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证券频道 > 研究报告 > 行业研究

信息技术通信行业:关注运营商整合 看好前景

  核心观点:

  本次重组效果能否达到预期仍需观察。原来我们提到电信运营商需要重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过渡竞争和培育一个良好的3G环境。近期电信重组的迫切性主要集中在了市场失衡问题上,我们认为,本次电信重组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尚需观察。


  对中国移动的影响:理论上是多了两个全业务的竞争对手,不过短期心里影响大于实际影响。新电信和新联通能否对中国移动形成威胁,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对中国联通的判断:人员安置问题影响到公司长期的发展,决定了公司长期的投资价值;C网出售的价格会对公司造成了最直接的短期影响,决定了新联通整合后是否有足够的资本进行G网的升级和固网的整合。而与网通合并的方式,决定了目前中国联通的市场并购价值。我们认为,联通A股(600050.SH)合理的吸收合并价格应该不会低于11.69元。

  对中国电信的影响:对于中国电信,许多人认为是本次电信重组的最大盈家之一,原因是本次通过重组,新电信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移动网络资源,可以弥补目前固网用户与业务增长的乏力。但是我们认为,新电信整合能否成功,能否通过全业务运营实现与中国移动的竞争还需要观察。

  对设备厂商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电信重组后,未来的电信竞争格局更加复杂,网络建设与维护的复杂程度加大。由于是全业务竞争,三大运营商将会更加强调网络与业务质量,而提升网络质量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大资本支出。

  我们认为:电信重组可以带来对无线、网优、测试设备的巨大需求,而对于传输和数据通信设备的需求则相对有限。

  一.本次重组效果能否达到预期仍需观察

  (一)发布时间有些突然

  大家对电信重组的预期在今年的两会之后移到了5.17的世界电信日,可是5.17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重组消息。由于地震和奥运会封网的因素,5.17之后的预期时间已经改在了奥运会之后甚至到年底。

  5月23日关于中国移动人事任命的出现和5月24日三部委《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显示出地震和奥运封网并没有影响到电信重组的进程,说明管理层对电信重组的重视程度高于原来的预期。

  (二)人事变动特点明显

  本次电信重组过程中,不仅首先公布的是人事变动,而且本次人事变动还具有一定的特点:

  1)运营商全部副总以上人员都留任或者保持原有职位平调,这将会保持重组中资产与人员的顺利交割。

  2)高管变动与网络交割存在一定的关联度。比如,中国联通尚冰总裁和主管CDMA业务的杨小伟副总到中国电信,就保证了C网在交割后能够顺利运营。

  3)为三家运营商全业务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准备。比如中国移动,王建宙总经理先后在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工作,为了未来中国移动固网业务的发展,调中国网通张春江总经理到中国移动。

  (三)重组需半年,3G牌照发放时间尚不确定

  我们认为本次电信重组,单单从资产交割和人员安排的角度看应该会持续4-6个月的时间,如果考虑到未来整合效应的体现时间还会更长一些。

  另外,目前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网通都是本届奥运会的官方合作伙伴,这也将延长本次电信重组的时间。

  对于3G牌照发放,在三部委的通知中提到:改革重组与发放3G牌照相结合,重组完成后发放3G牌照。我们认为,未来我国3G牌照的发放除了要考虑电信重组(不仅是形式上资产人员的交割,还包括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还会考虑新技术的进步,以及未来是否会出现WCDMA、CDMA2000预商用的情况,因此可以肯定重组完成后发放3G牌照,但是不一定会资产交割完成后马上就发放。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三张3G牌照应该会同时发放的。

  下表是普遍认为未来3G牌照发放制式,但是这不是确定的。比如,从理论上将讲,未来三家运营商都发放TD-SCDMA制式3G牌照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四)重组估计同时会在集团和上市公司层面进行

  由于运营商的资产大部分都在上市公司,因此我们认为本次电信重组应该会在集团和上市公司层面同时进行,如果仅在集团层面进行,不是一次完整的重组。

  考虑到四大运营商都是两地,甚至三地上市的公司,因此本次重组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是我们认为本次重组完成资产交割估计需要4-6个月的原因之一。

