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红
编者按
由于目前各地楼市处于不同的发展周期,且地缘文化、消费文化差异较大,面对同样的宏观调控政策,表现却迥异。
广深楼市出现深幅下探的同时,长三角房价却相对坚挺,只出现微幅调整;而北京、天津等环渤海城市,由于交易量持续萎缩,楼盘打折成为常态;但也有一些二线城市,如海口、乌鲁木齐,却在这波楼市调整中逆市而上,房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颇富创新精神的深圳商业银行家们,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个人房贷的“循环贷”、“气球贷”等花样繁多的贷款方式,正是这些各种名目的贷款,为深圳楼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深圳速度”至今依然是深圳人的骄傲,当这个城市快节奏地创造GDP和居民财富的同时,楼市搭上了一趟高速行驶的车,只不过这一趟,是上天下地的过山车。
2007,深圳因为房价领涨而受到全国关注,因为这一年的1~6月,几乎每个月的房价涨幅都超过两位数;2008年,深圳仍是焦点,则是因为房价连续几个月下跌。
可以说,一年半的时间内,深圳楼市画了一条倒写的V字,以便让研究者们记住这个“离经叛道”的标本。
房子:特征被淡化的标的
在深圳从事房地产中介行业,如果没有见证2007年的精彩,可以说是莫大的遗憾。因为几乎每一个当时身在其中的人,都还能清晰讲述出至少一两个堪称传奇的买楼故事。
最让李先生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上半年,他们公司的客户人员不得不请客户吃饭唱歌消遣,来获得放盘的许可。因为当时的深圳楼市“千金易得、一房难求”,只要卖家能放盘,无论开什么价格,中介都能卖出去。
深圳中原地产是最早提出深圳房价将回落到2006年底水平的机构。该公司研究部负责人张伟回忆起去年上半年的楼市时表示:“2006年底之前,深圳房价上涨比较平稳,价格涨幅与经济发展、租金水平保持一致;但到了2007年,情形发生急剧变化,当时每个月价格都在涨,而且呈现两位数的上涨幅度,例如去年5月,一个月房价就涨了22%。”
当时的深圳楼市,每个人都只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买不到房。一个买家可能刚刚从发展商手中签下认购协议,他身后就已经有好几个人排着队想买他的房子了。于是,买家为买房要给中介“茶钱”,而中介为寻房源要给卖家“好处”。
爆炒之后的房子成为一个价格远远背离价值的标的物,位置如何、面积大小、户型朝向通通变得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张买卖合同:一手买家与开发商的认购书;以及二手买家与一手买家签订的“远期合同”。
所谓“远期合同”,是一手买家与二手买家之间私下签订的契约。由于房价往往在一两个月内就大幅度上涨,买家担心拖下去会买不到,便在房子没交楼、没产权证、完全不符合二手房买卖规定的情形下与卖家签订的购房协议。
房源紧俏下,深圳楼市投机盛行。中原地产通过调研其代理楼盘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深圳一手盘中投资比例普遍在60%~70%之间,个别楼盘中的投资比例高达80%。此刻的房子,居住的使用价值已经被淡化;赚钱,成为绝大多数人买房的唯一理由。
银行:暴涨背后的推手
在被问及深圳房价何以能够半年上涨60%,张伟的答案是“资金”;作为深圳一个普通的房地产业内人士,徐小姐的回答是“深圳太多钱了”。
尽管几乎没有人能清晰地描述出“资金从哪里来”,即使对“热钱”颇有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没有数据可以统计深圳吸引了多大规模的“游资”,但这并不能妨碍深圳的房地产业内人士将2007年的楼价暴涨归罪于“资金推动”。
分析深圳楼市的资金来源,对于任何业内人士而言都不是个容易的课题,但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来自内地和港澳的买楼资金或者外来的“热钱”以外,一个不可忽视的资金源头,是深圳各家商业银行的房贷。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深圳银行放贷太激进了,什么都敢做,什么房贷产品都敢推。
