在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中,相关公司会不会也在利用在证券市场快速扩张的机会,采用包装的方法,达到上市的目的?在发行上市的这个过程当中,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是否尽职审查?
专家观点过度包装危害巨大
对于大量新股业绩集中变脸的现象,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的专家。
上海一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高管表示,很多公司在上市之前都会进行报表修饰,目的就是为了上市融资。当然,公司上市融资以后一方面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公司的发展,对公司有利;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已经完成股改,持有大量原始股的股东在过了禁售期以后就可以进行套现,近期出现的上市公司大股东纷纷减持现象就说明了这点,上市之后,股价可以翻数倍,这是上市公司包装上市的原动力。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夏草表示,实际上很多公司上市之前都对报表进行了包装修饰,这些业绩出现明显下滑的公司可能是由于包装过度导致,至于是否也有财务造假事项须进行进一步研究,但这种行为本身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特别是广大不明真相的中小散户的权益。
著名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评论员侯宁表示,中国企业经过包装上市有史可查,前几年,就出现很多公司在上市的前几年财务报表表现都是良好的,但上市以后业绩也纷纷出现变脸现象,被投资者称为恶意圈钱。一旦包装过度,就成了财务造假,则比包装修饰财务报表的性质更为恶劣,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针对去年深市出现的新股发行速度明显加快现象,他认为这可能跟管理层发行审核的过程有关,在市场狂热的时候,管理层的审核标准、尺度可能都有所变化,而且在此期间加快发行速度似乎也满足了市场需求,不过他强调,这些在牛市中被忽略了的问题在熊市当中肯定会表现出来,甚至会被放大。另外,他认为2007年管理层也刻意加快了中小板的发行节奏,目的为2008年创业板的推出做准备。
经济学家、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表示,沪市发行的大部分是优质的大盘股,业绩表现比较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而深市中小板基本上都是创业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业绩稳定性不如大盘股,这可能是沪强深弱的客观原因。
典型案例:中核钛白严重违背招股说明书
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已经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未来业绩将保持增长”的中核钛白,在上市后恰恰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出现巨额亏损
中核钛白是一家位于甘肃的上市公司,于2007年8月3日登陆中小板,2007年年报盈利1744.85万元,但2008年一季报亏损2146.56万元,变脸速度惊人。同时,公司预计2008年1~6月份亏损3000万元~3500万元。公司的解释是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通过招股说明书和年报可以看到,公司的业绩变脸并非今年才出现,2004年、2005年、200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098.78万元、3348.22万元和4199.03万元,而2007年净利润突然下滑至1744.85万元,2008年业绩继续下滑;另外,记者发现,2005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17.96万元,2006年却暴增至10646.49万元,但在2007年成功上市后又大幅回落至3787.96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在上市后迅速萎缩。
难道这样蹊跷的变化都是因为原材料上涨引起的吗?如果没有刻意去包装业绩,公司的经营状况会在短时间内从快速增长变为巨额亏损吗?如果原材料上涨对公司有如此大的打击,那么上市前上市公司和承销商都没有发现吗?
中核钛白在招股说明书上这样表述:“公司目前处在一个较好的行业市场环境当中,并且产能已经有效扩大了两倍,目前只要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发挥产能优势,则未来盈利空间还是较大的。当然,目前还面临主要原材料、能源、动力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的压力,财务费用也侵蚀了较多的利润,但这些影响因素在近几年当中已经发生,并且本公司在近几年的经营当中,通过不懈努力,已经大幅度消化了这些不利因素,基本保持业绩平稳增长。因此,在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在钛白粉行业持续向好的情况下,本公司面临的有利因素要强于不利因素,未来盈利水平将会保持增长。”
从实际情况看,中核钛白的业绩变化与招股说明书内容相违背。
同时,记者发现,如果没有受益于新会计准则下的债务重组收益,公司2007年就出现亏损。2008年1月3日,公司与第一大股东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签订的《债务重组合同》。信达豁免了公司的4000万元债务。正是有了这4000万元的债务重组利得,才使得营业利润为-3463.02万元的中核钛白扭亏为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中核钛白的董秘付玉琴,对于2007年、2008年一季度业绩下滑,她认为主要是由于主要原材料钛精矿和硫酸价格大幅上涨,另外一个原因是产量也没有达到预期,因而业绩出现下滑。而对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何大幅波动,她先表示是由于公司大量偿还债务所至,当记者质疑公司还债不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她改口称由于原材料等上涨,一些指标异常是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她强调,公司已经按规定披露了所有应当披露的情况。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