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宽幅震荡。下半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和风险应如何把握?2008年7月5-6日,第三届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分析年会在北京举行,众位知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将解析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走向。以下是搜狐财经从现场发回的精彩报道:
王 欧: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欧:
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PE市场,现在在PE市场上海外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在十个人里面有九个半要说做PE或者说要做PE了,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些基本的情况。什么是PE呢?大家知道一个公司跟人一样有生老病死,有婴儿期、成长期、壮年期、老年期、死亡,所以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讲生老病死意味着每个阶段所处的条件,所有的需求都不一样。因此从我们做金融角度来讲,从资金的供求关系来讲,随着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它的行业特点来看,在每一个不同的时间点所需要的资金性质也不一样。
大家可以看到企业不断的成长壮大,因此与企业相交易的资金跟资本是完全不同的。从所谓的天使投资、早期的风险投资以及到后期所谓的PE,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在国际上并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在美国VC大于PE,在英国找好倒过来PE大于VC,我们谈到的是资金提供的对象,这里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概念上的对象。如果大家对这行感兴趣都了解,如果不了解一两分钟也可以解释清楚了。
反过来做PE的也就是现在的PE投资机构也就是PE基金,它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这个行业是特点非常鲜明、非常突出的行业,与很多其他的投资或者是金融的其他子行业都有鲜明的不同。首先,我们这个行业的投资周期比较长通常要五六年,跟我们的股票基金非常不同,钱拿到了以后你大概用五到六年才能把你所募集的钱投出去。因为大家都知道看好项目不容易,一个基金假如是20亿人民币、30亿人民币或者很多,你要投项目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投出去,因此它有一个投资周期。如果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把资金投出来,我们个特殊的行业需要花五六年的时间才把资金投出去,假设资金一次性到位,资金在投资人管理的帐上五到六年,一方面对整个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是非常大的压力。因为这部分钱相对于其他的回报率是比较低的。因此从整个基金的回报来说这明显是一个呆帐,如果我自己拿着那么我的使用效率会比你更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PE一大特点就是承诺制,为什么有这个机制在这里呢?就是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长投资周期。
再看我们的回收周期,大家更容易理解,首先你是五到六年逐渐投出去,你相对应把它收回来也是分批收回来。当然这是非常偶然的因素,通常来说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一个企业投进去以后到它最后成熟退出中间的周期也比较长。所以这就要求我们PE投资比较灵活,你把第一笔收回来的钱跟最后一笔收回来的钱有很大的差异。投资人看他的钱已经收到了回报,但是这个本金还要放在帐上那么多年也不公平。所以这决定了我们行业对资金使用的要求系非常灵活的,具体的影响我后面会再将。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我们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这跟我们其他金融产品不一样。因此就要求基金管理人的畅长效激励机制是要到位的,监管的方式通常都是间接而且是适度的,由于它是私募的,不是公募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投资管理人不直接受到外部监管,资金的使用效率避税的要求。我们行业由于是资金集合的投资性平台,因此对于投资人决定他的税收效率是决定最后回报的重要因素,从全世界范围来讲这个行业的税收比平均公司税收的水平要低很多,我只是想给大家一个概念这个行业非常特殊,而这些本身的特点会非常鲜明的折射到我们行业基金的架构以及基金的运营等等方面。
就目前来看全世界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模式有三个,有信托型、有限合伙型、公司型。因为上一章讲了行业的特殊性跟行业的特点使得基金采用不同的法律架构对基金的运作产生的直接后果。在我们现行的法律条件下这些后果是什么呢?大家可以看到无论哪一种法律架构在目前中国的环境下有它特定的优势也有它存在的弊端。大家看到PE基金和VC基金用有限合伙制,但是在中国有一些特殊。我们的有限合伙法律规定只是在06年才经过修订正式生效,还处在一个培育期,整个社会对合伙企业的认知程度还不高。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国家综上总局目前处理合伙司跟处理个体小商贩司是一个司,我们国家很多机关部委对于合伙的理解还在于改革开放初期几个人合伙倒买倒卖差不多。因此我们到工商总局注册的时候人家说我们没有办法处理你们的东西,因为资金很大通常是几亿、几十亿,这两个概念的冲突让我们的机关没有办法处理。