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汶川大地震给灾区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但并未改变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趋势。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灾后重建的推进,新的需求与新的投资将拉动相关行业的增长。
灾后重建拉动投资增长 在地震发生近一个月之后,抗震救灾工作逐步转入灾后重建阶段。
近日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对恢复重建进行了具体部署,并就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做出安排。
根据条例,国家设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由预算基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构成。此前,财政部已表示,中央财政今年先安排700亿元,明后年继续做相应安排。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在未来三年,灾后重建的经济规模预计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约为四川省2007年GDP的51%和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的96%,或2007年全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2%和固定资产投资的5%。
马骏认为,尽管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巨大,但这种损失大多数是现有资产存量的损毁,预计由于存量损失带来的生产供给能力的下降非常有限,但从需求角度来看,GDP衡量的是一段时间内新创造的需求,它将受到重建支出的拉动而上升。
因此,德意志银行将2008年和2009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分别调高0.7和0.4个百分点至10.7%和9.7%。
巨额投资集中于基建行业 巨额资金的投入最终将体现在一些行业的增长中。“对基础设施尤其是房屋的重建将成为灾后重建的重点,这将对附近地域的水泥、钢铁等建材行业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
国金证券分析师杨帆认为。
多位专家分析说,由于受灾程度比较严重,灾后重建的规模将非常庞大,灾区的基建业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会比较大,这将促进基建、建材、钢铁、机械等行业公司的业绩提升。
海通证券告认为,工程建筑公司因此会获得众多工程承包业务,尽管毛利率不会有多大提升,但是业务量的扩张将会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而电力设备和通讯设备因为地震遭受损失,震区电力基础设施损坏严重、通信中断,灾后这方面的需求也将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业绩提升。
虽然投资将拉动一些行业企业的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相关企业都将从中受益。以水泥为例,国泰君安报告认为,地震灾害将改变水泥的短期供需关系,但因为水泥行业是区域性产品,运输半径在300公里左右,地震对其他区域水泥企业没有影响。从全国性角度考量,这种短期增加的需求并不是决定行业发展的关键变量,更多是概念多于实质的心理影响。
警惕借“重建”短线炒作的投机行为 面对灾后重建中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专家提醒,在证券市场内,投资者应该对具体的上市公司进行认真分析,避免借题材进行短线炒作的投机行为。
事实上,早在地震刚刚发生之时,市场上就出现了对“重建”题材的炒作现象。四川省的两家水泥生产企业*ST双马和
四川金顶因地震停牌又复牌后出现连续涨停,近日股价却连续下跌,其中*ST双马已经低于地震前的水平。
四川路桥、
重庆路桥等也上演了类似的走势。
专家提醒,股票的投资价值决定于多种因素,既要考虑宏观政策层面,也要考虑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在当前股市走势较弱、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对灾后重建中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应该谨慎对待。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