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一路高涨,国家不得不采取了“调高商品油价格”以便与“国际接轨”。但为了保护脆弱的民族工业和服务业,国家同时启动了价格补贴。以河南为例,仅出租车行业就获得了近4亿元的政府补贴。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在7月11日,国际油价曾创下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引发国内多行业恐慌的情况下启动的“应急办法”。
然而,一个月后,受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汇率上升以及国际市场原油需求疲软、伊朗同意就核问题协商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8月11日持续下跌,纽约市场油价盘中跌破113美元/桶。在随后开始的亚洲电子盘交易时段,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9月交货合约价持续下跌,最低报价为112.48美元/桶。这就意味着创下2005年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的国际油价下跌30多美元已成定局,尽管有关分析师认为,此轮下跌是因为高能源价格抑制了国际市场对原油需求的增长,但国际油价仍处于大牛市中的调整阶段,继续跌破100美元/桶还比较困难。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国际油价大跌的同时,国内的油价并没有随之下调,当然,这里存在对于高价所购成品油的“消化”过程,但“历来如此”的“只涨不跌”会给囤货奇居的不法商人留下了巨大的无风险暴利空间,继而加剧国内的石油紧张状况。事实证明,价格传导机制是调节市场供需平衡最敏感也是最直接的操控工具。在市场经济和与“国际油价接轨”的过程中,包括下调油价在内的适时调整过程中,哪怕是“不十分到位”的价格下调,也会向市场传导积极的信号。让消费者享受价格下调的“利好”也同样是“补贴”的方式,而且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记者全四清牛卫国)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