虽然我们的法已经约定了,这个机制是完全合法的,所以这里有一个认知和培育的过程。但是可喜的是我们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已经动手了开始把相关的法律配套的东西已经完善了,比如像北京、天津、深圳目前这方面的推进速度很快。从世界范围来讲公司通常不适合用作行业的法律架构。但是06年11月份以发改委首十部委推出了办法,符合一定条件的VC企业,用公司架构来做VC基金是享受很大的税收优惠的。当然规定也比较多,如果大家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去发改委咨询一下。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约定使得这种特定的公司型制度在我们国家还有着一定的生存空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能因为国际上的惯例就否定或者肯定哪一种法律架构最适合于我们国家目前的PE现状,总的来讲合伙型在市场上目前是越来越多,而且成熟性的基金通常也用的都是合伙机制。
从全国来看行业在过去几年中的发展是跨越性的或者用我们证监会经常用的术语是超常规发展,中国的A股市场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在你体会到二级市场跟一级市场跨越性发展的同时,我们的PE市场也在快速的跟进。为什么呢?我们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我们在快速膨胀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企业进入我们的市场成为上市公司,这种需求就像房地产公司一样给我们的PE机构提供了最好的发展空间,使得我们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在过去两年中也经历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和规模扩张,也使得这个行业越来越成为大家日常生活当中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想加入这个行业,想成为职业的投资家,想成为一个让所有人都羡慕的亿万富翁,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我们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多的介入到了行业当中去,这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是一个双刃剑,很难说它是好事还是坏事。
发改委推出来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产业基金目前第一家试点已经正式成立了,而且也开始运作了。第二批五家包括苏州、上海等等目前还在设立当中,到目前为止大概已经五念了还没有一家设立起来。可以看到这种行政批准的基金在市场上的生命力还是有待检验的,银监会推出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公司是最早进入行业的金融机构,它在这方面发展的速度比较快,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规模很大。证监会推出PE业务大概在07年我们推出了头一批中信证券。再看最右边这个,实际上这一部分恰恰支撑我们整个行业过去十年发展最核心的东西。这点点分成两块,一块是外资,凯雷、蒙牛、李宁、百丽等等这些企业跟基金基本上都是外资的,他们用的模式也是两头在外的模式。内资在A股发展起来我们其他的发展不顺利,很多PE基金在五六年前基本上都难以为继转做贷款业务。随着A股的发展这块发了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的,像深创投、中科招商都在市场上非常活跃,深创投也推出了五十几家企业到市场上上市。但是这个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是应当按照市场化运行机制来运作的行业,部委的介入不应当把它变成一个行政主导的行业,而是应当在我们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给予特定的子行业一定特殊的扶持。
我们再看PE行业的退出,一类是所谓的上市,另一类所谓交易,一个是卖给管理人,一个是卖给其他的基金,还有一个是卖给其他的相关的公司等等。从世界上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所表现的是不一样的,我列了美国跟韩国的统计数据。大家可以看到美国是金融非常发达的市场是典型的成熟市场,因此在这个市场上PE基金退出方式不是以上市为主而是以交易为主,这个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在资本市场量的扩张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作为PE来讲它的退出更多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交易来完成周期循环。韩国是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它的规模扩张速度比较快对上市公司的需求非常大。因此折射到我们的市场来看大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用作退出渠道的是上市,中国实际上跟韩国非常像,大部分PE基金的退出是上市,因为上市可以给PE基金最高的回报。
