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北京奥运会给了人们一把钥匙,一把了解中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钥匙。”北京奥运会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这样说。
如今,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奥运不会成为分水岭
摩根大通近日发布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奥运会后中国经济放缓的可能性不大。从以往奥运会承办国的经历看,经济规模较大且经济增速较快的奥运会承办国不易受到奥运会的影响。摩根大通的预测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4.5万亿美元。
2008年,是北京奥运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增长开始周期性调整之年,二者同时出现是一种巧合,不存在必然联系。目前,中国经济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下,在一些领域有所降温,这是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作用下的中国经济的自身调整,是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不是因奥运会而始,自然也不会因奥运会而终。一场北京奥运会,在盛大的高潮后不可避免地会有落潮,但可以肯定地说,北京奥运会后不会发生经济的大衰退,不会出现经济发展的拐点,奥运会之后的“鸟巢”不会“人走巢空”,而是依然繁荣。
正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即出现GDP增长率小幅下滑、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业衰退等迹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遭遇“奥运低谷效应”,悉尼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它之后,承办2004年夏季奥运会的雅典为了那短短16天的狂欢,竟背上了10年的债务。
奥运会之后,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包括美国经济走弱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房地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周期性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企业经营困难等,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形成严峻挑战,需要高度警惕。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既面临周期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奥运效应”的叠加影响。为此,应该积极放大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
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面对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中国经济依然保持活力,因为其拥有最大的市场、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投资、外需和内需三大经济拉动因素,加上宏观调控手段日趋成熟,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王一鸣认为,奥运会影响的是预期,“一保一控”的目标就是要稳定通胀预期,防止出现全面通胀,同时把握好“保增长”和“控物价”之间的平衡点,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由于宏观调控,中国经济过热风险开始得到消化,经济增速开始变缓。这种“变缓”不是被动的变缓,而是宏观调控所追求的“变缓”,是年初提出的“两防”调控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表现。
可以预见,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基本面良好;二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短期动力不减。
同时,在节能减排等产业政策引导下,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如今,市场情况已发生了变化,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已使得中国经济过热风险开始消退,经济运行逐渐回归到正常轨道上。”经济学家樊纲表示,股市、楼市的风险已在很大程度上释放,能源价格也作出调整,所以更不必过多担心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有专家作出预测,中国经济7%至8%或更高一些的增长率至少可以再维持15年至20年。中国投资将继续处于兴旺状态,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只要政策调节适当,我国经济就完全可以自如应对国内外各种情况的变化,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这些是其他承办过奥运会的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上海银监局副研究员张望博士说。可以判断,中国经济运行在既往轨迹上有着全新的动力基础,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将一如既往地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
(责任编辑:李瑞)