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重建市场信心还需“有形之手”相助

  本周股市如坐“过山车”般险象环生,大阴大阳交替出现,令人不知所措,其原因主要还是投资者的信心危机所致,看来仅靠市场的“无形之手”已经难以挽回市场的颓势。发达国家股市的实践表明,在紧急关头,利好政策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之功效,1929年股灾、“9?11”大跌等莫不如此。

目前广大投资者亟盼政策相助,期盼能借助政策的“有形之手”扭转股市的跌势,维护股市的稳定。

  要让政策面和市场面达成一致

  李志林(忠言)

  随着3000点“政策底”和2729点底部被无情击穿,市场开始流行一种说法:“政策力量不敌市场力量”,“应让市场自然探底,至少要跌破2000点才会企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从国际股市看,即使是在高度市场化的美国,在发生次贷危机、大银行和大公司业绩出现巨亏、美元贬值、经济衰退、油价暴涨等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由于政府接连不断地推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且行之有效的救市政策和举措,遏制了次贷危机的恶化,使与危机关联度最高的美国股市至今只跌了不到10%。这表明只要政策力量使用得时、得当、得法、得力,完全可以与市场力量拧成一股绳,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反观中国股市,政策力量为何在市场力量面前落败?

  一是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今年4195点底部是被罕见雪灾击穿的;2990点底部是被四川大地震、央行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国际油价创新高击穿的。面对美元走弱、人民币不断升值、石油、大宗商品和粮食价格暴涨等输入性通胀压力,投资者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上市公司业绩越来越不可预期,遂使空方屡屡得手,底部位置越移越低。

  二是以往中国股市规模较小,政策利好出台,即便一篇文章、一篇评论、一个讲话、一次座谈会、一个举措,在市场便可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但现在市场规模大了,尤其是权重股的份量更重了,政策力量要想激发市场力量,必须有巨资去撬动这些大盘权重股。但由于目前老基金大亏,新基金乏人申购,不少基金经理不惜砸盘往下做,以挽回损失,而后续利好没有及时跟进,遂使3000点“政策底”功亏一篑。

  三是明明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导致大盘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大小非减持,但有关方面却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明明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最大的威胁是新老划断后上市的新股所形成的7.55万亿大小非(老的大小非仅剩4.97万亿),因无支付过股改对价,完全可要求它们推迟两年减持,但有关方面却以为有了大宗交易平台减持,就可万事大吉;明明三一重工已树了推迟两年减持的榜样,完全可以抓住典型,全面鼓励和推广,却迟迟未有跟进举措;明明大多数投资者普遍认为设立平准基金是当务之急,可消除非理性的做空行为、有效制止大起大落的单边市,切实维护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但迟迟没有动作。

  但尽管如此,广大投资者仍然信奉政策力量的作用,仍然在期待政策力量重振雄风,以便与市场力量、市场底达成统一。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三一重工模式难以推广

  桂浩明

  到今年6月份,三一重工完成股改就满三年了,根据“锁一爬二进三”的规则,其限售股将全部解禁,三一重工届时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上市公司。就在这个时候,公司大股东作出决定,对这次解禁的限售股再自愿锁定两年,之前已解禁的原限售股,在股价达到现价两倍前也不在二级市场上抛售。该股的抛售压力顿时大减,凑巧的是,三一重工的这个消息公布之日,正好是大盘结束十连阴大幅反弹之际,有人认为三一重工大股东主动锁定股票、减轻限售股上市压力之举为股市的稳定作出了贡献,列为驱动当天股市止跌上涨的重要因素。当然,三一重工的股价也受到追捧,当天以涨停报收。

  毫无疑问,三一重工大股东苦熬三年,在股权可以流通之际,主动暂时放弃来之不易的流动性,其行为是值得赞赏的。作为第一批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公司,它在探索股改模式、路径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其所制定的对价方案也成为其他股改公司的重要参照标准。随着限售股流通高峰的到来,公司大股东又率先对解禁限售股的流通进行自我限制,既充分表明了其看好上市公司发展的决心,也以实际行动化解了投资者对解禁限售股大量流出的担忧,这是一种对市场、对公司负责的表现。应该说,如果像三一重工这样的案例多一些,市场受限售股流通的冲击就会小得多。

