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2点,第二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后,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时表示,他最担心的是一些没有纳入环评的指标,比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指标等,而某些单项指标的好转并不能表示整个环保形势的好转。
同时他表示,规划环评条例的制定已经进入了最后审批阶段。
环评条例进入最后审批
自2003年9月的环评法实施到2007年,五年来环评的“一票否决”使得投资总额达2万亿元左右的“两高一资”的重大项目停了下来,使得电力、钢铁、石化、造纸等13个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建设项目都必须达到更加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和审计要求。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潘岳表示,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环境承载越是日益加大,资源紧缺压力越是日益明显,生态系统越是日益脆弱,就越是需要生态文明。他最担心的是一些没有纳入环评的指标,比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指标等,而某些单项指标的好转并不能表示整个环保形势的好转。
对于规划环评条例的制定,潘岳表示,环保部特意组织了相关的专家,为规划环评提供了一些依据。例如对环渤海经济圈、成渝经济区、还有以
鄂尔多斯为经济区的黄河中上游资源富集区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调研。同时还针对钢铁、石化作了一系列专业的产业报告。此外,还设立了一系列的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的试点。目前,规划环评条例的制定已经进入了最后审批阶段。
推行环境经济政策
潘岳透露,环保部接下来会有四项计划来推进环保工作: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继续完善考核官员的指标体系;惩罚措施将更加严格;继续推行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潘岳提出的针对环保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环保部政研中心副主任任勇告诉本报记者,去年已经颁布了环境经济政策的若干文件,现阶段主要是如何落实。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看,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是趋势。这也是一个调整利益的过程,有困难是正常的。
颁奖大会上,潘岳首次对“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的含义进行了阐释。潘岳指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实质上就是以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执行为主线,将工程建设、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造成一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公众满意,工程与环境实现和谐互动,工程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工程。
同时,有与会专家表示,目前的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而环保的“功过在政府,成败关键则在企业”。但是,目前国内企业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热情并不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