据了解,在深圳房价上涨之际,除了买房者坚定地认为房价不会下跌,银行也认为个人放贷是最优质的贷款业务,各家银行都在努力争夺这一部分资源,各家银行都在忙同一件事情,即推新产品,设计最轻松的贷款方式,尽量挖掘客户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额度的贷款。
颇富创新精神的深圳商业银行家们,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个人房贷的“循环贷”、“气球贷”等花样繁多的贷款方式,正是这些各种名目的贷款,为深圳楼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按照正常的房贷程序,如果一个人有100万元,他只能支付3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的首期,每套房从银行获得70万元贷款;假如他某一套房的价格上涨到150万元,一经重新评估进行“循环贷”、“气球贷”之后,就能重新从银行获得七成约105万元的贷款额度,截留早期的70万元贷款后,有35万元资金能从银行套现出来,用于支付新购房子的首期。以此类推,原本只能支付3套房首期的100万元,将足以支付6套或更多房子的首期。
张伟称,总体上来说,银行在楼市中的资金份额越滚越大。据悉,在深圳,多数商业银行2007年全年的个人房贷任务,在去年8月就提前完成,不少银行不得不新申请放贷额度。
在银行的支持下,深圳普通投资者都能按揭多套商品房。一位在深圳某中介从业的年轻人,虽然每月收入仅5000元,但他高峰时期5套房每月的按揭款竟达到2万元。
银行的资金推动楼市高歌猛进,因此当去年9月27日央行关于二套房贷新规定一经出台,深圳楼市骤然降温,之后的国庆黄金周甚至以深圳全市新房“七天成交82套房”收场。而在去年上半年,深圳一手住房平均每天的成交量都在200~300套之间。
回归:一个震荡的过程
去年10月深圳中原地产总经理李智耀透过媒体表达“楼价会回落到2006年年底水平”的观点时,一度被视作“搏出位”,因为即使当时深圳楼市已经呈现僵局,但没有人相信房价的下跌会来得这么迅猛和彻底。
数据显示,深圳房价自2007年10月达到历史最高均价——17350元/平方米之后,进入调整期。深圳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统计显示,深圳1~5月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12815.94元/平方米,基本回到去年初水平。
其中,今年前5个月住宅价格分别是15080.25元/平方米、16314.58元/平方米、13618.42元/平方米、11962.08元/平方米、11014.14元/平方米,除了2月份有少许上涨外,其余4个月均呈现下降趋势,几个月的整体跌幅达到30%。
在业内人士看来,30%是一个生死线,这意味着如果价格进一步下跌,将有一部分房子率先资不抵债,出现“负资产”。
张伟称,虽然此前已经预测到房价需要回调30%左右才合理,但经过几个月的下跌之后,目前深圳的楼市却进入了一个无法预测的状态。在他看来,目前市场上并不缺乏购买需求,也不缺乏购买的实力,但缺乏购买的信心。
“之前的预测是基于市场的判断,因为2006年底是一个分界线,此前市场上涨温和合理,此后市场疯狂而不合常理。”但对于后市,张伟称已经没有市场规律可循,也无法依据市场规律来作出判断。深圳房价是否进一步下滑,已经成为只能依靠时间予以解答的问题。
事实上,过去几个月深圳的楼市除了房价在回调,成交量呈现震荡走势。1、2月延续了去年的僵持以及春节影响,成交量跌至低谷;3月份在部分楼盘大幅降价下成交有所回升;但4月买家再度观望,期待开发商进一步降价,导致成交再度萎缩;但到5月,成交量又一次放大。不过6月份的数据可能会给之前看到希望的开发商又一次带来打击。
张伟称:太多因素导致楼市受到冲击,南方持续不断的雨水也使6月份买房者的热情减退。不过在他看来,只要不是单边下跌,而是震荡整理,就说明人心还很矛盾,市场尚存机会。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