  (五)重组预期能否达到仍需观察

  要说对方案的评价,首先要提到本次电信重组的目的。原来我们提到电信运营商需要重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过渡竞争和培育一个良好的3G环境。

  但是,近期电信重组的迫切性主要集中在了市场失衡问题上,也就是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问题(具体可以看我们在2008年1月1日推出的通信行业报告《关注电信业收入增长和投资下滑》的附录: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分析),不过我们认为,本次电信重组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尚需观察。

  因为:

  1.本次重组不会改变中国移动在我国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在号码可携带之前,高端客户不会因此流失;

  2.新电信和新联通的全业务竞争对中国移动的威胁程度还无法评判,反而由于全业务运营,原有固网的资费压力逐步显现;

  3.在新电信和新联通的整合过程中,中国移动的领先优势可能还会加大,因为在能预测的两年内,中国移动的用户数量会继续增长,新联通及新电信的用户会继续流失;

  4.中国铁通对中国移动来说,如果是一个小“包袱”的化,那也是在集团层面,对上市公司短期没有影响;

  5.与重组对应的其他的政策措施都没有配套,所以最后确定的方案只是将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人事问题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对运营商的影响相对复杂

  本次重组形成了“6合3”,对运营商的影响相对复杂,不同的运营商影响程度不一。影响最小的是中国移动,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处于重组中心位置的中国联通。本次重组除了网络交割和整合意外,将面临极为困难复杂的人事、机构、网络、文化整合,也至少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较为正常的经营状态。这从原来中国网通(老电信北方10省市+小网通+吉通)的整合过程可见一斑,不过本次整合涉及的资产和人员数量远远大于上次的中国网通的整合。

  (一)中国移动:影响有限,借机发展

  1.可能的重组过程

  中国铁通集团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对中国移动上市公司没有实质影响。

  未来随着中国移动集团固网业务的发展,在某一个特定时间纳入到上市公司体系。由于铁通目前处于亏损阶段,加上网络质量问题,估计短期进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中国移动通过出售旧股方式回归A股,所获得资金可以建设TD网络和投资自己的固网。

  对于中国移动集团来说,通过合并中国铁通将获得一个覆盖全国的固话网络,目前中国铁通总资产约为553亿元,员工总数约为7万人。问题是目前这个网络主要是在铁路沿线,并且急待更新,需要资本支出巨大,如果中国移动上市公司回归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短期心里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我们认为,本次电信重组对于中国移动的影响,从集团层面来说获得了固网资源,从上市公司层面来说,理论上是多了两个全业务的竞争对手,不过端短期心里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市场对与中国移动的担忧主要在于未来形成的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将会产生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对中国移动的领头地位形成挑战。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新电信和新联通能否对中国移动形成威胁,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因为:

  高端用户市场比较稳定

  在出现号码携带之前,仅仅通过所谓的服务水平提升,新电信和新联通不大可能从中国移动手中抢夺出高端客户。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用户中大部分高端客户都在中国移动手中,其中政企客户是高端客户的主体,这些客户的特点是“重号码轻资费”,也就是说个人的手机号码是对外联系的主要手段,一旦换号就意味着客户和朋友的流失(许多应用CDMA手机的客户还保留原来的GSM手机也是这个原因)。对于资费,一方面随着移动资费的下降,手机月资费占收入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小,另一方面,许多的高端客户都是“公费”客户,对手机资费并不敏感。

  资费下调承受力较强

  价格战不能改变中国移动的优势地位。

  对于新电信和新联通来说,可以从中国移动手中抢夺高端客户的最好手段是服务和价格。

  但是,我们并不认为价格战是新电信和新联通取胜的法宝。因为,在移动通信领域,这两家公司相对于目前的中国移动都属于弱势运营商,弱势运营商如果首先挑起价格战,吃亏的肯定是自己。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要远远好于这两家,如果移动通信价格下调,仅仅会使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略微下降,而另外两家的移动业务盈利就很难保证了,特别是新电信的CDMA业务,目前也才处于盈亏平衡阶段。目前联通很低的利润水平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至少没有足够的收入来弥补自己巨大的投资和成本。

