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新闻 > 要闻快报 > 国资委2008国企典型巡访活动 > 走进武钢

武钢:做精做强做优钢铁主业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2005年以来,武钢先后与鄂钢、广西柳钢、云南昆钢股份公司实施联合重组,已成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武钢现有三大主业,即钢铁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贸易,钢铁产品主要有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彩涂钢板、高速线材等几百个品种。其中,冷轧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目前钢铁主业已整体上市,并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

  在50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武钢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截止2007年底,武钢累计产钢1.94亿吨,累计实现利税1014亿元,其中上缴国家692.92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的10.86倍。尤其近三年来,是武钢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27.83亿元,实现利润214.21亿元,上缴税费225.40亿元,分别占武钢投产以来的15.55%、18.81%、14.36%,其中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805亿元、利润93.8亿元,利税163亿元,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4%,钢产量和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武钢连续3年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绩效考核中被评为A级,在国资委对央企经营业绩三年任期考评中受到表彰。近年来,武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和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企业主要典型经验

  近年来,武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和钢铁产业政策,深化内部改革,推进管理、技术创新,实现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不断解放思想,牢固奠定武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一个老国有企业,武钢部分干部职工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仍然是制约企业加快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武钢始终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一条贯穿于各项工作的主线来抓。2005年,武钢开展了“解放思想,加快武钢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五一” 期间专门召开各单位党政工领导参加的干部大会,集体学习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2007年“十一”期间,公司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推进管理创新;2007年10月,将解放思想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2月,武钢在全公司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大讨论,组织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解放思想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分析了武钢干部职工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种种表现形式,“大讨论”从公司领导班子开始,自上而下深入到车间、工段、班组和岗位,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实现武钢又好又快发展上来。形成了《武钢关于“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若干意见》,成为武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实现武钢又好又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解放思想大讨论”有力地促进了武钢职工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拓宽了武钢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增强了武钢改革发展的新活力,为推动武钢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注重发展战略研究,推进企业联合重组。适应全球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激烈竞争需要,武钢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和自身实际,提出了中西南发展战略,即依照我国钢铁产业政策,实施跨地区联合重组,联合中部、西部和南部以及周边地区的地方骨干钢铁企业,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构建以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和中西南地区钢铁企业为重要支撑,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平均控制力的钢铁企业集团。这一战略不仅努力做大做强武钢,更重要的是把跨地区联合重组作为央企应主动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发挥钢铁产业联合重组先导者的作用,为国家的钢铁产业在全球钢铁产业竞争发展中取得优势做出贡献。近三年来,武钢先后与湖北省的鄂钢、广西自治区的柳钢、云南省的昆钢实现了联合重组,不仅受到湖北、广西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获得地方政府、国家部委和钢铁界的好评。其中,武钢与柳钢是我国钢铁行业第一个实现跨省联合重组的案例,武钢与昆钢的战略重组被云南省政府作为跨地区重组的典范。现在,武钢分别控股鄂钢77.6%、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51%、武钢集团昆钢股份48.41%。武钢联合重组后已具备年产钢30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优化结构、节能减排、工艺改进等工作已全面启动展开,战略协同效应初步显现,经济效益良好。如重组后的鄂钢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绩,2004年实现利润2000万元,2005年实现利润1亿元,2006年实现利润1.5亿元,2007年实现利润2亿元。在广西防城港与地方共同规划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钢铁基地,今年3月,国家已核准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随着防城港钢铁基地的建成,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实践证明,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和跨地区联合重组不仅有利于武钢和地方企业,而且促进了地方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始终坚持突出主业,不断做精做强做优钢铁主业。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武钢始终坚持突出主业,集中力量不断做精做强做优钢铁主业,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武钢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强资本运作,拓展融资渠道,通过钢铁主业整体上市、股权分置改革、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出售与钢铁主业紧密关联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300多亿元,用于钢铁主业技术改造和发展,使主业规模不断扩大,主业的盈利能力日益增强。2004年,通过武钢股份公司增发普通股、收购武钢集团拥有的钢铁主业资产的方式,武钢实现了钢铁主业整体上市。2005年11月,又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至2006年11月股改权证行权完毕后,武钢集团持有武钢股份公司股份为50.0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63.82%。2007年3月,成功发行75亿元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并上市交易。该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不仅刷新了分离交易可转债这一创新金融工具的历史,而且创造了中国证券市场再融资的多项辉煌纪录。武钢钢铁主业实现整体上市以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规范企业经营运作,得了外部专业机构、业界媒体和投资者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武钢股份公司先后入围“CCTV2005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并获年度“最佳公司治理奖”,在中国证券报主办的“中证百强”评选中分别获得2005年度第一名和2006年度第四名、在证券时报和中联集团联合主办的2006年度上市公司价值百强中获得“价值百强”和“主板十佳管理团队”,在证券日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中获得高成长蓝筹公司“金鼎奖”,连续第三次入选新财经杂志“中国漂亮50”等等,显示出武钢股份在资本市场上“钢铁龙头、蓝筹典范”的卓越形象。

