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5月25日电(记者 黄豁)巴山蜀水,川渝一家。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与四川山水相连的重庆就成为医疗救援“大后方”,大批伤员被运到重庆各大医院救治。日前,记者来到收治地震伤员较多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采访。
走进医院的住院大楼,立即感到了一种紧张、忙碌的气氛。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就设在一楼大厅中央,一幅巨大的四川地震灾区地图上,标注着大坪医院在灾区一线的医疗队位置和人员数量;几名工作人员忙着接听电话,传递信息;闪烁的电脑屏幕前,工作人员在录入地震伤员的个人资料……
医院政委孙卫忠告诉记者,医院目前已陆续收治了来自四川绵阳、北川、平武等地的伤员近200人,预计最终将收治600余名伤员。
医院专门成立了专家会诊组,由全军著名外科专家对伤员进行会诊。“目前,我们所收治的伤员无一例院内感染,无一例院内意外,无一例院内死亡,救治成功率达百分之百,”孙卫忠说。
在创伤科的病房内,记者见到几名志愿者正围在一名男孩的病床前,她们送给男孩一个憨态可掬的卡通青蛙,看着青蛙在病床上一蹦一跳的样子,男孩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名叫王友阳的男孩是四川绵竹市广济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地震中右腿受伤,险些被截肢。5月15日被紧急送到大坪医院后,经过专家精心手术,终于保住了他的腿。
“太感谢这些医生和护士了!他们不仅保住了娃儿的脚,对家属的生活也考虑得很周到,不仅提供免费吃住,还为我们送来衣物,让我们很感动。”王友阳的母亲说。
整洁明亮的病房内,不断有志愿者来看望王友阳,带来各种玩具、书籍或者陪他聊天。“这些叔叔阿姨每天都来,但我却叫不出他们的名字。”王友阳对记者说。
当记者问起这些志愿者的姓名时,他们都笑而不答,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应该的……”
任小虎是北川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在废墟中掩埋了3个多小时后获救,手脚骨折。5月18日凌晨被送到了重庆。
“记者叔叔,你一定要写一写那些好心人!”躺在病床上的他不断地重复这句话。但是,他说的“好心人”是无法准确描述的,每天都有素不相识的人给他带来温暖与希望。他们可能是一个热心的市民,可能是一个年轻的志愿者,可能是一位医生,可能是一个下班后却不愿意休息的护士……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