  但话也要说回来,上市公司的情况千差万别,像三一重工这样效益好、发展快、大股东资金不是太紧张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对于多数上市公司来说,情况恐怕并不像三一重工这样乐观,其大股东也不会有胆略作出股价不翻番就不抛的决策。就三一重工大股东的自愿锁定行为来说,其用意的确非常好,但客观上是很难推广的。更何况,当初花了很大的精力搞股权分置股改,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让非流通股能够流通,从而为大小股东实现利益上的一致以及在新的层次上促进资产的优化配置提供条件。从这个意义说,大股东不卖出其股票并不是股改想要达到的目的,管理层对限售股的流通进行规范在本质上是为了制止这些股票的无序流通而非剥夺其流通权。况且,在支付了对价之后,限售股股东们要求其股票上市流通也是合情合理的行为,同样应该得到尊重。所以,三一重工大股东自愿锁定解禁限售股虽然是件好事,但只能是个案,难以推广,而且也不必要去推广。

  解禁限售股的流通是目前制约股市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中国股市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定要真正经受全流通的洗礼。我们固然对三一重工大股东主动延长锁定期的行为感到肃然起敬,但更愿看到市场能活跃起来,真正具备承接限售股大量流通的能力,如果现在寄希望于限售股不流通或者少流通来稳定市场,今后这个市场还怎么发展呢?更何况,在行情活跃、股价高的时候,限售股流通对市场所形成的实际压力难道不是更大吗?大量已解禁的限售股没有流通,换个角度来说不就是行情运行的阻力吗?

  (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为三一重工大股东的举动叫好

  王利敏

  大盘在创纪录地十连阴后,先是在本周三拉出绝地反击式的大阳线,次日则以更大的阴线覆盖之,周五又出现一根上下影线分别为86点和116点的十字阳线。伴随着大盘低位放量、震荡加剧,实体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博弈正在出现新的格局。本周对大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一条消息是首家进入全流通的三一重工大股东主动承诺新解禁股再锁定两年。与此同时,其他大小非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举动。

  三一重工是A股市场首家股改的公司,该公司在2005年6月成功实施股改,非流通股股东以向流通股股东10送3.5股和8元的对价换取三年后全流通。如今三年期限已到,无论从契约的角度还是从法规的角度看,其大股东的筹码全线出笼本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当众目睽睽关注其大股东究竟如何动作之时,他们却突然宣布新解禁股再锁定两年,前两年已解禁的股份在未来两年内只要价格在6月16日27.88元的翻倍价55.76元之下就不予减持。

  消息推出之后,当天大盘大涨146点,三一重工的股价也大受追捧,以涨停报收。三一集团的公告至少传递了如下信息:第一、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信心,对所持有的筹码长期看好,不会贱卖;第二、承诺只有当股价比现价高出一倍时才会考虑出售,表明目前的价位已被严重低估;第三、三一重工的做法在市场大小非恐慌症愈演愈烈之际,部分改变了投资者认为大小非是洪水猛兽的认识。

  三一集团的做法其实是非常聪明的,一是受到股民的普遍好评。由于其顾全大局的做法,导致当日大盘拉了根大阳线;二是由于其的新承诺,大量持有三一重工的机构、个人避免了股价一泻千里的悲剧;三是对三一集团而言,手中的筹码不但不再缩水,甚至以后能以高得多的价格减持。顺便提一下,如果没有新承诺,三一重工的股价可能会加速暴跌,对于持有5.18亿股新解禁股的三一集团而言,一个跌停板就会缩水14亿元,很可能会陷入既抛不出筹码、市值又大幅缩水的窘况。

  据统计,自股改以来,三一重工的总股本扩大了4倍,市值达到股改前的14倍,总市值从2005年6月1日的47亿元,最高曾达到675亿元,最大的获利者自然是大股东三一集团。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市的兴衰、股改后半场的顺利与否,与三一集团的利益唇齿相依。

  我们在为三一集团“识大体、顾大局”的做法叫好的同时,也为中国平安股价、名声双双一落千丈感到惋惜。为了自身的发展,异想天开地希冀在股市天量增发,结果落了个钱没圈到、股价倒被砍去三分之二的坏名声。

  随着股价的快速下跌,我们注意到,近来许多实体资本已改变了抛股变现的思路,转而开始增持股份。如浙大网新两家子公司近日在大宗交易市场增持18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21%;大众交通大众公用的多位高管近日频频以个人资金在二级市场上增持股份等等。虽然类似三一集团、浙大网新、大众交通、大众公用的做法尚属少数,但可以预期,随着股价的回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实体资本从先前的抛售筹码转为增持筹码。设想一下,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小非公开宣布两年内不抛股或者指数在4000点下方不抛股、在目前价位的一倍以下不抛股,大盘不涨也难。(本文作者为知名分析师)