  ??革故鼎新,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武钢是一个有近50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长期积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突显,并制约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为此,近年来,武钢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创新管理,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管理创新。一是改革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2008年,集团公司根据发展战略要求,进行了集团管控模式设计,确定了“三大主业、九大板块”和“集团公司九大核心职能、三种管控模式”的改革思路,对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机构进行改革,对党群系统实行集中管理。改革与形势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推进专业化集中管理,清理整顿各类经营实体,加强了集团管控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销定产与以效定产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二是推进辅业改制,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1992年,武钢在全国国有特大型企业中率先提出和实践“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改革举措,引起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近年来,武钢认真贯彻国家859号文件精神,按照“成熟一家,改制一家”的原则,大力推进辅业改制,并已完成了8家辅业单位的改制。目前改制企业规范运作,生产经营有序进行。武钢40所中小学和矿山两个公安机构及其在职人员3573人、离退休人员2203人也已移交给地方政府。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健全分配机制。实施以岗薪工资制为主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管理、技术、操作岗位三个晋升通道,健全了职工收入与岗位、贡献和企业效益直接挂钩,按月浮动的分配机制,有效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创新成本管理,挖潜创效。针对成本竞争劣势,武钢不断创新成本管理,实施“成本核算市场化、成本管理一体化”降成本措施,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和降低了工序成本。三年来,武钢累计降成本近70亿元。五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武钢层层建立质量责任制,完善质量指标体系,严格考核管理。针对用户对部分产品提出的质量问题,加大整改力度,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攻关,优化工艺线路和加强现场管理,改进产品质量和包装质量,突出重点品种的跟踪控制和售后服务,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武钢钢材综合合格率达到99.31%,用户满意度不断提高。六是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强化领导人员岗位绩效考核,实行“分层考核、分类排序”,对考核排前10%的予以奖励,排后8%的予以下岗处理。加大了厂处以上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力度,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制,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转变和执行力提高。

  ??突出自主创新,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近几年来,武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建设冷轧硅钢片、汽车板、高性能工程结构用钢三个基地的战略目标,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础,开展集成创新和选择性的原始创新,突出战略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创新、工艺技术创新、装备技术创新、工程技术集成,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制定了《武钢中长期技术创新规划纲要》和《武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奖对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通过整合内部研发资源,组建了武钢研究院、鄂钢分院等研发机构,“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武钢,武钢成为第一个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钢铁企业。鄂西高磷赤铁矿综合开发技术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武钢还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外企业战略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武钢自筹资金400多亿元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新建和扩改建了二硅钢、二冷轧等一大批工程项目,引进国外冶金高新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实现了技术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在技术改造中,武钢推行技术总负责制,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成套设备。2006年新建投产的第二硅钢生产线国产化率达到90%,其中23条作业线(包括两座环形炉等关键技术装备)大部分实现国产化,形成2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硅钢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目前,武钢硅钢产品从最初的32个规格发展到36个品种、150个规格,武钢已成为我国冷轧硅钢片品种最齐全、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三年来,武钢获得国家技术专利共366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00多项。武钢开发出以桥、管、箱、容、军、电、车、线为重点的一大批新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武钢牌”商标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硅钢和船体用结构钢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武钢自主开发的许多钢铁产品如管线钢、帘线钢、高强度铁路车辆耐候用钢、高性能建筑用钢等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被广泛应用于杭州湾大桥等公路铁路桥梁、首都等各大机场、奥运场馆、西气东输石油管线等国家重点项目中,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武钢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增多。为了有效控制企业风险,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武钢结合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精神,不断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一是实施统一委派管理,控制公司治理结构风险。为规范各级经营者行为,武钢对二级单位和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全部进行委派管理,对派出董事、监事成员进行集中管理。武钢还建立了内部监事会工作制度,由派驻子公司监事会代表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防范风险。二是实施过程管理,控制经营活动风险。武钢从1999年开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严格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加强预算分析和评估等措施,实现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有效发挥了预算管理决策和控制职能。武钢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充分发挥以财务公司为载体的资金结算中心作用与功能,保证了资金集中、统一调配和合理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武钢同时加强投资控制与管理,对投资规划和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对外投资权集中于母公司,并建立严格审批程序和制度。三是统一会计控制,控制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武钢利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形成了一套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信息生成、会计信息披露和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等内容的集团会计系统控制制度,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四是统一内部审计,控制企业管理风险。武钢把财务控制与内部审计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企业建立一种制衡机制,使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更加有效,达到“活力与约束”的最佳和谐。近年来,武钢加强了企业改制、投资、采购、建设工程等领域的审计力度,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避投资风险、降低采购、工程建设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企业EVA情况(见下表)