具体来看就IPO退出渠道我们在全世界的分布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大家知道在A股市场发起来之前,从事红筹上市基本上都是两头在外的外资PE基金,随着A股市场的发展这个趋势逐渐在变声变化,这里我给列了05年的统计。05年在所有中国有PE或者有背景的新上市公司当中,也就是说有多少是在A股市场推出,有多少是在海外市场推出。在05年的时候境内的A股市场只吸引了22个有PE、VC的背景上市,78%选择了海外,这其中当然有香港等等,但是大家看到比例是严重失调的。到了07年随着A股市场的发展已经有更多的企业选择的A股上市,当然这个话应该两头说。在一个研讨会上我们说到这个数的时候,因为你们部委联合把小红筹掐死了,当然政策有所改变,小红筹上市与A股上市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A股作为我们PE退出主战场趋势目前越来越清晰,我们来看07年所有中国企业在上市时候的分布,大家可以看到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企业选择了A股上市。因为07年中国的IPO数量融资额第一超过了美国,有52%的企业选择A股上市,只有48%到海外去了,但是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在过去几年中已经越来越多的把我们境内的资本市场作为上市的首选。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凡是在中国从事PE投资行业的机构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07年下半年新上市公司当中有PE投资背景的,我们算一下它以首日上市收盘价,大家知道一般PE基金在海外是六个月,在国内更长一点通常是12个月到三年,我们可以看到金风科技它大概从投入到上市首日回报率是119倍,PE的回报是130倍。通常我们PE基金进入到退出有两三年到三四年的周期。在过去两年中中国的PE基金是获利异常丰厚的行业,因此就造成了大量金融从业人员想进入这个行业,使这个行业的发展变的非常热,出现了我们认为是浮躁的气氛。当然随着去年下半年到今天八个多月市场的回调,A股市场经历了比较大规模的调整,折射到PE行业比较理性我们认为这是好事。
我们再看发展趋势,从国内过去两三年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几个趋势,首先我们已经强调了境内的市场越来越成为PE退出的主通道。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首先是A股市场不断成熟,我说的是相对成熟,仍然有一波三折。A股市场为PE提供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其次小红筹模式局限性越来越大。因此不能把它归结为商务部、外管局行政指令的掉头,而是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展自己有了更明确的地位,合伙企业法修订使得有限合伙制在世界上被用得最多的PE投资框架能够在中国成立,这对业内也是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还有我们股权分置改革,PE基金几乎不能在国内退出,因为你退出的时候便成了非流通股,因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PE不选择在国内上市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使得我们PE在国内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空间。
PE市场越来越成熟都是规模非常大,大家知道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作为全世界成长最快、最稳定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多吸引投资人的目光。有一句笑话我们跟外资交流的时候,如果目前华尔街哪一天出一个头版头条中国经济发展放缓了,华尔街一片恐慌。其中中国、印度所谓的金砖四国是最主要的中国是最大的一个,随着越来越多投资人把目光放到国内中国的市场,也必然使得我们PE行业获得非常充足的资金资本支持,同时再加上国内的环境越来越好,因此我们看到PE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比如说发改委批的国字号所谓的PE基金,其次外资管理机构设立的人民币基金在国内也会越来越多,全国社保在财政部跟国务院的批准下投资人民币基金当中去,同时未来有更多所谓市场化的PE管理公司获得类似像社保、银行、保险等机构的投资机会。因此这个对业内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转折性的变化,一个非常好的划时代的东西。这对于我们整个中国人民币基金未来的发展是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在市场上开始谈论的东西就是对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要不要监管,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随着次贷危机当中对于非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是否应该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已经变成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和争论,在国内随着国内介入的政府部门越来越多,这个问题离市场越来越近。首先为什么要监管,过去大家知道这个行业通常的理解是不需要监管的,为什么?是私募的,投资人都属于高端投资人,受教育水平高、投资理念比较成熟,而且财产比较丰富。因此应当是玩者自负,为什么把这个话题拿来呢?经过过去的发展我们发现这个行业仍然有它独特的风险在里面,有些也是需要外部监管的。比如说利益冲突,有管理人和投资人的冲突,投资人与投资人之间的冲突。管理人和投资人应当是通过长效的利益约束机制使他的利益共同化,但是我们发现这种机制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某些时候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管理人跟投资人的利益出现分歧。比如说PE允许选择人投某些可以被投的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我投了你投,我投的你反而没投,这种利益冲突要不要监管等等。在PE投资的企业进入上市期以后甚至是刚刚上市以后,这里面涉及到大量内幕交易的机会,因为PE是买房的,由于他提早介入由于管理人的关系密切他知道大量信息,如果处理不好就也可能导致内幕交易。
