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信监管的重要趋势是加大对市场竞争公平性的监管,实践证明,限制市场份额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产业、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赢局面。我国电信重组后,移动通信领域的新进入者获取用户相对困难,应逐步实施号码携带,这有利于电信资源的合理分配
2008年5月24日,或将成为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的又一个分水岭并被载入电信史册。
《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指出,改革重组将与发放3G牌照相结合,电信重组完成后发放三张3G牌照。由此拉开了业界期待已久的电信重组的序幕。
在电信重组展开后,新组建的三大运营商将在全新的格局下展开竞争,我们不禁要思考,此次电信重组形成的新格局能否解决我国电信业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如何评价电信重组,应采取何种后续监管政策保障电信重组取得预期效果?
改变“以强压弱”的局面 经过三次重组我国形成了六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竞争格局,但市场竞争仍存在种种弊病,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电信市场中呈现“以强压弱”的局面,运营商纷纷采取措施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强者以技术优势、成本优势、网络信息的垄断使用和大规模与弱者竞争,存在不公平竞争的现象,特别是移动市场竞争主体相对不足,竞争不充分。因此,面对电信业竞争严重失衡的局面,电信业的再次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
电信业的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承前启后的原则,此次电信重组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解决电信业竞争失衡,促进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同时,在未来电信技术的演进过程中,保证TD-SCDMA能占有一席之地。
开放移动市场是优化竞争前提 此次电信重组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改革重组与发放3G牌照相结合,通过重组推动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运营,破除先前电信业分业经营的藩篱,增加了移动市场竞争主体,促进了移动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一方面,电信重组增加了移动市场竞争主体。先前,我国移动市场开放滞后,电信业虽然开放了增值电信业务市场,但基础运营市场,尤其是移动市场的开放显得相对滞后。此次电信重组鼓励中国电信收购
中国联通C网,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这样增加了移动市场竞争主体,给面临发展困境的固网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来源:通信信息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