  网络质量优于对手

  服务的本质是网络的质量。前面已经提到,未来三大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最主要手段是服务,而在电信运营领域,服务的最本质特征是网络的质量,也就是通话的稳定性和无缝覆盖,而不是运营商有多少家服务网点,呼叫中心的接通时间和接通率是多少,当然后两者也是服务的重要补充。而在网络覆盖方面,中国移动目前的网络应该是远远好于目前中国联通的GSM和CDMA网络的。据了解,中国移动在全国的基站数量已经超过30万,而中国联通才有8万多,差距还是很大的。

  重组创造了新的机遇重组给了中国移动新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问题。由于本次重组对中国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新电信和新联通由于涉及到网络的交割和整合问题,以及人员的变动和安置问题,这至少又给了中国移动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扩大市场份额。由于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客户已经低端化,因此越往后客户的消费水平越低,越往后留给新电信和新联通的新客户水平越低。因此,重组过程中,将会加重移动通信用户的失衡。

  整合铁通不影响上市公司中国铁通对中国移动的影响非常小。中国铁通虽然并入到了中国移动,但是这是集团层面的事情,由于铁通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问题,估计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国移动都不会把中国铁通纳入到上市公司体系,也就是说本次电信重组基本上不会对对中国移动上市公司造成什么影响。

  3.可能还是最大赢家

  总的来看,虽然本次电信重组目的是要打破市场失衡,但是对于中国移动的影响更多的是短期的心里影响,长期来看对中国移动的影响应该小于市场的预期。也就是说,本次重组后新电信和新联通能否形成对中国移动的有效竞争还有待观察。

  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移动来说,能够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只有两个:

  一个是号码携带。如果实施,其高端客户流失将会加剧;

  一个是独立建设TD?SCDMA网络。这将会形成中国移动一家运营商与跟产业链非常成熟的WCDMA和CDMA2000竞争,其前景令人不容乐观。

  (二)中国联通:关键看并购方案

  1.可能的重组过程

  出售C网用户,与集团用户一起出售给中国电信。

  与网通合并,红筹股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国网通;同时,通过股权调整,增发A股吸收合并联通A股。

  如果有必要,在增发A股时,除了吸收合并联通A股,还可以获得资金改善网络资源。

  我们知道,对于中国联通的影响主要看几个问题,与网通合并的方式,C网出售的价格,人员的安排。我们认为,人员的问题影响到公司长期的发展,决定了公司长期的投资价值;C网出售的价格会对公司造成了最直接的短期影响,决定了新联通整合后是否有足够的资本进行G网的升级和与固网的整合。而与网通合并的方式,决定了目前中国联通的市场并购价值。

  2.联通C网目前的价值

  我们在2008年3月23日的《中国联通:C网价值几何?》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目前四大运营商的股价变化不是特别的大,因此我们还坚持原有的判断:

  根据联通几年来对C网的投资以及折旧情况分析,我们估计截至2007年底C网资源剩余资产净值为700亿元。如果按照总投资1118亿元计算,6年共折旧418亿元。

  根据中国电信运营商在香港上市后再通过并购进行整体上市分析,我们认为可以选择35%-75%作为联通C网合理的并购溢价参考。即联通C网合理估价应该在945-1190亿元。

  多种因素决定了如果联通出售C网,溢价水平范围应该在合理水平的上限,即60%?70%之间,这样C网的整体价值应该在1120-1190亿元,上市公司用户的价值在420-490亿元之间。

  其实,大家都知道,网络的具体价值是在一个价值中枢中谈判的结果,因此如果C网最终的交割价格偏离我们的预期不大,就认为是一个合理的价格了。根据我们的推算,上市公司如果获得420-490亿元资金,这部分资金恰恰可以把联通的GSM网络升级到3G(WCDMA)网络。

  另外,目前联通的G网与C网面临分拆与整合的难度,这对联通C网的售价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部分我们放到讨论中国电信的时候进行分析。

