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三都澳:能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吗

  铺开中国地图,可以清楚地发现:绵延1.84万公里的中国漫长海岸线,也是经济发达区域荟聚的黄金海岸线。但是,在黄金海岸的东南一翼,却存在着一个令人瞩目的断点??福建省宁德市;而位于宁德市的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是目前中国黄金海岸线上最后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三都澳,水深湾阔,口小腹大,不冻不淤,水域面积714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最好的深水良港宁波北仑港的5倍,建港条件世界第一。

  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誉三都澳为世界“最深不冻良港”,称三都澳为“世界不多、中国仅有”,并预言三都澳可建成东方大港。但由于台海局势紧张:10年前线、10年内乱、10年军事禁地,三都澳,“铜雀春深锁二乔”;这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从此封闭于东海之滨。

  现在,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三都澳正迎来其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三都澳:能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吗

  三都澳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陆上交通要冲,位居我国东部沿海中间位置,能同时得到大陆和台湾省的“双向辐射”。而且,紧靠赤道环球航线,处在一个密集网络的核心位置,其区位地理优势“无以伦比”。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中国经济开始迅速崛起,沿海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已经来临。而我国铁矿、原油等资源相对短缺的特点,决定了大进大出的港口经济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港口建设在我国迈向重化工业阶段的过程中地位日显重要。

  与此同时,台海局势的相对稳定与逐步缓和,让封闭近半个世纪的三都澳迎来历史性的建设发展机遇。而如何将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大的经济优势,环三都澳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都澳,

  中国黄金海岸线上最后一块处女地

  本世纪初,福建省作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构想。位于福建东大门的宁德,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都澳是福建省规划建设的四大港口之一。

  福建省港口岸线资源丰富,优良深水港湾众多。近年来,福建省充分发挥港口深水岸线资源优势,以集装箱、陆岛运输和海峡间对台客货运输为重点,逐渐将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大的经济优势,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环三都澳,能否迅速崛起?三都澳能否借势成为中国大港口?

  黄金海岸线上的“断点”

  宁德不仅是中国1.84万公里黄金海岸线上的一个“断点”,不能与富庶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即便在福建的九个地级市中,宁德的经济实力也是忝陪未座的一个。人口占全省的10%,经济总量只占5%,地方财政更只占区区的3%。全市9个县,竟有6个属国家级贫困县。

  宁德长期穷困,源于此地交通逼仄、地缘偏僻。它的西面是武夷山,东面是大海,虽然北接温州,惜为大山所阻,南边是福州,中间也横垣着重重山岭,100来公里的山路,汽车竟要绕上四五个钟头。区内同样多山,平原还不到4%。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出任宁德地委书记,针对闽东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底子薄的现实,他鼓励闽东的干部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对准目标,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宁德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进入21世纪,宁德“由量变到质变”的机遇终于来临。

  2003年,福(州)宁(德)高速公路建成;2004年,温(州)宁(德)高速公路通车;2005年,温(州)福(州)铁路动工,定于2009年建成。交通状况的根本改变,不仅使宁德与沿海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而且凸显了宁德“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区位优势。尤其是,这里有世界闻名的天然深水大港三都澳。

  过去,由于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三都澳港口的开发利用受到极大限制。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以及两岸关系的积极变化,将三都澳发展的课题历史性地推上议事日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宁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

  未开发的中国第一大港?

  在福建,宁德长期被视为“山区”,连宁德人“自己也这么认为”。于是,人们在山上做出不少文章,古田的食用菌、福鼎的白茶、柘荣的太子参,都拿到了全国的单打冠军。这些虽好,可惜都不足以让宁德登上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

  当人们将当目光转向海洋的时候,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家终于发现,宁德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海,全市海岸线长1046公里,占到福建省的1/3,全市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相当陆地面积的3.3倍。

  交通运输部前不久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我国内地主要海港吞吐量情况,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6亿吨,同比增加16.6%。吞吐量首次超过上海港,居我国内地各港口第一位。

  宁波-舟山港区域是我国港口资源最优秀和最丰富的地区,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座,最大的有25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可兼靠30万吨船)的卸矿码头。