  武钢2007年经济增加值(EVA)完成情况

    2007年预计1 2007年预计2

  经济增加值(EVA) 406247.64 375317.99

  利润总额 930000.00 930000.00

  A、税后净营业利润 722838.10 722838.10

  1.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 646907.00 646907.00

  2.财务费用 113330.00 113330.00

  B、资本成本 316590.46 347520.11

  1.资本占用(=⑴-⑵-⑶) 5173046.79 5173046.79

  (1)平均资产总额 9585563.11 9585563.11

  (2)平均无息流动负债 2699882.50 2699882.50

  平均流动负债 3552181.76 3552181.76

  平均短期借款 770359.22 770359.22

  平均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81940.04 81940.04

  平均其他带息流动负债 -- --

  (3)平均在建工程 1712633.82 1712633.82

  2.资本成本率(WACC) 6.12 6.72

  说明:1.预计1的资本成本率(WACC)6.12%是按年初一年期利率水平。

  2.预计2的资本成本率(WACC)6.72%是按国家6次调整利率水平后,一 年期利率水平。

  三、公司治理情况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现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依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设立,属非公司制的国有独资企业,所属子公司已进行了公司化改制。国务院向公司派驻了监事会,监事会由国务院国资委派员和公司职工代表组成,行使监督职能,为公司的最高监督层。

  武钢重大问题和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层是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公司的决策过程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所有重大决策事先都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几上几下后,最终必须经经理办公会(必要时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方能实施。其中,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改革决策还必须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

  武钢的执行层分两个层面,各主要职能管理部门为管理层,各分(子)公司为实施层。

  武钢积极强化内部监督,监督层由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以及各级职工代表大会组成。公司充分发挥监察室(纪委)和审计部的监督职能,扩大审计队伍,增加审计力量,并创建了派驻子公司监事会制度。

  武钢的咨询层为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为了更加科学地决策,提高决策质量,武钢还聘请了若干本行业的国内知名专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武钢现有14家全资子公司,8家控股子公司,4家分公司,2家直属厂,7家直属事业单位,2家集体企业,另有集团公司出资委托二级单位管理的28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武钢所属的全资子公司均按照《公司法》设立、运行。

  四、企业改制情况

  根据《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和《关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总体方案的批复》(国资分配〔2004〕794号)的精神,武钢把实施辅业改制作为公司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规范操作、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完成了武汉钢铁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究所、武汉星宇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制造总厂、武汉钢铁集团矿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炉窑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兴达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集团轧辊有限责任公司等的辅业改制工作,将八家辅业单位改制为产权清晰、投资主体多元化、面向市场的非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涉及在册职工7574人。2005年元月,武钢与鄂钢进行了联合重组,重组后的鄂钢在省国资委领导下积极推进并完成了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钢板弹簧公司、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制造公司等两家单位的改制工作,涉及在册职工852人。

  在推进改制过程中,武钢始终把握三条重要原则:一是百分之百地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二是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对改制企业要充分扶持、创造条件,使他们在改制后能得到持续发展;三是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尤其要保障职工队伍在改制后企业的长期稳定。

  在改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武钢强调“规范、稳定、发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开展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始终保持对职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安置职工;立足于主业和辅业的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改制后企业能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同时,武钢积极做好投资者选择,利用产权交易所的平台,按市场化原则公开选择意向投资者。在改制推进过程中,武钢始终坚持改制工作的公开透明,切实做到改制政策、改制方案、职工分流安置方案、资产评估结果、不良资产核销、股本设置、出资人资金到位、经营者选择情况等“八公开”,有效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确保改制工作的平稳推进。

  五、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作为中央企业,武钢时刻牢记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在加快企业改革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应尽的社会职责,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示范作用。