  3.联通与网通的整合方案

  对于联通来说,短期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经不再由目前中国联通的价值决定,长期来看是由新联通的价值决定的,但是目前对于新联通的长期价值判断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认为,短期联通二级市场的价格应该由联通出售C网后与网通合并的方案决定。因此,有必要分析一下联通应该如何与网通合并。

  我们知道,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的吸收合并,集团层面比较简单,上市公司层面相对比较复杂。因为,中国联通是五级结构,并且A股(600050.SH)与红筹股(0762.HK)不是同一家上市公司,简单说就是A股是一家控股公司,是红筹股的“爷爷”。我们认为,从上市公司层面来说,在完成中国联通(0762.HK)与中国网通(0906.HK)两家红筹公司吸收合并的同时,应该完成对联通A股的吸收合并。

  4.联通目前的价值

  如果我们的判断正确,那么联通A股的股价就应该是吸收合并时,A股股东可以接受的价格。这个价格应该既不远离联通目前的价值,对A股股东来说也应该有一定的溢价,即在联通A股(600050.SH)5月23日停牌的价格9.74元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溢价。

  我们看到,5月23日停牌价溢价38.6%就是中国联通历史高点,因此我们认为A股可以接受的溢价率应该在30%-40%之间。如果考虑到重组溢价的不确定性和时间成本(我们认为这个至少过程需要4-6个月),公司股价还有20%以上的上涨空间。也就是联通A股(600050.SH)合理的吸收合并价格应该不会低于11.69元。

  (三)中国电信: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

  1.可能的重组过程

  通过增发A股收购联通C网(向联通集团购买网络资源,向上市公司购买用户)。也可以通过自有资金实现。

  整合C网与固网资源。

  2.整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对于中国电信,许多人认为是本次电信重组的最大盈家之一,原因是本次通过重组,新电信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移动网络资源,可以弥补目前固网用户与业务增长的乏力。但是,我们认为,新电信整合能否成功,能否通过全业务运营实现与中国移动的竞争还需要观察。

  主要原因是:

  1)面临网络分拆与整合的难题

  我们在以前的报告中多次提到,技术的角度看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联通的G网和C网拆分出来。

  核心网设备存在安置问题

  核心网分拆问题不大,问题在于安置。目前联通的G网和C网的核心网设备一般共用同一个机房,如果出现网络拆分,设备的迁移,安置以及重新规划,布线都是问题。如果把C网核心网设备迁移出去,那重新建机房,以及诸如机房装修,走线设计,DDF架之类的辅助设备费用将是巨大的。

  我们认为,目前最快的解决方案是新电信租赁新联通的机房,然后逐步迁出。不过,作为竞争对手的新电信租赁和新联通合作的愉快程度值得担忧。

  接入网拆分安置更难

  由于联通的G网和C网网络在布网之初就选择了共站址设计,因此在两种网络设备共享资源的条件下,接入网如何进行平稳的网络拆分,便成为最大的难题。即使有能力实现C网接入网设备的平稳分离,如何选择新的站址并架设配套设备,更是难上加难。

  目前,在很多地方选址有很大困难,而建设一个基站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费在选址上面。据了解,中国移动的TD网络建设速度远远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就是站址选择非常困难。在不中断服务的前提下,实现网络平稳分拆、交接,并且和新的网络现设备甚至业务上的融合,将会成为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C网交割的重要难点,特别是在竞争对手之间交割,以及人员不稳定的情况下,难度将会更大。

  C网与固网的整合难题

  这方面的难题主要存在与如何在最短的期限内,实现两张网络的资源整合,并形成合力。在人员迁徙,网络融合,客户资源共享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磨合,这对于急切想通过移动通信来弥补固网增长乏力局面的新电信来说无疑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2)小灵通的转网难题

  中国电信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固网用户的下降,我们的判断是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小灵通用户流失造成的。目前国内固网用户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座机用户,一部分是小灵通用户,在电信固网2.16亿用户用户中,估计有5000万是小灵通。由于近几年房地产发展迅速,座机用户不应该出现绝对下降,电信固网用户下滑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小灵通用户的流失。