大家知道私募股权投资是私募的东西,因此在信息披露上我们强调适度性,而且批准的范围是基金投资人,我们发现适度性很难界定。尤其对一个私募投资基金来讲怎么样叫私募呢?一个基金管理人说基金过去的回报率是多少,怎么来界定两个不同基金呢?由于定义的不同、参照的不同完全不一样,所以对于一个进入行业时间不长的即使你是机构投资人,在这种时候外部管理人、监管人,比如说像中国证监会有没有责任适度的介入监管呢?再比如像杠杆的运用、风险的控制等等。我们看到非传统型金融机构在过去几次危机当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都使得我们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当中潜在的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比过去越来越重视。
随着市场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上市有点蔚然成风了,比如说黑石,但是以黑石为标志,基金的上市、管理公司的上市、合伙套上市公司的上市等等,各国市场的监管体制不同,上市的方法也不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范围来讲大家都在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不能与公募对接,这种对接对我们监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全世界的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如何监管私募股权都是市场进行了再反思。首先,监管的第一个概念就是你要定义你的监管对象,你到底要监管谁。简单来说就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麻烦就在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是很难界定的,他的名字千奇百怪。因此对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在世界上是没有共识的,各国的定义都不一样。
我举一个例子英国的定义干脆就没有,我不定义什么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但是我定义几个业务,如果你的机构总是这几个业务你叫什么我不管,但是你要按照我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要求来接受。比如说你是CIS,符合这个条件的公募基金、对冲基金都是这个,同时你又是股权投资业务的,你是设计和操作投资交易的或者是从事投资咨询业务的,假如你的业务符合这几个业务的标准,那么你的机构就是在进行私募股权投资,你就是要接受我们英国金融监管局在这个领域设置的监管标准。美国又不一样,美国是这个行业的发源地也是发展时间最长、相对最成熟的市场,它是通过《1940年投资顾问法》和《投资公司法》来监管的,它对交易的监管仅局限于反欺诈,因为它的理念就是既然你有本事玩私募股权那就玩者自负。随着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开始对这个事烦死了,觉得这种间接的监管似乎不能适应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趋势。在今年年初三月份美国财长带领他的团队推出了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蓝图,把它分成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要设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把目前在监管之外非传统性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对冲基金和VC基金纳入到监管当中来。这里面他画了简单的监管架构,什么意思呢?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框架,由于今年十月份的大选鲍尔森先生很快要离开这个工作岗位了。
刚才说了英国是大一统的监管,目前FSA对于各类的金融机构给定了监管的范围,它对PE的监管比PE要积极,它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是整体性它也要求一对一监管,也要进行先上监管和非线上监管,作为一个总体监管、总量监管。如果FSA认为在PE市场上存在某种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那么它就会通过发布特别指导函或者是通过某种监管的方式介入。
中国应该怎么做呢?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目前对这个行业的监管刚刚进入,争议非常大。大家对于发改委介入这个行业以及使用严格审批的方式,介入行业的管理是不是合适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这种争议通过部委传递到国务院,使得我们这个行业的监管纳入到整个政府的事业当中来,目前的争议很大。我们也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规划,我们认为有几条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虽然我们并不认为中国证监会一定要成为这个行业的监管机构,但是我们肯定会在乎这个。
第一,必须充分尊重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特点,如果你违背了它你把这个行业的生命力扼杀掉,这是我们目前在部委协调当中反复强调的一点,也就是说无论你从什么出发点,无论你建立什么样的子行业也好都没有关系,但是你必须坚持这个前提。否则的话我们认为这个行业会进入一个低迷的状态,不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
第二,因此我们认为未来PE的市场是本着市场化的方式运作,适度的政府监管、引导是必须的。
许玉道:
我看到你刚才讲到一组数据PE的回报,这个回报我看好好像是几类项目,它好像投了六年,咱暂且不管六年前五年有没有挣钱,最后通过IPO退出之后平均的收益大概是30倍左右的回报,每年的资产收益率在什么水平呢?