  一是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武钢在帮助地方企业发展,减轻地方政府负担,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襄钢(武钢兼并前有4078人)、武冶(划归武钢时有3207人)、市区厂(划归武钢时有2.4万人)等地方企业,由于种种因素,亏损严重,濒临停产或倒闭,职工下岗,企业发不出工资,地方负担非常重,造成极大的社会不稳定。在省市的要求下,武钢对这些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后,通过采取技术改造,加强管理,破产重组等措施,使企业得到了较好发展,比如市区厂组建为江北公司,成为武钢的钢材深加工基地,不仅为地方政府增加了利税,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职工安置、就业、就医、退休等生活问题,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是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钢铁行业是高消耗、高污染行业。因此,武钢始终把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来抓,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近年来,武钢持续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一批主要技术装备达到了世界一流的先进水平,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可靠保障条件。先后投资20多亿元,新上了一大批节能工程,如高炉的TRT和热风炉烟气废热回收装置、高炉烟煤喷吹工程,转炉煤气回收工程,连铸坯热送热装工程,鼓风供热工程,高炉煤气发电锅炉工程、焦化干熄焦装置等。加强工业废水综合治理,耗资近6亿元实施直流水改循环水、北湖排口废水处理回用等工程, 大幅提高了工业用水循环率,降低了吨钢耗新水量,武钢正在实施工业港排口废水处理回用工程,该工程投资2.05亿元,2009年竣工后,武钢工业废水将基本实现零排放。新建二套140吨/小时的干熄焦装置,并将再建三套干熄焦装置,每套可回收能源4万吨标准煤。投资1.9亿元在六座高炉上全部配备了TRT发电装置,装机容量7.376万KW,年发电量可达3亿KWH,吨铁发电量达30KWH,居国内先进水平。武钢还坚持开展能耗指标对标挖潜活动,瞄准同行业能耗先进指标,广泛开展节能技术攻关,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挖掘节能潜力。目前,武钢高炉入炉焦比、喷煤比、利用系数、工序能耗等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了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武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品种结构,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开发了一大批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双低双高”产品。武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作为二次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由过去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走上资源循环利用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物排放。2007年,回收钢铁渣、含铁泥、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610万吨,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实现替代价值14.47亿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铁矿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回收与铁矿伴生的钢精矿、钻硫精矿、硫精矿,还利用硫精矿生产硫酸,供焦化公司等单位使用。2007年开发利用铁矿共生矿,实现综合利用价值2.2亿元。武钢还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狠抓污染源治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关停淘汰落后工艺。坚持以每年10%以上的投资比例用于提高环保整体装备水平,在技术改造中,100%执行环保“三同时”。2000年到2007年,武钢的生产能力由665万吨增至1184万吨(青山地区),而污染物排放总量却逐年下降,污染因子综合排放合格率从89%提高到98.8%。同时,武钢着力改善生产环境,开展厂区绿化、矿山复垦,渣山造林、北湖治污。截止2007年,武钢矿山单位已完成硬岩造林绿化8800亩,复垦率达63.8%,其中大冶铁矿已复垦绿化4000多亩,规模亚洲第一,现已创建成国家地质公园。渣山通过造林绿化,也由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鸟语花香的生态园林景点。北湖经过清淤治污,种树植草,成为武钢最大的东郊防护体系。

  三是对口援藏和对口扶贫。从2004年起对口支援西藏八宿县,援藏资金达3000多万元。同时,对口帮扶通山县、五峰县、秭归县和新洲县等。四是积极进行社会捐赠。近5年,武钢企业捐赠达9900万元,职工捐款达2265.3万元,共计1.21亿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武钢将抗震救灾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迅速加强抗震救灾组织领导,组织职工踊跃捐款,积极救治灾区伤员,全力帮助灾区建设活动板房,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友爱精神,武钢共向灾区捐款4297.758万元,其中企业捐款2512.45万元,职工捐款994.941万元,党员缴纳特殊党费790.367万元。

  六、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多年来,武钢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兼容中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创建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自主创新的武钢、质量卓越的武钢、和谐发展的武钢”。曾先后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及设计案例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创新奖、全国冶金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奖等荣誉称号。