  因此,原先我们对新电信的期待是,如果新电信获得了联通的C网资源,就可以把自己的小灵通用户转移到自己的C网上来,保证自身业绩出现持续增长,而不至于再次下滑。目前看来这种用户的转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旦转移,用户企业价值将会下降

  经过我们的测算,目前电信固网的每用户企业价值达到了2123元,远远高于目前联通移动客户的1524元。虽然我们无法精确的区分出中国电信中小灵通的每用户企业价值,和中国联通中C网每用户企业价值,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一旦小灵通转网,其企业价值将会出现下滑。也就是说,包括小灵通在内的固网面临着大幅度降价的风险。

  不能保证小灵通用户会留在自己的C网中

  对于小灵通用户的转网方向,新电信的愿望肯定是留在自己的C网之中,但是由于目前移动资费的差异不大,中国移动G的覆盖率要好于目前的C网等等因素存在,并不能保证小灵通用户会留在C网之中,除非新电信给出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资费价格或者资费套餐。但是如果是这样,新电信就面临着资费下降的问题,而一旦中国移动跟进,对于新电信来说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存在一次性核销小灵通投资的问题

  对于新电信来说,如果通过优惠手段加速小灵通用户的转网还面临着需要加速小灵通设备的折旧问题,这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是有影响的。如果顺其自然,就面临着小灵通用户的逐步流失问题。

  3)自费套餐中驻地网资源无法复制其实,新电信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整合移动网和固网双重资源,通过合理的固网移动综合套餐来与其他两个对手竞争。但是,一旦形成综合套餐,也就意味着变相的资费下降,这是一把双刃剑。另外,由于固网驻地网天然的垄断性,对于新电信来说在北方10省市是没有办法跟新联通竞争的。

  4)移动通信的增长空间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提到,就是目前中国移动在我国的移动通信领域已经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如果在新电信忙于整合的过程中,其进一步加大市场推广的化,未来在移动通信领域留给新电信的空间是越来越小的。

  (四)中国网通:被并购的对象

  中国网通要与中国联通整合,未来新联通也面临着新电信同样的一些问题。由于问题类似,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对通信设备厂商影响积极

  理解了对运营商的影响后,本次电信重组对设备厂商的影响也就一幕了然了。对设备厂商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这种正面因素表现在未来的运营商加大服务的一面上。电信重组后,未来的电信竞争格局更加复杂,网络建设与维护的复杂程度加大。由于是全业务竞争,三大运营商将会更加强调网络与业务质量,而提升网络质量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大资本支出。这对于设备厂商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一)无线、网优、测试设备需求巨大

  无线设备的需求未来是巨大的。由于是全业务竞争,各运营商将会更加强调服务水平,前面已经提到,运营商服务竞争的本质是网络质量竞争。因此,各运营商都将通过网络质量提升来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新电信和新联通,在网络无缝连接方面与中国移动的差距会努力得以弥补。另一方面,一旦3G牌照发放,将会出现对WCDMA/CDMA2000/TD-SCDMA设备的巨大需求,及便是短期不发放3G牌照,各个运营商也会通过试验网的形式加快新一代网络的建设。

  网络优化方面,道理相同。其实,随着移动通信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维护工作的重点已逐渐转移到网络优化方面上来,这将会使网优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至于测试设备,运营商为了网络质量的提升,为支撑系统的投入将会加大,测试设备的需求量将会成倍的增长,这也将会给测试设备厂商带来长久的市场机会。未来,随着3G的推出,对测试设备的需求还将成倍的增长。

  从时间点来看,由于新电信和新网通的整合时间应该在4-6个月,这期间主要任务是进行网络交割整合,人员安置,新战略定位等,因此这期间会对这些运营商的资本支出产生拟制作用。因此,需求增长并不明显。

  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中国移动,由于本次重组短期对上市公司影响甚微,她反而会在新电信和新联通整合的空档中加大资本支出,使自己的领先地位得以扩大,因此估计中国移动的对无线、网优、测试设备将会增加。