  与宁波-舟山港相比,三都澳“有过之无不及”,简直就是上苍赐给宁德的瑰宝:在任何潮位上都可以随时航行和停泊30万吨巨轮,规划可建3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其中2050万吨级泊位61个。在世界航运船舶大型化、航道深水化的发展趋势中,如此深水良港的优势已十分难得。

  在地理区位方面,三都澳地处太平洋西岸国际诸航线的中心位置和全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点,紧靠赤道环球航线,东距台湾基隆港仅126海里,可以直接通达全国和世界主要海运航线。

  在经济腹地方面,三都澳北邻长三角,西靠中部内陆,随着通往内陆高速通道的加快建设,必将成为浙西南及江西、安徽、湖南等中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之一。

  在配套资源方面,三都澳周边拥有丰富的滩涂、淡水和电力资源,可以为布局发展大型临海重化产业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先行”机遇

  当今世界,由于发展重化工业所需要的铁矿石、煤炭、天然气、原油等大宗原材料,都需要世界性的交流配置,都需要有大港口与之配套,才能降低运输成本,因而重化工业项目临港布局已越来越成为潮流。

  就中国国内来讲,目前正值国际重化工业产业向中国沿海临港转移的高峰。仅近几年以汽车、化工为代表的全球重化工业,有一半以上的投资都集聚在中国沿海地区。国内产业第二波沿海化浪潮也正在进行,以石化、钢铁、能源等为重点的重化工业都跑到沿海寻求布局大项目,呈现出向沿海临港转移的态势。

  环三都澳区域如能做好引资和承接工作,就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大型临海重化工业集成发展的前沿要地。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福建省委也明确提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的目标,并要求宁德“发展先行、方法先行、科学先行”。经过多年探索,宁德决策者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宁德要实现后发赶超,必须选准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关键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

  而三都澳,正是宁德最大的优势、潜力和希望所在,也是实现跨越崛起的核心战略资源。天时、地利、人和,都决定了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既是闽东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

  (中标题)央企抢先入驻环三都澳

  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常规路子是行不通的。

  宁德市委认识到,要在宏观调控大环境中实现新发展,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此,他们多次组织研讨会,对《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论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新一轮发展“动脑筋想办法”,既统一思想认识,又研究对策措施,着力解决那些“不敢想、想不到和会想不会干”的问题。

  环三都澳区域开发需要大投入。引进大型钢铁、石化、煤化,一个企业投资动辄几百个亿,对财政收入只有几十亿的宁德来说,何啻天方夜谭。为解决资金瓶颈,宁德人想了很多办法。其间最成功者,首推引进央企。

  2008年2月18日,几声“嘭、嘭”巨响,唤醒了沉睡万年的福鼎秦屿海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这里宣布:“宁德核电站开工!”

  宁德核电规划建设6台装机100万千瓦的机组,在建的一期项目4台机组,总装机400万千瓦,投资逾500亿元。这是福建能源建设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国家迄今在闽东布点的最大投资项目。

  以核电落地闽东为标志,海峡西岸最大的能源基地在宁德诞生。构成宁德能源基地的,除了核电,还有火电、水电、风电、潮汐发电等众多项目。

  宁德火电厂是由大唐集团投资建设的,项目总投资180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440万千瓦,分三期建设,首期2台机组已于2006年并网发电。宁德火电厂只用两年多时间就实现了第一台机组投产,深深打动了投资者。

  当大唐国际发电股份公司准备上马核电项目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宁德。而这个由大唐和中广核、福建煤炭集团联合投资的宁德核电站,从开展厂址调研和前期工作,到正式动工,也才用了不到四年时间,而核电项目此类前期工作,一般需要用20年。

  大能源催生大工业。随着宁德能源基地的“横空出世”,环三都澳的临海大工业正“喷薄而出”。福建省政府和中海油公司签订协议,后者将投资数百亿元,在环三都澳的霞浦溪南半岛开发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同样在环三都澳的蕉城漳湾港区,福建省和鞍钢集团将合作建设一座现代化钢城。

