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特派记者 柯智华 魏华兵 周文天发 自成都
目前,对困难灾民的救助金马上即将发放 早报特派记者 赵昀图
“我们最大的愿望是有房子住,能够自己挣钱吃饭。”在都江堰市的帐篷外,多位灾民如此表示。
据四川民政厅办公室副主任赵汝鹏介绍,截至5月22日下午5点,从灾区转移出来的灾民已经达到800多万。其中,通过救助点就地安置的人数达到522万。
在过渡安置过后,如何满足灾民“有房住”、“能够自己挣钱吃饭”问题,已经成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从本周开始,可使用两三年的简易安置房工作已经启动。
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就业将会成为整个安置过程中的难题之一。因此在安置过程中,需要应对这些民生问题。5月24日,四川巴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南大学教授蓝勇,接受了早报记者的采访。
东方早报:汶川地震带来几百万人需要重新安置的问题,作为地理历史方面的专家,您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三峡移民外迁”的战略构想,实践证明是可行的。那么,四川灾民安置,可以借鉴三峡移民哪些经验?您对灾后重建、移民安置有何建议?
蓝勇:三峡地区的移民外迁不仅因为三峡工程,而是因为历史证明三峡亚热带山地不适于太多人口,综合考虑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出发,这部分区域以发展旅游业、林木业为宜,不需要太多的人口。所以,通过外迁移民调整结构性贫困,以期最终解决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
三峡移民对此次移民安置有相通之处,但也有所不同。
我认为,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应围绕以下八个字进行,那就是“敬重自然,以人为本”。
首先,从长时段来看,在人类社会中,地理环境一直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类的活动要抱着对自然敬畏、尊重的心理。在诸如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人类还是显得束手无策。此次的灾区甚至西部的不少地区,处于多震带,自然地理条件本身不适应大密度的人口生息。所以,灾后重建中,一味地在灾区增加防震投入、增强抗震等级并非是个最好办法,应适当考虑移民外迁,在自然条件的承载范围内控制城市规模,将灾区重建与灾区的结构性调整同步完成。
其次,“敬重自然”的本质应落脚到“以人为本”上。西部地震带多在西部山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防灾、抗灾能力相对较差,在这方面,国家应给予西部更多的政策、资金倾斜,倾全国之力,将灾后重建真正落实到以人为本上。
敬重自然和以人为本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做到了这八个字,才能保证灾后重建有效和有力,也为国家下一步宏观调控提供一定的支撑。
东方早报:在移民安置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民生问题?根据重庆经验,应如何解决?
蓝勇:首先需要认识到,适度外迁不仅是地震造成的,也是结构性调整的必然。汶川地震,可能存在最多的问题是情感因素,地震对人们心灵的冲击过大,对家园、对亲人的牵念让受灾群众在心理上难以一时抚平。
所以,在安置过程中,要适当考虑选择文化氛围相适应的地区,包括语言、饮食、风俗等,如外迁到西南地区适宜人居的平坝、丘陵,并将外迁与这些地方的城市化结合起来。一方面,巴蜀情缘十分深厚,可以通过“投亲访友”的移民形式,让受灾群众在亲属上找到情感上的寄托和心灵上的归宿。在这方面,国家要在政策鼓励和经济倾斜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扶持。另一方面,也可以集中外迁一批移民。
其次,在移民安置中,国家可以适当进行行政区域的调整,并将其与移民外迁相结合。
再次,交通瓶颈在此次地震救灾中表现得异常突出,因此在灾后重建中,需要适当考虑在山地多震区建设立体交通。岷江上游和涪江上游自古是“一线鸟道”,道路中断,信息全断,故在发展多条陆路交通基础上,各区县可否修建固定的直升飞机应急机场,这些都需要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
专家介绍 蓝勇(1962年1月生):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曾在16年前提出三峡移民外迁的战略选择,并逐渐形成亚热带山地移民外迁的结构性调整思想,成为重庆“一圈两翼”战略的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贾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