王欧:
行业有一个统计大概是在30%到40%,美国大概在10%左右,中国肯定是远高这个数目,07年这个数不用算,这个数肯定很高。我们这个行业比如说投十个项目按照成熟市场的规律大概有一两家通过IPO上市,有三四家通过交易卖出去,最后有那么四五家分成两类,一部分砸在手里就是行尸走肉,处理不合适,拿着也别扭,再有两家清盘。最大的特点是投入两家把基金的钱全部挣过来的,在中国过去两年一个基金从成立到现在没有一个项目砸在手里面的,如果你算这个回报率跟全世界我们中国PE的回报率远高于其他的国家,但是这个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大家都骂房地产,从来没有人骂PE的,两个都是暴利行业。
许玉道:
为了PE这块我前段时间刚刚认真学习和研究了一下,在合伙制我注意到发改委非常倾向于推公司制。另外,他们也比较喜欢政府管制产业基金就就出来了,有没有通过审批的产业基金有政府主导的基金收益率是怎么样呢?我知道实际上市场化形成的公司,比如说做的比较大的有那么几家,他们比较逐步的过度到倾向于合伙制,但是合伙制度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个资金承诺制。但是在中国就是一些投资人和资金管理人,比如说我注册五个亿可能分几年陆续到位,最初第一次到20%有的是经过了一年、两年,这些LP投资人觉得项目做得不好或者原来是做房地产的,结果自己后院长失火了。原来我承诺给你投,现在我没有钱了,我不投了。在合伙制里面大家还没有感受到这样的问题,大家认为是歌舞升平,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呢?
王欧:
第一个问题不存在,因为发改委批的基金到目前为止投了两家,谈不上回报。其他的比较特殊的政府行为基金回报也比较差,这是第一个问题发改委推动行政化。为什么它希望用公司制度推出了配套的税收制度,如果我们推出合伙制把这个废掉,发改委的同志们感到很郁闷。公司制由于有政府部门特殊的推动,也在一定上程度还有生存的空间。但是长期看我们觉得应该是市场定,而不是政府定。所以我们给发改委谈的事谁也不说最后让市场来看到底是对还是错。
后面说到LP不成熟,其实制约人民币市场发展的最大因素不是GP的不成熟,而是LP的不成熟。因为这个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大,管理人是有的。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公司有时候向大企业募集规定公司运作七年,八年,有的时候公司换人了,但是你必须要有回报,我们管理人员没有办法你敢不退吗?但是在国内国内市场上不敢这么做,尤其是带着级别的你敢跟他硬干,所以怎么办呢?早退,这也是我们在跟客户交流过程当中觉得最需要花时间培养的投资人的成熟度。中国的商业银行法第四条禁止投资股权性的东西,你怎么办呢?所以这些东西是我们最需要的,可喜的是社保报批到财政部,财政部报到国务院同意他投市场化的东西,我认为这对我们国内LP的成长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许玉道:
实际上国内的私募股权市场的成熟,不是说大家现在看到回报率多高,现在这么高是它不成熟,融资的渠道比较成熟,尤其是比较专业的机构投资人对LP构成了一部分,而不是说GP这些管理人到处化缘和磕头作揖,这样在管理资金的时候是很难做好的,假设说承诺制的推动半道承诺而不投了。
王欧:
我们这个行业到底做什么呢?这个行业过去两年很热是因为大家看到这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太大,确实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给大家的印象这个行业的回报高,实际上不是。当我们行业成熟以后我们再比的不应该是回报,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中国的微软、中国的英特尔、中国的iPOD这个行业就成熟了,假如说五年、十年以后我们画一个表中国的支柱性行业都是PE推动的,我们行业就成熟了,如果是那样的话你相信PE的回报肯定是好的。中国的经济要发展这个满意才是我们所有从事专业投资家的朋友们最大的满意,如果你的企业变成了仍然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五十年、一百年这是所有的企业家津津乐道的。蒙牛当年就从一个三居室的民房里面做到全国数一数二,但是谁能说他离开了当年的丁辉跟大摩的投资呢?这是做PE的最高境界。
