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芳一直以来,私募基金都在中国呈现出“非阳光化”状态,最近随着上海一纸通知的出台,私募基金的投资身份有望被扶正。
记者了解到,昨日在上海召开的股权投资企业座谈会上,众多PE、VC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企业“大腕”与来自上海市金融办、工商局和财政局等政府层面的官员进行了首次接触。
所谓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由于私募基金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来进行的,因此它又被称作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并因接触人群量较少而鲜为人知。
不过,这并不影响私募基金在中国急风骤雨似的增长。数据显示,2007年入市的私募基金就达近1000亿元,成为资本市场中不可忽略的力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投资于国内企业的私募股权基金等股权投资企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推动股权投资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开拓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加优质上市公司资源,还能完善资金资产管理功能,为国内富裕资金提供投资选择。”参加会议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说。
业内人士分析,《通知》的下达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起到促进作用,因为能否为各类资本提供良好舞台将成为提高竞争力的有利条件之一。
据介绍,《通知》提出了促进私募股权基金等股权投资企业在上海发展的有关操作方法,对股权投资企业在上海健康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外各类主体参与上海股权投资企业的发展,而浦东新区则更有望成为股权投资企业的“试验田”。
对此,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严旭表示,届时,浦东新区将会针对股权投资企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并鼓励他们加大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