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旭 南京楼市遇“震”
“现在是市场最后的繁荣了,房子越来越难卖了。”南京某正在销售项目的开发商对记者如此表示,其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事实上,“5?12”震后一周,南京楼市的销量一下子跌回4月水平,本来有推盘或活动计划的楼盘也暂时推迟或者低调
处理。
来自中房指数研究院南京分院的数据显示,该周南京市住宅认购1210套,较上周1583套下降了23.56%,一共减少了373套。
5月13日,即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的第二天,南京楼市销量出现明显下跌,认购量仅117套,比第一天少了近100套。5月14日的认购套数再次下滑,仅有114套,下探到最低点,之后两天的认购也都始终徘徊在200套以下,直到周末才略有抬头。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高档住宅项目也被迫推迟开盘,以观望市场整体形势。目前,已经有不少楼盘表示,新房源的推出将被延迟到下个月,5月楼市整体回暖已经不太可能,调整期被迫延长。
杭州人居展遇冷 5月16日至18日,是杭州楼市具有相当风向标作用的人居展的召开,然而此次人居展无论人气还是成交量,都相当低。虽然客观上受到了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但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仍有超过半数的购房者认为房价还是会涨。
据汉嘉(中国)地产顾问机构统计,杭州楼市近两周的成交量环比不断下降,但是成交均价依然有相当量的上扬。而阻止楼盘成交量上扬的主要原因则是高房价。目前成交量好的区块或是房屋均价较低,或是区域内有品牌楼盘的支撑。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购房者在高房价压力下,不得不选择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居住。
一方面是成交量的不断下滑,另一方面却是供应量的持续增加。杭州上周新增住宅房源1900套,主要来源于西湖区、余杭区和滨江区。从统计数字上看,上周楼市的新增房源比成交房源多出近千套,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如果结合近期的楼市行情,杭州房地产正在出现阶段性的供大于求。
不仅如此,杭州后续市场上,新增供应量也将会相当大。预计一年到两年内,杭州楼市的总供应面积可能将达到1200万平方米左右,按平均每套100平方米计算,也就是说将有近12万套商品房面市。
房产市场仍具潜力 国际物业顾问DTZ戴德梁行发表分析称,在2007年中国内地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加剧及全方位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强劲但不稳定的增长。而年初,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中心城市房价下跌的消息,使得长三角房产市场进入了平静的观望期,大家对于今年的楼市存有疑虑和观望。戴德梁行住宅部华东区董事胡港文认为,楼市观望期不会太久,2008年长三角楼市仍具发展潜力。
胡港文认为,房地产市场在历经数次利率上调和政策的宏观调控下,短线炒作的交易成本大增,投机炒房将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利润。但从长期投资角度看,房产的价值提升依然被看好。一方面,2007年到2008年的股市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之后,投资者意识到,将所有资金捆绑于一种投资工具是极具风险的,分散投资的策略可使风险降低,形成利润更大化。另一方面,如果将房产投资放在7年-10年这样更长期的区间看,投资风险相对较低。“纵观2000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尽管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市场经历了一定起伏,但总体上房地产始终处于逐渐增值的轨道。”
针对现阶段楼市出现僵持的“观望期”,卖方已收敛了牛气冲天的气焰,而买方也减缓了急于购置的脚步。胡港文表示:“受制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奥运带来的产业商机,人民币升值及80后人群面临首次置业的市场刚性需求,房产市场的观望期将不会持续太久。”他指出:“目前看似低迷的楼市状态,却是着手置业的好时机。”观望期的持续助长了买方市场的形成,卖方的心理在这场拉锯战中略显脆弱,因此,投资者在价格上将有机会获利。
都市圈是利好 跳出单个城市,从区域市场分析,长三角地区作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具有深远的发展潜力。200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年-2020年),以此为标志,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拉开了序幕。根据规划方案,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甬)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主构架,覆盖区域内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至2小时都市圈。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是运送城际旅客和区域性快速运输专网,实行公交化运行,运行时速在25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从上海到南京只需80分钟左右。而杭州湾跨海大桥则大大缩短了苏沪与浙江诸多城市间的距离。
长三角城际交通建设推动了区域城市化、城镇一体化进程,将改变长三角经济格局,各城市之间的交通便利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居住乃至休闲的习惯。“在苏州居住,每天往返上海上班,周末在南京或者杭州度假的现象,将会更多出现。相对于上海远郊的居民,从其他周边城市到上海CBD上班可能更方便和快捷,而居住环境却大大改善。这一趋势无疑将加速长三角区域房地产市场的一体化。”胡港文指出,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也预示着,长三角都市圈内的房地产在未来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