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中关村看到的东西很贴近世界,因为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看到世界上最新、最高端的电子科技产品。而对于真正深入了解中关村的人,这里真正能够看到的,是缩影的中国。
2008年,不为奥运,也是特殊的一年,改革开放30周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成立20周年。
7月3日,纪念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新发展20周年座谈在京隆重召开。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司法部原部长、中共海淀原区委书记张福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茅,数名曾为海淀中关村创新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海淀区政府领导及柳传志、王文京等中关村风云人物,众多知名企业家代表300余人细数中关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追溯:一家独大写神话
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将要开始。历史让上世纪80年代成为中关村的一个拐点,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拐点,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拐点。
从1980年第一批科技人员创办民营企业,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兴起,再到上世纪90年代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成立,如今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排头兵。这艰苦创新的20年,中关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有数据显示,中关村海淀园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万多家,亿元以上企业突破500家。2007年,海淀园实现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利润总额333.8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在整合创新资源、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中,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园区企业的专利申请、授权数量持续增长,大批重大研发成果不断涌现,政府创新资源得到整合,共同服务平台催生的效益得到放大,政府专业园区服务机构、企业的服务模式已见雏形。以创新产业、信息服务业、科技奥运等产业得到扶持,产业效益不断显现。
越来越多的资本运作成功进入中关村,国际合作日益加深,创业投资引导管理体系日趋成熟。一批企业成功上市,创业环境持续改善,“走出去”战略使得中关村的国际合作交流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葡萄牙、法国的合作项目接踵而至,关于欧盟的框架计划,关于荷兰的区域创新研讨,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相关机构的合作项目陆续展开。国内外著名企业入驻中关村,中关村海淀园被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
评析:直视问题与困境
经过20年的实践,中关村海淀园探索出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海淀区副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于军用5个必须,为中关村的发展搭起了框架。
“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从海淀园的定位出发,不断深化对园区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区域科技资源优势,勇于争先,持续领先;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以技术创新为发展,提供强大的牵引力,以制度创新为各项工作的成功推进提供坚强的保障,不断提升区域核心发展能力;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把握科技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完善资本技术人才各类要素市场,努力建设竞争有序、诚信透明的市场,不断推进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世界一流园区的发展方向,把握国际前沿趋势,使海淀园能够不断创新园区发展模式,走在创新型城市、国家建设的前列;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倡导区域统筹发展理念,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使海淀园的资源优势全面而又持续地转化为发展和竞争的优势。
中关村必然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学研的模式尚未形成,二是产业发展依然面临结构升级和空间优化的挑战,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体制机制创新不足,政府服务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高技术发展、优良创新的环境尚未形成,“这都是我们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说。
展望:世界级创新中心
以创新、创业、创造为旗帜;以政产学研结合为体系;以现代资本管理和追逐美好创业梦想为理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海淀区原区长张茅认为,中关村走过了颇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中科院、北大、清华的共同参与下,抓住国家和世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的机遇,选择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并得到了国家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实现了区域经济转型,成为领导新潮流的科技强区。
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07年高技术产业总收入5.3万亿元,是2001年的3倍多,增加值占GDP约8%,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有利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高技术产业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高技术产业、产品国际市场份额超过12%。计算机、手机、抗生素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联想、华为等正在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我国开始由全国高技术产品生产基地向研发制造基地转型,以高技术产业基地为龙头,辐射周边带动全国的发展格局初步确定。
中关村发展到如今“一区十一园”的规模,于军称,“潜力仍没有完全释放”,知识经济、新经济只是初步形成,在企业数量、人数、资本、资源的对接上,与那个1000平方公里狭长地带的硅谷相比较而言,20年只是一个序曲。
中关村一流科技园区的规划建设理念??“基础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宜人、产业高度聚集、自主创新活跃、带动区域发展”,同样可作为中关村发展的理念。20年来,这样的理念正在逐步转化为现实,一代代创业精英在中关村找到了自己的命运新途。
相关链接
中关村大事记
■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在中关村创办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最早以一种准企业的方式尝试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1982年8月23日,海淀区政府批复区科委、财贸办公室关于建立“科普一条街”的请示。
■1983年中关村第一个民办科技开发经济实体???北京华夏新技术研究所成立。
7月,中科院计算机所科技人员与海淀区联社联合成立京海计算机房技术开发公司。11家科技企业相继涌现。
■1984年5月至11月,四通、信通等企业相继成立,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大力支持下,以“两通”、“两海”为代表的科技开发公司迅速增长至40余家,营业额1800多万元,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骨干基本形成。
■1985年国家经济过热,经商热有些失控,非科技企业也开始介入科技产品的贸易获取高额利润,中关村热闹起来。“倒爷一条街”、“骗子一条街”的称谓由此流传于世。
■1986年7月21日,科技日报头版报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雏形。
海淀区政府将四通公司、信通公司、京海公司、科海公司等10家骨干企业纳入区经济委员会直接领导,并把“两通两海”列为区属处级集体企业的同等待遇。
■1987年国务院发布双放政策,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放宽科技人员。科技人员开始流动,中科院成为最主要的源头。
12月15日,国家科委、科协、中科院、北京市科委、海淀区政府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决定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展开调查。
■1988年8月5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宣布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
■1989年,全球化的经济浪潮冲击中关村,洋品牌蜂拥而入。
■1991年10月21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正式奠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将改革大潮推向新一轮高峰。
■1993年新的公司热在中关村也达到高峰,至年底注册公司总数已达3769家。
■1994年2月联想在香港上市,发行股票18225万股,筹资2.2亿港元。
■1995年12月,方正在香港上市,筹资3.2亿港元。
中关村的企业数量趋于稳定,保持在4500家左右,每年达10%左右的死亡率,也有10%的新生率。
■1996年中关村率先提出“二次创业”的战略口号。
■1997年海外风险投资开始探索着注入中关村。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做出了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要求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中海电子城正式开业。
7月,硅谷电脑城正式开业。
9月,太平洋电子城正式开业。
12月18日,海龙大厦开业。
■2000年4月30日,《北京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若干规定》出台。
6月,占地面积51.44公顷的中关村西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7月,中关村驻硅谷联络处正式挂牌成立了。这是中国科技园区第一个驻外机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又一重点项目??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开始启动。
9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关村标志性的建筑??联想科技商城大楼拆迁。
■2001年底为了中关村西区建设的需要,商悦电子城拆迁。
■2003年7月,鼎好电子城正式开业。
■2004年12月,联想巨资收购IBMPC业务。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