  总的来看,我们认为运营商对无线、网优、测试设备需求明年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二)传输以及数据通信设备需求相对有限

  相对与无线、网优与测试设备,我们认为整合会使运营商在传输网方面的投资下滑,这一方面是由于整合后传输网更加富裕,另一方面原先固网希望通过宽带提升竞争能力的紧迫性大大减少,这对于光纤光缆需求出现将会出现拟制作用。

  (三)终端换代需求增长较大

  对于终端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未来进入全业务竞争后,运营商集采的规模将会加大,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升级,双模甚至多模手机需求将会提升。不过,国内大部分上市的终端企业都很难从中分得一倍羹了。

  附件:三部委关于电信重组的公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

  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

  电信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电信网是信息化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积极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为形成更为合理、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促进电信行业健康、协调发展,应进一步深化电信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增强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竞争架构,提升服务水平。

  一、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电信业从完全垄断到引入竞争,从政企合一到政企分开,从两个竞争主体到多个竞争主体,走过了一条“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的道路。1994年以中国联通的成立为标志,电信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1998年后,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实现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设,重组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式成立了中国移动。2001年,以打破固定电信领域的垄断为重点,实施企业、资源、业务和市场重组,成立了新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六家基础电信企业竞争格局。

  2001年到2007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从3719亿元增至728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1%,用户数从3.26亿户增至9.13亿户(其中移动电话5.47亿户),年均增长约1亿户。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双双跃居世界第一,市场竞争更加充分,资费大幅降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移动通信发展迅速,电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电信业在竞争架构、资源配置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移动业务快速增长,固话业务用户增长慢、经济效益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发展差距逐步扩大,竞争架构严重失衡。为形成相对均衡的电信竞争格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电信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行业协调健康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三张覆盖全国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和固网资产,深化电信体制改革。

  二、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

  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以下简称3G)为契机,合理配置现有电信网络资源,实现全业务经营,形成适度、健康的市场竞争格局,既防止垄断,又避免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

  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是:把握一条主线,适应电信技术发展趋势和全业务经营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电信业持续健康发展。抓住两个中心环节,一是科学合理设计电信竞争架构;二是坚持自主创新。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电信企业;三是维护行业稳定,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和特殊通信保障。四是兼顾各方面利益,既要保障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又要维护消费者和境内外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放三张3G牌照,支持形成三家拥有全国性网络资源、实力与规模相对接近、具有全业务经营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市场竞争主体,电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竞争架构得到完善;自主创新成果规模应用,后续技术不断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电信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监管体系继续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分享电信行业发展改革的成果。

  基于电信行业现状,为实现上述改革目标,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三、配套政策措施

  (一)大力支持自主创新。一是结合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积极参与国际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制定。二是鼓励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优先使用自主创新产品。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优先支持重点研发、制造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四是政府有关部门利用对外优惠贷款、无偿援助及其他外贸出口政策推动自主创新产品的国际化发展。五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自主创新作为考核电信运营企业的重要指标,科学、合理确定相关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建设和经营指标。

  (二)加强电信行业监管。针对重组后新的市场架构,将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必要的非对称管制措施,促使行业格局向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制。通信行业管理部门将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监管政策,对变相阻碍、破坏互联互通、网间漫游的,给予企业经济处罚,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鼓励移动通信运营商相互开放网间漫游业务,漫游结算等价格由政府制定。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定价权。

  (三)促进行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电信运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业务融合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三网融合,鼓励业务交叉竞争。积极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内容提供等信息服务行业发展。引导中外电信运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扩大和加强在研发和国内外市场开拓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四、组织实施要求

  (一)请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六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根据本通告精神,认真研究本单位参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建议和意见,并尽快形成正式方案报相关部门。

  (二)如改革方案涉及公司重组、网络资产转让、上市公司合并等问题,实施中应遵循国际惯例,遵守境内外资本市场运作规则。

  (三)改革重组与发放3G牌照相结合,重组完成后发放3G牌照。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二○○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来源:银河证券)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康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