  从总体上看,武钢企业文化建设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工作尤其是文件体系基本到位,形成了三个体系:即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武钢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和推进体系,武钢标识系统。同时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按专业考核管理办法下发《武钢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办法》。二是企业文化宣贯培训有了良好的开端。除了利用报社、电视台、网站、宣传牌等媒体立体宣传文化理念之外,企业文化教育培训进学校、进课堂,进“新提干部”、“新进员工培训班”、“干部培训班”等,宣讲企业文化,解读武钢核心理念形成氛围。三是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全员上下在企业文化建设观念上、氛围上积极性、主动性强。公司所属许多单位在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在企业理念的指引和带动下,企业发展、职工面貌整体呈现昂扬向上的态势。四是着力子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强质量诚信建设,提升企业质量文化取得显著成效。企业文化“落地”于生产经营实际,最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继承创新,着力构建具有武钢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一是整合构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武钢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90年代初期,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学习武钢走“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道路的做法。近两年来,武钢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根据市场竞争、产业重组、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2005年武钢在全公司上下征集提炼企业理念表述语,收到1.8万多条,武钢公司主要领导亲自甄选和拟定了武钢的企业使命、战略愿景、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武钢人形象等六大企业文化理念表述语,创建了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二是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近年来,武钢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任主任,公司各职能部门任成员的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形成了公司党政领导挂帅、企业文化部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工作思路上明确了以《武钢企业文化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为指导,确立了以建设“自主创新的武钢、质量卓越的武钢、和谐发展的武钢”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框架。同时建立企业文化子文化管理与推进体系,形成了职责明确、系统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模式,制定实施了《武钢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办法》,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考评,保证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各项举措落实。

  ??狠抓企业文化“落地”,用文化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全员参与,强化宣灌力度,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武钢充分利用一切传播渠道进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宣传阐释,全方位宣灌,多种方式开展干部员工培训,在广大干部员工中深入宣传武钢企业文化理念,让员工感受到认知,从认知到认同,从而形成群体心理定势,使之入脑入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营造舆论氛围;在厂区主要路段更新和树立企业文化理念户外宣传牌,扩大广大员工对核心理念认知的影响力;通过专家讲座、企业文化培训班、编制《企业文化手册》和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骨干人才培养;每年组织3-4批企业文化建设骨干参加全国性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训;加强企业文化研究,建立了由武钢党校、管院的教授组成的一支企业文化建设专家队伍,为武钢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二是统一员工基本行为规范,强化员工行为养成教育,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武钢在全公司范围内张贴《武钢员工“九要九不”职业道德守则》、《武钢员工“十要十不要”行为规范》挂图,把行为准则逐步渗透到各项管理制度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渗透到设计、生产、经营、服务等各环节。坚持开展“创文明岗位,让用户满意”等活动,加强养成教育。武钢坚持大力表彰和宣扬典型人物,树“功臣碑”,以工人的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把劳模工作照制作成大型宣传牌,形成企业文化长廊、劳模路等,引导员工践行武钢的核心理念。三是加强质量诚信建设,提升企业质量文化 。武钢将质量文化建设融入生产经营每个环节,实打实地创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追求企业与顾客共赢”的质量文化。如2007年,针对产品质量问题,成立《质量追踪》专题报道组,制作质量曝光专题片,在公司干部大会上播出,引起强烈反响,促进各单位各部门以扎实细致的工作切实整改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塑造武钢品牌,树立符合武钢价值观和企业使命的中央企业形象。一是导入企业形象识别体系,优化企业品牌形象。武钢在导入企业识别系统时,注重优化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和员工队伍形象,强调企业形象导入的实用化、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成为实施品牌战略的有力手段。设计实施了企业标识、武钢厂旗、武钢厂歌等,《武钢企业文化手册》、《武钢标识识别指导手册》发到基层班组。统一标识,规范企业标识、武钢厂旗、武钢厂歌的使用,《企业统一识别系统执行手册》对名片、信封、信纸、文件盒、纸杯等办公事务用品以及公司商务活动礼品等全公司统一制作标准。同时加强商标管理和使用,争创名牌,“武钢牌”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二是践行企业理念,树立中央企业形象。武钢作为中央直管的骨干企业,自觉肩负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着力塑造武钢品牌,树立中央企业形象,实践武钢“人本,诚信,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的价值观和“争新型工业先锋,铸钢铁强国脊梁,当现代文明创造者,做和谐社会实践者”的企业使命,在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和主导作用。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武钢通过加大对外形象展示力度,推介武钢产品,树立武钢形象,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显著提升。近年来,武钢组织参加了国内外展览展示活动几十起,较好地展示和宣传了“双高”产品及企业形象。《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湖北日报》等有影响的、具有权威性的媒体广泛宣传武钢。《经济日报》曾专门组织了以“武钢经济增长模式”为主题的高层经济论坛,中央各媒体大篇幅的给予报道。武钢在国内外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责任编辑:田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