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企业的创立,都做着赢的梦,但“赢”是什么,如何赢,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清楚。我理解的赢, 首先是“不死”,因为 “赢”字当头是个“亡”,不“赢”则“亡”!“赢”字当中有个“口”,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口”碑,成就企业不倒的丰碑,那就是品牌;同时“赢”也绝不是虚无缥缈的愿景,每个“月”都有实实在在的斩获和收入,才会有“赢”字的核心“贝”;只有日常在过程中不断积累,每个细节都不平“凡”,赢最终才会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赢才有希望。
在目前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赢?我们靠什么赢?
文化是赢的根、团队是赢的本、能力是赢的枝、品牌是赢的叶、利润是赢的果,需要强调的是,赢只是一个结果,而过程就是竞争。
赢,首先要赢自己,第一条就是自我超越,加深自我超越的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不断提高创新成长力。赢不了自己的人,就赢不了别人。
赢,需要勇气,需要顽强的斗志。有勇气,就有希望,不放弃,终会取得成功。要勇于进取,敢于挑战,善于打硬仗、啃硬骨头,永不放弃。
赢,同样需要智慧和技巧。一棵树,总是根据周围环境做出合适的调整。它知道,顶风硬上,会把枝给摧断,于是它选择很智慧的与风共舞。从一棵树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竞争的智慧??顺势而为,又要控制节奏。
赢,更在于一种心态。一味的去强调客观、抱怨客观的人是不可能赢的,因为在一开始,他就丧失了赢的准备和先机。
赢,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赢,现在的赢不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竞争的赢,而是一条供应链与另一条供应链竞争的共赢。我们希望赢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精湛的盆景,而是中国繁荣昌盛的大花园。
赢,靠我们产生更多的在世界上成功的企业;赢,要靠产生一批有胸怀和大智慧的世界级企业家。
赢,基于过去的赢,只会赢在今天;而基于未来的赢,才会赢得明天。赢在今天,是市场型企业家的本事,赢得明天是战略型企业家的本领。
赢得了过去是成长,赢得了今天是成就,赢得了明天是成功。
但是,我们看到中国有一个怪现象,就是被过去的成绩和今天的成就所美化了的企业和神化了的企业家。遗憾的是今天被美化被神化,而明天却不知去向,更可悲的是一批批倒下,又一批批层出不穷。一个企业一旦小有成功,企业家不是“自我神化”,就是会被社会舆论“包装神话”,企业家不是“自杀”就是被“捧煞”,总是昙花一现,企业家与企业的关系总是陷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怪圈中。
事实上,中国的企业其平均寿命只有三到五年,是何原因造成企业如此“短命”?是何原因导致这些优秀的企业还未走向成熟时就夭折了?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和不规范不成熟的经济环境有关;二是和企业家自身的职业韬略有关。也就是说,中国的企业家在谋局上更多的是考虑今天如何赚钱,而在运局上却忘记了明天的发展,那么结局就一定不会是可持续的长久的。与中国的企业家现象相比,国际上有很多著名的企业,比如奔驰、宝马、可口可乐这样的名牌公司,人们对他们的产品喜闻乐见、爱不释手,而他们的掌门人却鲜为人知,中国的企业则更多的是掌门人名扬四海,企业以及企业的产品却无人知晓。这些被美化和神化了的企业和企业家是不健康的经济环境造就的产物,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这样的怪现象应该逐渐淡化和消失。
不管是张瑞敏(张瑞敏博客,张瑞敏新闻,)创造了海尔,还是青岛啤酒造就了金志国(金志国新闻,金志国说吧),我们的共同愿望都是希望企业做久做壮,品牌做强做大。我们的共同使命是让更多的人喜爱我们的品牌,享用我们的产品。我们也知道,企业的生命可以是一百年,甚至几百年,而我们的生命和职业生涯只有几十年。我们希望大家记住的是企业和品牌,而不是企业家个人。
我认为,解决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短命”的怪现象,一是企业家自身要提高免疫力,不要自我神化,二是社会要给企业家营造一个保持免疫力的环境,不要“捧煞”企业家。企业家是市场打磨出来的,不是人为包装出来的。
因此,要赢,我们中国企业一定要打造国际化企业和国际的知名品牌,而不是靠个人去赢。中国的赢,应该是靠系统赢,靠团队赢、靠品牌赢、靠商业文明赢、靠法治打造的国际化企业来赢。
用未来思考今天,用今天成就未来。我希望所有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用我们的痛苦和快乐,用我们的激情和创造,共同书写中国的赢!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