  离清盘的点位还有多远

  文兴

  本周二晚,我们一帮朋友按惯例相约在酒店,继续着早已开始的“游戏”??在饭桌上讨论股市并推荐股票。“游戏”的规则是,本次推荐股票涨幅最高者为下次聚会埋单。股票涨得好的话,为饭局埋单小事一桩。但这次到了余兴节目“推荐股票”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感到现在推荐股票的难度。

  有朋友说,到了我们都找不出可推荐的股票时,是否要警惕股市即将临近底部了?是啊,股市老是如此这般地跌,真的没底了?3000点曾被称为“政策底”,但破了,2900点也破了,投资者似乎跌得麻木了,“黄金十年”的叫喊声似乎还在耳边,股市怎么连根“牛毛”都不见了?不少股民早就把牛市的斩获拱手相让了。

  只要股市不断下跌,基金清盘是早晚的事。一些私募基金已经清盘,卖出了所有的股票和债券,按基金的份额分配所有的现金,一句话??散伙!3月19日,民生银行一款QDII理财产品由于亏损50%被迫清盘。这款名为“港基直通车”的QDII产品,让投资者在4个月内经历了一次从浮亏到实亏的惨痛体验。

  法规对清盘有什么说法呢?2004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说明原因和报送解决方案。”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开放式基金的合同契约中一般都规定,在基金存续期间内,基金持有人数量连续60个工作日达不到100人或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基金管理人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要满足三个条件才可能发生公募基金的清盘事件??持有人数不足100人,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上述情况持续一段时间(连续60个工作日)。看来要满足这些条件还不太容易,而且在持有人数不足200人、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上述情况持续一段时间(连续20个工作日)之时,基金公司就“应当向中国证监会说明原因和报送解决方案。”

  再来看基金经理,从“牛市下半场”到“牛市根基不变”,再到“后市谨慎乐观”,基金对市场的看法随着指数的一路下跌不断变化,变化的还有基金的仓位。

  从上述情况看,股市跌得很惨,但尚未到绝地。但当人们的眼光还没有从往下看变为往上看,也就是绝望的预期没有改变的话,基金清盘的小概率事件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笔者请那些会精算的朋友算一算,我们现在离第一只公募基金清盘的点位还有多远,如果一直这么跌下去的话。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最大的危机是心理危机

  陆水旗(阿琪)

  进入2008年后,股市似乎一直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中,次债危机、大小非减持危机、石油危机、越南金融危机……搞得投资者心神不宁,搞得最理性的机构们也夺路狂奔,使得A股市场创下时间单位跌幅的历史之最。然而,纵观这半年来A股市场的表现,最大的危机并不是这些外部危机而是投资者的心理危机。

  据统计,在已预告中期业绩增减情况的公司中,有超过60%的公司是预增的,尽管人们的预期在降低,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机构对今年GDP增长率预测数据低于10%。这说明,尽管有这个危机、那个危机,市场的宏观面与公司基本面仍是好的,起码在地球上仍是最好的。但在“全球最好”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跌幅却位居全球跌幅榜前茅,这只能说是市场各方的心理出现了危机。具体表现在:

  一、货币紧缩没能管住热钱,却使实体经济中不少行业与企业对这种紧缩的承受力达到了极限状态,这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一降再降。

  二、就在不久之前的6月8日,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明确表示暂缓成品油价格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6月18日,正在美国出席中美对话的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也表示,政府对成品油价格大幅调整持十分慎重的态度,但一天之后的6月19日发改委却作出了上调油、电价格的决定。这导致市场缺失了稳定的政策预期。

  三、在前一次行情跌近3000点的时候,推出了降低印花税率的利好试图救市,使3000点形成了“政策底”效应。但当“政策底”跌破之后,投资者的心理危机反而加剧了,一方面在期待继续救市,另一方面又对救市效用失望。

  四、最近一个月来,各种舆论一直在为油价调整与否争论不休,从而使投资者形成了油价上调股市要跌、不调也要下跌的思维认识。其实,我国油价从2005年开始一直在调整,但数这次油价政策预期的市场反应最大,在大盘已经跌到不足16倍动态预期市盈率之后,人们还在继续往下看2500点、2000点,这种自乱阵脚的行为更是投资者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

  在大盘前一次跌近3000点的时候,基金等机构出现了群体性低位杀跌。现在失守3000点之后,普通投资者出现了整体性绝望。很显然,市场的心理危机是从上到下传染的,A股市场半年多时间内被腰斩,A股总市值损失了十多万亿,是汶川地震损失的N倍。地震灾害时有关部门派出了大量心理医生奔赴灾区救灾,现在谁来做股市投资者的心理医生,让他们对A股市场重燃新希望

  (本文作者为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chuangangcui)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