  除了展开“中心突破”引进央企外,宁德还全方位做好资金融通工作。

  向东??抓住太平洋东岸、北欧地区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机会,积极推进引资招商,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到闽东投资;向北??从浙南到长三角引进以及上海、闽东商帮回归投资,已经达到600亿;向西??通往中部内陆的宁(德)上(饶)高速公路、宁(德)景(德镇)铁路等正在加紧建设,吸引江西、湖南、安徽等中部内陆地区资金参与宁德港口、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建设。

  为解决资金瓶颈,宁德还在引进开发性贷款、吸引银团贷款,通过国有投资公司融资、做优现有上市公司、推行能效融资以及筹集企业发展基金等,努力予以解决。

  对于资金融通,身为经济学博士的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体会颇深。他说:“解决资金瓶颈的路子很多,关键是我们怎么开拓思路、搭建平台、灵活运作、用好资金。”

  6月16日,“海峡西岸经济区?环三都澳2008"投资洽谈会”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投洽会从征集到的300多项招商项目中,精心筛选出6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格外引人关注的是,在8大类63个重点项目中,铁路支线有项目4个、投资9.78亿元,港口码头项目有5个、投资3.65亿元,物流配送项目有3个、投资15.3亿元。三类基础设施项目数只占总数的19%,投资量却占到40%,而且全都围绕着环三都澳区域各港口展开。

  盛会期间,还将有18个项目动工投产,其中外资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内资项目总投资17.77亿元。这些大动作,标志着宁德环三都澳区域开放开发已经迈出实质步伐。

  当地民企“造船出海”

  在央企看中和入驻环三都澳的同时,当地民企也借助“天时、地利”抢得发展先机。

  宁德靠海,自古就有修船、造船的传统,也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心灵手巧的宁德人拿起这份手艺,修船、造船、拆船,没多长时间便“风生水起”。宁德下属的福安县,大大小小的船厂一度多达上百家。可是,当那些掘得了“第一桶金”的船老板们打算再做大,从“修修补补”转向“造船出海”时,才发现单靠自己这些“游击队”,还真“办不成大事”。

  1999年,由国营福安造船厂和拆船厂改制,引入民营资本参股组建的股份制企业??闽东丛贸船舶实业公司“首开风气”,在外来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丛贸公司大胆聘请上海江南造船厂高级工程师为总经理,引进了13位高工和60多名高技术人才,组成了强大的丛贸技术团队,接来了大额订单。

  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丛贸去年又投资1000万元,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联办船舶技术分校,标志着福安船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全面启动。以丛贸为主体的闽东船舶修造技术研发中心,目前也在着手组建中。

  依托人才优势,丛贸在短短几年里就发展为闽东船舶修造业的龙头,公司注册资本上升十倍,固定资产从几百万扩张到十多亿;原先只有一座三千吨级的船坞,现在已拥有一万两千吨、六万吨、十万吨三个船坞,还建造了一万五千吨、三万吨、五万吨三个船台。

  2007年12月,他们为德国航运公司建造8万吨级的散货船,是目前福建正在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而相继下水的两艘1.6万吨近海货轮,则开创了福建民营企业建造万吨轮的先河。眼下,丛贸的造船订单已排到了2012年。其他造船企业的数十万吨船舶也在建造之中。

  民营船舶修造业的经验,给人一个启发:建机制才能聚人才。目前,宁德市委、政府正抓住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等三个环节,从办好本地高校、实行委托培养、吸引产业急需人才、柔性引进、重奖杰出人才、组建产业研发中心等七个方面努力,为环三都澳区域开发提供人才支撑。

  陈荣凯说,资金也好,土地也好,人才也好,想要破解这些影响发展的瓶颈制约,都得依靠市场运作,在市场中找办法,向市场要出路,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加快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眼下,宁德正在盯准两岸关系发展的难得机遇,大力推动“宁(德)?马(祖)?台(湾)”客运直航,首航即将在7月5日实现;吸引台湾石化、钢铁、船舶、电子等项目向环三都澳区域转移,目前台湾东元集团与福安电机业已实现对接,有望成为提升闽东电机产业的基础;基于同一区域、同一文化的宁台旅游合作,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保护“处女地”