许玉道: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王欧先生!实际上大家注意到我上来问王欧研究员的第一个问题,因为我知道这个答案,我主要是为你们听的。我不希望我们在座的分析师产生一个非理性繁荣的幻想,大家都觉得感到做PE投资是30倍回报率,有的达到130倍如果你们的认知停留在这上面,可能对你们的投资带来非理性的误导。我告诉大家如果今天实际上PE这个东西成熟在美国,但是你问问美国市场在02年之后,因为每一轮PE的投资大概是十年的周期。你们可以了解一下2002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到现在为标志整个PE的回报率大概是什么呢?大概是10%左右,什么概念呢?可能还不如大家做股票,所以大家要保持理性。对原来我们有的项目是几十倍的回报率这是昙花一现不可持续的,是在资本市场特殊的背景下面特别的情况,大家一定要有准备。如果你想献身于PE事业的时候,在中国市场做的最好的大家知道PE投资公司,比如说国际上的IDG,国内大概有两三家深圳的等等基本上回报率是多少呢?如果谁能够保持在30%的水平,我告诉你投资管理人有充足的谈判砝码、溢价能力你可以收到大概2%的管理费,如果你能够保持30%的回报率的话你就可以和LP之间有溢价的能力,在中国大概只有不超过三家,所以大家看到很繁荣、很热闹的背后真真正正能够保证每年30%的汇报率也没有几家。
今天王欧研究员的演讲我最欣赏是他谈到中国证监会批的两个政策,监管的思路是排在第一位。所有的监管机构是备案,还是审批,是三龙治水,还是九龙治水,一定不能违背它的自由和灵活。如果你家里面每天花钱投资都要向政府部门汇报你还会花吗?这个市场还没有成长就枯竭了,我们看到一些PE市场发展这么快,实际上这与证监会很开明的监管思路有关系,如果我们按照发改委的我们的PE不会有今天。正是因为中国有太多的监管机构都希望在市场上有自己的舞台来表现,都希望在监管的时候有自己的声音,所以制约了中国的PE发展到现在为止实际上仍然是属于少数圈子里面的少数人,他们基本上拿到项目可以这么不客气的说还不是完全通过市场竞价和自由的市场方式拿到的,仍然是关系、网络,这种东西不能够推动中国建立一个成熟的PE市场。我们证监会在通过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推动他们做直投,这是什么机构呢?是今天下午要演讲的,他们在中国证券市场叱咤风云,他们在做中国最好银行的上市,他们在市场上所有的投资主流机构发布他们的研究报告,告诉你们什么可以投,什么不可以投,他们发现最好的投资机会,不客气地说在中国市场上PE最难的不是募不到钱,问题是我可以比较有把握的说我们在座的可以拿到好项目的人有,但是太少了,我们是做不见阳光的循环,而且是通过非竞价的。我们看看大家拿到项目的PE是多少,我看了一些数字大概是三倍、四倍、五倍、六倍。所以我已经看到我们证券公司在投资一些项目的时候,我想问的问题是当然监管机构不能够说把手伸的太长什么都包办了。但是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不公平,也有一些利益输送,这个市场怎么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这才是市场,所谓我们建立的是俱乐部,他们通过喝红酒聊天把项目就谈了,我们很多资金、很多钱是没有机会来分享这个的。
再加上对PE投资项目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你真的有项目投资PE的时候你要想想是不是馅饼真的掉在自己的头上。当前在中国能够拿到好的项目只有非常特别的资金,如果这个机会真的属于你的时候你要冷静的想想,这是对我们在座投资人的提醒。今天上午非常感谢大家,当然最感谢的还是我们的演讲人给大家分享了他们最新的专业见解,感谢大家维持了非常好的会场秩序,这都是素养、这都是我们的专业性的表现。正如我昨天所说到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分析年会我认为的最高潮的实际上是在下午。在中国证券市场大家都希望有一些正面的声音别再打击它了,我们有一个证券报媒体记者非常不负责任的谈到中金公司认为市场会跌到1384点,有鼻子有眼,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不是真实的。所以我给邱劲做了短信的恢复,看来中国证券市场的文件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寄希望于政府,但是同时也要寄希望我们舆论媒体专业报道,这才能真正的构成我们资本市场良性的发展,大家都认为这是证监会主席的事情,否则的话媒体做夸张的报道市场不会好的,提醒我们在座的媒体在报道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正是因为这个报道导致了上面管理层非常不满意,很不高兴、很生气。中金公司压力很大,中金公司内部做出的决定在未来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金公司不再参与外面任何的发言,这就是媒体报道的结果。实际上我觉得真的非常遗憾,我觉得我们媒体记者在报道的时候要专业,不要写的莫名其妙,很重要的要实事求是,不要为了让别人记住自己是明星记者我们故弄玄虚这样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