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尼日利亚媒体9日报道,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开始恢复其在尼日利亚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海上油田的原油生产和运输。
壳牌公司在尼日利亚的发言人瑞纳尔?温泽雷德当天表示,该油田目前已能生产足够的原油来满足合同要求。
6月19日,尼日利亚南部主要武装组织“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对上述油田发动袭击,迫使该油田停产。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次日曾宣布,公司在6月和7月难以按合同完成在这一地区日开采22.5万桶原油的任务。
6月22日,“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发表声明说,该组织将从当地时间6月24日午夜开始在尼南部产油区实行单方面停火。这对恢复当地的石油生产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自2006年年初以来,尼日利亚的石油主产区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已有超过200名外国人被绑架,其中大部分是外国石油工人。对该地区石油设施的袭击也频繁发生。石油主产区的动荡局面使尼日利亚石油生产遭受较大影响,原油日产量与高峰时期的260万桶相比减少了约四分之一。
报道在描述中国为了改善奥运期间空气质量,而宣布将施行交通管制的措施后,称这是“应急之举,而谈不上兑现承诺”。报道还对北京交通限行的时间大表“疑惑”,称这些措施是在“显微镜”观察之下“对世界的安抚之举”。
而关于当前中国体育的发展,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同样也不以为然,以他们固有的思维去横加指责。《纽约时报》上月20日、21日接连刊登题为“为了金牌,中国向受伤运动员施压”及“在中国的奖牌工厂,胜利者不能退役”的文章。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则称“中国从明星刘翔的金牌中揩油”,给中国体育机制的形象增添了几分“唯利是图”的色彩。这些西方媒体记者的笔下,将中国描述成重成绩重荣誉,不顾运动员伤病、忽视运动员自由的国家。中国资深体育记者汪大昭认为,中国体育早已度过了重金牌、忽视科学训练的阶段,西方对中国体育的指责“太过概念化”。类似的指责被一些来过中国的西方运动员形容为“流俗的偏见”。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成见由来已久,以致他们会把中国先想象成某种样子,然后再去寻找,找到了便无限放大。
(责任编辑:黄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