  开发三都澳,是宁德人民多年孜孜以求的梦想,如今终于提上议事日程,引发各界诸多反响。在“大干快上”的热烈气氛面前,宁德的决策者显得头脑冷静。

  他们认识到:在宁德这类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推进跨越式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天就赶过人家发展了几百年的大城市。一定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绝不可近视短视、急功近利,也不可草率行事。

  为避免“今天的发展成为明天的遗憾”,宁德市委、市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海峡西岸经济区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委托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咨询研究《环三都澳产业发展规划》,并请新加坡和美国的规划专家咨询论证,做到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参照系,前瞻性思维、高起点规划,立足现在,循序渐进,务求实效。

  科学规划,使环三都澳区域实现科学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提交的《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初步成果,不仅对环三都澳区域的定位、功能发展模式、空间布局提出了建议,而且兼顾区域规划的综合统领作用,对环三都澳区域的交通体系、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资源保护、城乡协调及区域统筹等重大问题都提出了指导意见。

  青山绿水蓝蓝天,是三都澳的一大优势。面对中国沿海仅剩的一块尚未大规模开发而又不可再生的临海“风水宝地”,宁德市决策层认识到,环三都澳区域开发如果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不仅生态环境很难恢复,而且发展成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而,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环三都澳区域发展必须做到港口、产业、城市、生态“四位一体”,互动发展。

  在《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中,更把重视环境保护贯穿于区域开发的全过程和每一环节。尤其对绵延千里的港口岸线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报批,腾容、扩容、美容三管齐下,强化保护。

  对生产方式落后、污染大的企业“腾笼换鸟”,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让渡给资源利用效率高、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产业和项目;对环三都澳区域中有条件的重点产业领域,创造载体,为其“扩容”,加快推进。

  三都澳海域生态资源丰富,宁德市在大力引进高端工业项目的同时,还刻意保留良好的生态景观,对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湿地鸟禽红树林保护区、沿海生态防护林等做出明确保障,实现沿海产业带、城镇带和生态旅游风光带的有机统一,使这片“处女地”愈发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链接

  沧桑“三都澳”

  追寻着历史的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三都澳历史上就是我国繁华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开发;明代就开辟了运粮航线,戚继光在这里抗击倭寇;清代郑成功率师进三都澳,清康熙二十三年在此设立税务总口,下辖九个口岸;清光绪年间正式开放三都澳,为对外贸易港口,并成立福海关,英、美、德、日、俄、荷、瑞典和葡萄牙等24个国家在此修建泊位、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有4个国家在这里设有钱庄,意大利还在此设立领事馆。

  由于三都澳在军事和经济上的特殊战略地位,早在19世纪就成为帝国列强争夺的对象。意大利最早向中国政府提出租借三都澳,德国在独占威海卫之后欲占三都澳,美国要求租借三都澳作为军港和煤码头,英国海军上将也专程访问三都澳。

  抗日战争前,三都澳为大半个中国供应“美孚石油”和其它日用品,澳内驳船竞渡,渔舟唱晚,商号林立,商贾云集,是当时宁德经济发展鼎盛时期的一个缩影。但为此她也承受了日军于1938、1939年的两次大轰炸及1940、1941年的侵占蹂躏,基础设施遭受彻底破坏。

  岁月的丰碑记载着三都澳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幻。回顾三都澳的这一页历史,有过战争与和平,也有过辉煌与衰败,但始终不变的是三都澳的独特风韵和神奇魅力,无时不在牵动着世人关注的目光。

  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教授曾写过文章披露,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也想在中国沿海港口中找一个据点。当时美国一个海军将领到三都澳考察,被这里无与伦比的自然条件深深吸引了,他声言,“谁控制这个港湾,就可以控制整个西太平洋;美国如取得三都澳,太平洋就会成为美国湖。”

  1927年末和1962年末,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两度来到三都澳,并在1962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湖”。

  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预计建成后的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

  2005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又分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海西战略开始形成、海西定位开始形成、海西效应开始形成、海西氛围开始形成。到目前为止,已有43个国家部委和央属企业推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举措;与福建相邻的浙南、赣南、粤东等周边地区与经济区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也对经济区建设积极呼应、主动融入。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王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